1技术交底记录TJ1.5工程名称施工单位交底部位工序名称交底提要:施工准备、材料要求、主要物质、机械设备、人员组织保证体系、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混凝土浇筑计划、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混凝土的温控监测方法、底板混凝土养护、试块制作要求、其他要求、应急预案交底内容:1、施工准备1、基础承台、底板浇筑施工前应对材料、施工时间、现场状况进行检查核对,以确定对设计与规范的符合性,预测施工后对功能的有效性,并做好核对记录。2、确定施工方案,针对底板不同的部位,不同的功能要求,不同的现场情况,编制满足设计规范和工艺要求的施工技术措施。3、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包括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浇筑方向、操作要点、施工注意事项,以及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要求。4、应熟悉设计图纸、本施工工艺标准及相关技术规程。现场施工已通过监理验收,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技术资料已完成及时上报。5、材料、机械、劳动力已准备到位,道路通畅,照明线路和电力供应有专人保障。2、材料要求1)、混凝土原材料要求混凝土用粗细骨料严格按标准要求取样以验证具体指标,合格方可使用。严格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水泥、粉煤灰等普通原材料经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剂有出厂合格证方可使用,根据本工程结构特征、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要求,原材料选择应满足表2.1-1的要求:表2.1-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求序号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要求1水泥选用质量稳定、活性较高、需水量低、流变性能好的水泥,其中C3S含量≥55%,C2S含量≥25%,C3A含量<8%,碱含量≤0.6%的低碱水泥。2砂子河砂,细度模数2.30~2.90,含泥量≤2%,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2数均≤1.0%的Ⅱ区中砂,且为非碱活性或低碱活性集料(B类)。3石子采用5~31.5mm、5~25mm连续粒级碎石。含泥量≤1.0%,泥块含量≤0.50%,针、片状颗粒含量≤15%,压碎指标值≤10%,内照射指数与外照射指数均≤1.0%的石灰岩碎石,且为非碱活性或低碱活性集料(B类)。4掺合料采用细度≤12%,烧失量≤5%,需水量≤95%的低钙粉煤灰,C60混凝土采用Ⅰ级,其余的采用Ⅱ级。5外加剂高性能型抗裂防水剂(KL-Ⅱ),掺量:6~10%(等量取代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6水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饮用水。2)、底板混凝土施工参数部位分类混凝土标高技术参数备注承台、底板混凝土浇筑C40S8C40(微膨胀补偿收缩混凝土,限制膨胀率2.3~2.5x10-4,抗渗等级S8)KL-Ⅱ抗裂防水剂,掺量8%*控制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底板宜控制在12~14cm;3)、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按表2.1-2所列要求进行:表2.1-2混凝土配合比要求序号配比要求1膨胀剂作为胶凝材料取代基准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泥。2抗裂防渗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的总量不得小于350kg/m3,其中水泥用量不应小于280kg/m3。膨胀剂的替换量不得小于35kg/m3。3水胶(水泥、掺合料和膨胀剂)比不宜大于0.5,不得大于0.55。4控制混凝土的入泵坍落度,底板宜控制在12~14cm5应采用合适的减水剂、泵送剂等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可泵送性,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严3禁任意加水。备注:当工程所用材料或混凝土性能要求发生变化时,应再进行试配试验。3、主要物质、机械设备1)、主要物资准备具体如下: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对讲机5部现场协调2彩条布3000m2现场防雨3塑料薄膜3000m24遮阳网3000m25混凝土试模150×150×15020组同条件、标养试块制作6抗渗混凝土试模8组抗渗试块制作7塌落度桶1组检测塌落度2)、主要机械设备具体如下:根据混凝土施工安排泵车及罐车组织准备以下设备,见下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混凝土输送泵HBT803台一个区段用量2输送泵管φ125400m根据需要配备弯管、6m软管3插入式振动棒ZN-5015台L=6m、8m、10m4磨光机2台压光4、人员组织保证体系1)、管理人员保证体系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浇筑管理人员组织见下表:4区段总指挥副指挥现场协调现场管理水电总负责场外交通协调场内交通协调调度实验人员1114111122)、劳动力保证体系Ⅴ-1.2段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正常开展,劳动力组织安排如下: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钢筋工3看保护层,必要的钢筋校正2木工3看保护层,必要的模板校正3混凝土工振捣工9人振捣混凝土扶泵工6人泵管安拆管理泥工18人浇筑面上指挥下料,面层处理杂工9人配合浇捣工作开展4养护工5混凝土养护5电工2混凝土施工用电保障6管工2混凝土施工用水保障7机修工2混凝土施工机械保障5、混凝土施工平面布置混凝土输送泵布置地点,场地应平整、坚实,靠近排水设施及供电设施,以便于水、电的使用,并有足够大的场地以供混凝土罐车的停放、下料、调头。所以从现场情况以及混凝土罐车的行走路线的情况的综合考虑,每浇筑一块后浇带区块,拟在横向主干道路配置3台固定泵,罐车统一从2、3、14号大门进入,浇筑完成后由B-8~B-9轴道路行驶从2、4号大门退出,具体详见Ⅴ-1.2段混凝土浇筑平面布置图(附件)。6、混凝土浇筑计划本次Ⅴ-1.2段底板混凝土浇筑部位于9-4~10-2段/C-3~F轴。面积约1800㎡,混凝土方量在3600m5³左右,故落实3条商品混凝土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每小时供应商品混凝土36m3,能保证各区段混凝土浇筑正常进行。预计36小时能浇筑完毕。由于地下室面积大,每个区块配3台HBT80TP固定泵运送中间部位混凝土最低单泵输送能力均在每小时36m3以上。此外,现场还联系备用1台固定泵和1台汽车泵,以防泵车故障后能及时更换。7、底板混凝土施工方法1)、浇筑方式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固定泵进行浇筑,从北往南退出式浇筑。并采用平面分条,斜面分层,薄层浇注,循序退打,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边浇筑边拆泵管。混凝土泵车布置如下图所示。1—固定混凝土泵;2—混凝土泵管;3—25钢筋撑脚上垫方木;4—底板上排钢筋网;5—底板下排钢筋网;6—C10基础垫层;7—48×3.5钢管固定架;8—待浇底板1)混凝土振捣必须密实,不漏振、欠振、不过振。振点布置均匀,振动器要快插慢拔。在施工缝、预埋件处,加强振捣。2)泵送混凝土入模时,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均匀,不成堆浇筑。3)基础底板混凝土浇注采用“斜面分层,一次到位”,振捣棒应在坡尖、坡中和坡顶分别布置,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且不漏振。沿每段浇筑混凝土的方向,在前、中、后布置4道振动棒,前2道振动棒布置在底排钢筋处和混凝土的坡脚处,确保混凝土下部的密实;后1道振动棒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中部1道振动棒使中部混凝土振捣密实,并促进混凝土流动。B-20~B-21轴道路边64)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及插入深度,并重点控制混凝土流淌的最近点和最远点,尽可能采用两次振捣工艺,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5)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如果没有浇水或浇水不够,则模板吸水量大,干燥模板将过多吸收混凝土中拌合物中的水份,将引起混凝土的塑性收缩,产生裂缝。2)、浇筑要求(1)混凝土的斜面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且其层间的间隔时间应尽量缩短,必须在上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同时在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将振动棒插入下层表面下50㎜左右使上下层连成一体。当层间间隔时间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层面应按施工缝处理。(2)为保证振捣密实,每个浇注带配备6台插入式振捣器,根据自然形成的流淌坡度,分前、中、后各布置2台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振捣手负责出管混凝土的振捣,使之顺利通过面筋流入底层。第二道设置在中间部位,振捣手负责斜面混凝土的密实。第三道设置在坡角及底层钢筋处,因底层钢筋间距较密,振捣手负责混凝土流入下层钢筋底部,确保下层钢筋混凝土的密实。(3)有埋管部位及表面有粗大钢筋部位,振捣之后、初凝之前易在混凝土表面出现沉缩裂缝,应及时采用人工三次压抹予以消除。处理之后,为防止水分继续蒸发使混凝土表面干缩,应立即进行表面覆盖和保湿养护。(4)混凝土浇筑时,注意严防其它部位混凝土进入后浇带内,以免影响设置效果。浇筑混凝土前的润管砂浆必须弃置,拆管、排除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废弃混凝土严禁进入工作面,严禁混凝土散落在尚未浇筑的部位,以免形成潜在的冷缝或薄弱点,对作业面散落的混凝土、拆管倒出的混凝土、润管浆等应用吊斗吊出场外。(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一般较大,泌7水现象也较严重,不及时清除,将会降低混凝土的质量。故采取如下措施进行处理:在浇筑过程中,流向基坑周边(即流向砖胎模方向)的泌水用潜水泵抽走;流向集水井和后浇带的泌水,用真空泵抽到地面,经过沉淀后再送入雨水管道。3)、面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2h后按标高用长刮尺初步刮平后,木抹子压实抹面,用铁滚子碾压数遍,然后用木抹压实收光,最后从东向西进行拉细毛,要求条纹顺直。之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布,塑料布的搭接不少于100mm,在钢筋头周围再覆盖一层塑料布,将混凝土表面盖严,以减少水分的损失,保温保湿。具体要求如下:1)加强收光与养护,砼浇筑完成初凝后,立即进行砼表面二次抹压,控制砼早期塑性收缩裂缝。具体流程如下:初凝前二次抹压混凝土终凝前1-2h收光机二遍收光一层薄膜夹一层遮阳网保温保湿8、混凝土的施工现场温控监测方法1)、监控目的为了随时了解和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各部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变化情况,防止混凝土在浇筑、养护过程中出现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以便于及时调整保温措施,调整养护时间,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降温速率小于2℃/d,特对本底板承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做温度监测。3)、监控方法基础底板采用无线测温系统自动监测混凝土底板不同厚度处的温度变化情况,每隔一分钟不间断自动记录测点温度并绘制曲线,随时监测底板的内外温差与平均降温速率,并根监测情况,随时调整底板的保温措施。选择各类承台厚度最大处进行温度测量,测温前把温度传感器按设定间隔距离,绑扎在长度合适的钢筋上,然后把绑有温度传感器的钢筋固定在承台钢筋内,每个承台均设置不少于1个测温点,详见附图一,每个测点位置在高度方向上设置8个测温元件,测温元件的位置如图8.1-1所示。8图8.1-1测温元件布置3)、温度监测测温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交底和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并配备专用表格,便于记录和管理,砼终凝后开始测温,3d以内每2h测温一次,4—7d每4h测温一次。8—9d每6h—8h测温一次,同时应测坑内大气温度,随时记录,并及时的将测温结果报告当日当班管理人员阅鉴,在测温过程中,发现砼内外温差接近25℃或与大气温度接近25℃,或砼温度下降太快(接近2.0℃∕d),应及时采用保温措施,控制砼的降温速率,并做好记录,当砼中心温度、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差在15℃以内时,方可拆除保温材料及设施。测温人员见下表:标段人员操作人员负责人三标段向东吴江4)、温度监测点的布置温度监测点形式如右图所示:图1信号发射盒图2沿底板厚度布置测温点图3保温层下测温点本项目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监测,本项目承台数量和种类较多。本次监测点的布置除大承台进行说明外(如下图);其他类型承台监测点在承台内均居中布置。9图中未标明的其余各类承台在中心点布置一个测温点说明:表示测温点测温点平面布置图9、底板混凝土养护1)、秋季、冬季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做好混凝土保温工作,最后一遍抹压完后,立即采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上覆两层湿草袋(不小于3cm),并洒水养护。春季、夏季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毕后,开始蓄水养护。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应根据温度应力(包括混凝土收缩产生的应力)加以控制、确定,但不得少于14d。养护期间集水井和后浇带的四壁由专人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2)、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应及时根据混凝土的测温情况及施工情况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