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青春期的心理发展(11、12-15、16岁)青春期又叫少年期,大体相当于初中时期。青春期是个体由童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霍尔从种系演化的角度把青春期看做是人类的一个动荡的过渡阶段。青春期是个体发育的第二次生长高峰,身体的快速发育使其产生成人感,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又使其处于半成熟状态。由于这个期间的发展是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的,又称为“困难期”、“危机期”。其主要特点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成熟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及这些矛盾所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青春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青春期的思维处于形式运算阶段,已能脱离具体的事物或情境,用符号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青春期心理社会性的发展,要解决“自我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是第二反抗期的发生时期。第一单元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性一、生理发育的高峰(一)身体外形的变化1、身高快速增长(平均每年长高6-8公分)2、体重增加(平均每年长重9-10斤)3、头面部(童年期的特征逐渐向成人体貌特征发展)(二)生理机能的增强(肌肉与脂肪的变化、脑与神经系统逐步成熟、心血管系统加速发展)(三)性的发育和成熟世代趋势:青春发育期提前的趋势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1、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青春期发展的基本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3、心理的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4、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由于心身发展上的不平衡,少年期儿童会感受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顺利解决,或者较长期间承受困扰,就可能在情绪情感、性格特征、行为表现等方面出现种种问题,甚至容易出现某些心身症状。三、青春期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一)心理生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为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以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度夸大。(二)容易出现心理及行为偏差第二单元青春期的认知发展一、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容量的发展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平均11.04。(二)记忆的主要特点1、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2、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3、自觉地运用意义记忆,同时有效运用机械记忆。二、思维的发展少年期的思维发展达到形式运算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一)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思维活动不再受思维内容的局限,能根据命题的逻辑形式在头脑中直接进行逻辑推理,使形式从从内容中解放出来,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是从青春期开始的逻辑思维的主要特点之一。(二)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在处理皮亚杰著名的“绳摆问题”时的表现,证明了假设演绎推理的存在。假设有一些不同长度的绳子,栓上不同重量的物体,都悬在一根木棍上。让一些学龄前儿童和青年分别指出什么将影响绳摆的速度。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提出了4种假设:1、绳的长度;2、悬物的重量;3、悬摆的高度;4、对悬物的推力。然后只变化其中一种因素,观察其他要素的变化情况,他们会尝试各种可能,最终发现,只有绳长导致速度差别。第三单元青春期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是过渡时期的精髓和主要成果”。自我意识的水平是个性发展水平的标志,也是推动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成熟的自我意识至少有下列三方面特征:1.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特征和生理发展状况;2.能意识并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3.能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乃至社会中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一)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如果说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那么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就是少年时期,这一时期也被称为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变期。(二)青春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对自我形象的关注)2、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业成绩能力和学业成绩影响着他们对自己能力和在同伴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等情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评价。3、十分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青少年初期最具有价值的心理成果就是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4、有很强的自尊心二、青春期的自我中心(一)青春期的自我中心与幼儿自我中心有本质的区别皮亚杰的自我中心是幼儿的认知现象,少年儿童的自我中心与皮亚杰的愿意不同,它是以人际关注和社会性关注为焦点,认为自己关注的就是他人关注的。(二)青春期自我中心的表现:假想的观众和独特的自我。把自己想象为“独特的自我”,把周围人当作“假想的观众”,常把自己的自我欣赏、自感不足等投射到周围人身上。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实质是自我中心的表现。三、情绪的变化特点(一)少年期的情绪和心境的发展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早期积极情绪少、消极情绪多,稳定性差,起伏变化大;后期情绪稳定性增加,起伏变缓。(二)情绪变化的特点1、烦恼增多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四、第二逆反期反抗心理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特征,表现为对一切外在强加的力量和父母的控制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一)少年逆反的主要表现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3、观念上的碰撞(二)反抗的主要对象:父母(三)反抗的形式1、外显行为上的抵抗:表现为态度强硬、举止粗暴,具有突发性。2、将反抗隐于内心: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四)第一、第二逆反期的异同1、共同点(1)都是自我意识增强的表现、都是要求独立自主。(2)都表现出成长和发展的超前意识,都觉得自己长大了。2、不同点第一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主要在于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第二逆反期的独立自主要求则是全面的,从外到内,从行为到人格的独立、社会地位平等。(五)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1、心理原因:自我意识的高涨,使其倾向于追求独立和自尊,当他们的某些想法或行为得不到成人接受,便产生了反抗。2、生理原因:进入青春期,中枢神经系统处于过分活跃状态,使其过于敏感,反应过于强烈。即使较弱的刺激也能引起强烈的反应。3、社会原因:进入中学后,学校和家长对他们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他们的自主性被忽视或受阻时就会引起反抗。反抗期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发展的必经途径。父母必须正视儿童独立自主的需求。第四单元少年期面临的心理社会问题一、网络游戏成瘾(一)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表现1、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2、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游戏3、一旦停止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4、陷入网络游戏的快感与强化上网欲望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二)造成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1、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2、少年本身的特点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3、家庭环境不良与学校压力过大二、自杀倾向及行为美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在15-19岁青少年死亡原因中,自杀是排在事故、癌症、其他疾病、被杀之后的第五位。青春期自杀的具体原因很多,但一个根本原因是青春期需面对的困难和烦恼突然增加,如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就会积累而导致心理崩溃。三、青春期精神分裂症有关资料表明,中学生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为千分之六。最小年龄从3岁开始,10岁后逐渐增多,高峰为16岁-35岁之间。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主要有两种: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前者的典型症状是“懒”,后者前者的典型症状是“乱”。要点回顾1、青春期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不平衡。2、少年期思维的发展水平属于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假设演绎推理能力。3、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少年期。4、青春期儿童情绪状态的变化是:在青春期早期,情绪状态的积极方面较少,消极情绪较多。5、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在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6、少年期记忆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多方面的记忆效果达到个体记忆的最佳时期、有效地运用各种记忆策略、短时记忆容量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峰。7、少年期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能够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8、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主要表现为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一系列关于“我”的问题开始反复萦绕于心、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9、青春期的情绪变化包括不能自我控制情绪的波动、孤独感压抑感增强以及烦恼增多。10、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可用独特自我和假想观众来表征。11、第二反抗期的表现包括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以及观念上的碰撞。12、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表现包括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不由自主的强迫性网络游戏、一旦停止会出现心理和生理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以及陷入网络游戏的快感与强化上网欲望的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13、造成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包括网络游戏本身的特点、少年本身的特点以及个体的个、人格特征,家庭环境不良与学校压力过大。练习单选题(115—127)多选题(25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