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实证分析姓名:陈岳芬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企业管理指导教师:赵选民20060515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实证分析作者:陈岳芬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李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2008纵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对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会计问题的规范研究一直主导着会计学术研究的重心与方向。在国外,有关盈余管理的研究已开展了二十多年,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则起步较晚。近年来,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尤其是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也日益受到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我国2006年相继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新的会计制度,从各方面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治理,另外也给了亏损上市公司更大的规避亏损的压力,促使其有更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和更多样化的手段。本文主要以亏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盈余管理手段和策略以及夏新公司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段的,文章首先界定了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经营性亏损上市公司。接下来给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盈余管理概念,描述了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盈余管理的实现手段以及通过夏新公司的案例阐述在实务中亏损上市公司是如何运用这些手段的。另外提出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本文的写作共分为五个部分,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本文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主要是文献回顾及评析。该部分是文章写作的基点,文章后续部分的写作都是以本部分内容为基础展开的,文章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奠定了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研究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规范性文章屈指可数,并且现有的研究结论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多数亏损上市公司都通过相应的手段进行了盈余管理。本文的第二部分,亏损上市公司及盈余管理概述。主要包括亏损上市公司的界定以及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首先,介绍了亏损上市公司的类型,并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界定为经营性亏损的上市公司。随后,阐述了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盈余管理这一概念做出的各种定义。然后,在已有的研究讨论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对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是管理人员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运用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对以经营业绩为基础的会计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在资本市场、银行信贷、税收缴纳、报酬激励等方面取得既得利益的行为。可以看出盈余管理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在盈余管理的研究中又以盈余管理的手段为主要方面。最后,介绍了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关系:上市公司一方面可以运用盈余管理来规避风险、维持企业的财务形象和控制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以此增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抗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合理把握盈余管理的度,在公认会计准则的范围内,在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适当地调节利润以实现公司的目标,防范利润操纵。本文的第三部分,盈利上市公司与亏损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首先总体阐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通过描述性分析得出结论,亏损上市公司的确对公司的业绩进行了盈余管理。接下来从监管制度以及公司治理动机角度来讨论亏损上市公司与盈余上市公司比较更有政策因素以及动机来进行盈余管理。本文第四部分,该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主要手段的总结以及夏新公司案例分析。本文分别从应计利润和线下项目两个角度,讨论了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且结合这些手段对夏新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盈余管理只是企业的一个短期行为,要彻底改善企业的业绩还需从企业的经营方面突破。本文的第五部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辩证分析及治理对策。首先,指出亏损上市公司确实采用盈余管理手段进行业绩调节。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阐述盈余管理的辩证影响,并得出结论盈余管理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是同时存在的,主要界定盈余管理的有利与否就在于盈余管理是否适度。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其次,针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提出治理对策。本文认为,加强会计准则建设、改进公司治理结构、改进会计市场监管的相关制度安排、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提高市场参与者的素质都会改善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最后,本文提出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本文的主要贡献之处在于:1.对国内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对于盈余管理的理解。2.立足于盈余管理的手段视角研究。在阅读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已基于手段视角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有的部分盈余管理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归纳、总结。3.通过夏新公司案例分析:将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与亏损上市公司一夏新公司相结合,从实务的角度来研究亏损上市公司是如何进行盈余管理的,这也验证了上文总结的手段。4.丰富和拓展了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面的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在于:1.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的归纳总结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2.对于深市面临退市风险公司业绩预计分布表中,曾尝试使用2007年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研究,但所统计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不足以验证结论,所以经过依次验证后,只采用了2001年数据进行分析。3.文中关于对盈余管理进行有效约束的建议只提出了一种思路,而未对具体的操作做出详细的阐述。2.期刊论文廖晓丽.张勤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基于《资产减值》准则的必要性-经济师2008,(5)文章研究了亏损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bigbath).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文章研究表明新准则中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做法有助于压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空间,使得资产减值更好地反映其经济实质.3.学位论文范秀玲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2006盈余管理是指当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后果的行为。盈余管理行为的普遍存在使得财务信息的质量严重下降,经过粉饰的盈余信息无法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且降低了财务信息对其使用者的决策价值,从而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最终不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研究盈余管理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我国的证券市场背景下,亏损公司由于其报告盈余的“特殊性”,往往被认为有强烈的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本文就以我国亏损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在讨论一般盈余管理行为的含义、特征和手段的基础上,利用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数据,对其盈余管理行为的特点及方法的偏好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以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度量,利用新发展的应计利润模型对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的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现象,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会计年度以及扭亏为盈年度,会利用应计项目做出调增收益的应计会计处理;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年度,会利用应计项目做出能调减收益的应计会计处理。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证明了亏损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上确实存在偏好,非经常性损益是我国亏损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为偏好的方式。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行为,提出了一些约束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建议。4.学位论文周皓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与手段研究2005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我国企业融资的渠道被极大地拓宽。但是由于受上市制度的限制,上市公司资格在我国一直是一种稀缺资源,争取和保护这一资源对我国企业而言十分重要。由于我国的退市制度是直接以会计利润是否大于零(是否亏损)为基础的,为了避免被特别处理(“ST”),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的厄运,亏损公司总会采取各种手段来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以满足维持其上市资格的监管要求。于是在正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情况下,盈余管理便成为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一条“捷径”,盈余管理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容忽视的、具有普遍性的现象,成为导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2001年12月4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的通知,对于暂停上市的公司取消“PT”阶段,这样就增加了“ST”公司退市的可能,同时规定“对于2001年公司财务报告显示盈利的公司可以申请恢复上市”,这项政策将促使“ST”公司加快操纵盈余的步伐。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的背景下面来研究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具有特别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理论基础,然后对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综合运用了描述性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逻辑回归模型法,从多角度、系统全面地研究了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手段问题。主要探讨了一类特殊的上市公司——1999-2004年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手段,通过寻找连续盈利的上市公司作为控制样本,结合理论部分提出的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能利用的各种手段建立一套指标体系,为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手段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发现亏损公司仅依靠自身力量或通过调整应计利润扭亏的空间不大。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建立时间不长,近几年会计准则又不断的变化,导致多年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受此限制本文未能采用比较先进的研究模型,比如琼斯模型,降低了研究结果的说服力。另外,本文只是通过对亏损上市公司是否及如何利用线下项目和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展开研究,而未对亏损上市公司是否利用关联方交易、资产重组等手段展开研究。最后从建立和完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加强和改善证监部门监督、完善亏损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5.期刊论文蔡志忠.李惠阳如何防范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泛滥-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2(3)由于亏损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现象,这种现象不仅会对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产生伤害,而且也会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对于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也是不利的.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6.学位论文李惠阳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基于方式选择的偏好2005资本市场在中国已经发展有十几年了,但和国外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还是比较年轻的,因此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的不足与缺陷。盈余管理作为世界资本市场的难题,在中国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环境下被许多上市公司所运用,而且由于中国特有的制度原因,还发展成为许多上市公司规避监管的特殊方式。以证监会对亏损上市公司特别处理、暂停上市、终止上市的监管为例,许多亏损上市公司为了逃避连续亏损而受到的监管处罚,存在采取盈余管理手段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本文正是以中国这个特有的针对亏损上市公司监管制度为基础,提出了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本文首先通过规范研究,对盈余管理的定义进行界定,运用了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寻租理论来证明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且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进一步证明了中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基于本文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偏好方式的研究角度,提出了一些影响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因素,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实例证明了亏损上市公司确实会有意的选择一些盈余管理方式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其次,针对上文规范研究提出的一些问题,运用实证研究证明在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确实存在扭亏当年调增利润的行为和证明亏损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上确实存在偏好。最后,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行为,提出了作者认为的一些必要而有益的政策建议。从整个文章的写作思路,本论文层层推进,即有理论分析又有实证检验,文章结构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