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1.2过程与方法: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2.教学重点/难点2.1教学重点: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2.2教学难点: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3.教学用具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4.标签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2、1米=100厘米3、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可以量长度。4、量物体的长度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物体就是几厘米。5、判断。(1)作业本的四条边不是线段。(×)(2)线段没有端点。(×)(3)线段的长度是可以量出的。(√)(4)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是7厘米。(×)(5)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6、判断下面是否为线段。7、下面的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填在()里。8、揭示课题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二、新知探究(一)引出问题。1.学生猜测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二)解决问题。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三)运用新知。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2.同桌交流想法。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三、巩固提升(一)判断。1.小明的铅笔长约8厘米。(√)2.小红的大拇指宽约1米。(×)3.教室的长约8厘米。(×)4.语文课本的宽约10米。(×)(二)选择。(1)一棵大树高(C)A.10厘米B.100厘米C.10米(2)1米等于(A)厘米A.100B.50C.10(3)黑板长约(B)A.30米B.4米C.3厘米D.40米(4)红领巾最长的一边是(B)A.20厘米B.50厘米C.1米(三)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1)教室长约6(米);(2)桌子高100(厘米);(3)雨伞长90(厘米);(4)杯子高10(厘米);(5)大树高约10(米);(6)手掌宽约7(厘米)(7)小明身高1(米)41(厘米);(8)1枝粉笔长约8(厘米);(9)门高约2(米);(10)橡皮长约4(厘米)。(11)数学书长20(厘米);(12)中指宽约1(厘米);(13)双臂张开,长1(米)30(厘米)课堂小结(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板书长度单位的选择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要解决什么问题?判断旗杆高13厘米还是13米。怎么解答?一个小朋友的身高是1米,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一支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应该是13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