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生猪生产销售情况调查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我县生猪生产销售情况调查报告五月份以来,受全国性牲猪市场影响,我县牲猪滞销,价格下滑,生产、销售、消费矛盾加剧。针对这一情况,县物价局对全县牲猪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县牲猪生产、销售基本情况牲猪生产是我县农业的传统产业,也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养殖方面,我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600家,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200家,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3家。目前全县存栏牲猪18.8万头,可出栏牲猪2万头,预计全年可出栏牲猪22.3万头。屠宰方面,全县共有屠宰场12个,其中半机械化屠宰场8个,简易屠宰场4个,年屠宰1万头牲猪的标准化大型屠宰场1个。全年屠宰能力30万头,实际屠宰量大约5万头。销售方面,除自宰自食外,县内全年商品猪市场容量大约5万头,其中本地猪约2万头,占40%,外地猪约3万头,占60%。同时双汇、雨润等冷鲜肉年销售大约300万斤,占整个肉类市场30%的份额。二、当前牲猪生产及销售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养殖收益不高。据调查,黄道山养殖场每年出栏牲猪1000头,实行全价饲料养殖。一头220斤的牲猪,从幼崽到出栏,养殖周期为6个月,幼崽200元,幼崽养殖到30斤饲料、人工费用100元,30—220斤养殖期间,3斤全价饲料长1斤猪,饲料费用(220斤—30斤)×3斤×1.6元/斤=912元,人工劳务费、管理人员工资150元,自然死亡3%分摊15元,固定资产折旧20元,母猪更新、品种改良10元,利息18元,场地租金13元,水、电费24元,检疫、防疫、诊治费7元,合计养殖成本1469.00元,每斤养殖成本1469.00元÷220斤=6.68元。目前牲猪收购价格每斤6.80元—7.00元,每斤养殖收益0.20元—0.50元,每头养殖收益约50元—120元。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养殖饲料价格不断上涨;二是养殖劳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不断增加;三是养殖技术和养殖方法比较落后;四是周期性牲猪市场滞销,价格下滑。2、经营差价过大。目前牲猪屠宰经营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肉类食品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屠宰、统一批发到经营户销售;二是由经营户自行收购、定点屠宰,交纳规定税费后自主经营销售。为准确掌握牲猪销售利润,调查组现场各宰杀一头外购猪和一头本地猪进行分析比较。其中,一头河南购入猪毛重250斤,每斤购价6.90元,宰杀后净肉204.5斤,净出肉率为81.8%,心肺、猪肚8.5斤,猪头13斤,大、小肠5斤,肉类食品公司批发给经营者净肉、心肺、猪肚价格每斤10.5元,猪头价格每斤4.5元,大小肠价格每斤3元,批发环节毛利204.5斤×10.5元/斤+8.5斤×10.5元/斤+13斤×4.5元/斤+5斤×3元/斤-250斤×6.90元/斤=585元,除去国税20元,地税10元,屠宰工资25元之外,批发环节纯利530元,平均每斤2.12元。销售环节毛利(204.5斤+8.5斤)×(13元/斤-10.5元/斤)=532.5元,销售工资费用按每斤肉1元计算为213元,除去后纯利319.5元。批发和销售环节共计毛利1117.5元,纯利849.5元。另一头本县养殖猪毛重238斤,宰杀后净肉186斤,净出肉率为78.2%。心肺、猪肚7.5斤,猪头12斤,大小肠5.5斤,肉类食品公司批发环节毛利186斤×10.5元/斤+7.5斤×10.5元/斤+12斤×4.5元/斤+5.5斤×3元/斤-238斤×7.10元/斤=412.45元,除去国税20元,地税10元,屠宰工资25元外,纯利357.45元,平均每斤1.5元,销售环节毛利(186斤+7.5斤)×(13元/斤-10.5元/斤)=483.75元,销售工资费用按每斤肉1元计算为193元,除去后纯利290.75元。批发和销售环节毛利896.2元,纯利648.2元。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两点:一是经营环节利润水平明显高于生产环节。二是外县调入牲猪明显比本县养殖的牲猪赚钱。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全国性牲猪供大于求,收购价格难以上扬;二是外地牲猪规模养殖,饲料价格低,成本相对较低;三是外地牲猪品种优良,出肉率较高;四是少数经营者故意压低收购价格。由于外地商品猪出肉率高,经过长途运输,运到屠宰场空腹过称价格比本地猪还低0.3—0.5元/斤,而本地猪要到猪场去拉,喂饱过称,价格反而又高,经营外地猪的利润明显高于经营本地猪的利润,这样带来一个新的更大的矛盾,肉品经营人员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更愿意购买外地品种优、价格低的牲猪,进一步加剧我县牲猪销售困难和产销矛盾。3、市场经营无序。第一,经营方式不规范。国家推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纳税、分散销售”的牲猪屠宰经营管理模式。而我县的经营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乡镇由肉类食品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屠宰,统一销售,有的乡镇个体经营户可以收购牲猪,到屠宰场定点屠宰,屠宰场收取税费和屠工费后由经营者自行销售,有的乡镇向屠宰场承包,只下达税费任务,不管收购经营,还有的乡镇向经营者收购白条肉,再批发给个体户销售。第二,购销市场较乱。全县没有形成整体市场,各乡镇肉类食品公司和个体经营户自行其是,无论是收购本县牲猪和调购外地牲猪,还是将本县牲猪外销,各自为政,单独经营,没有形成统一规模,难以适应市场,融入市场,难以积极组织本县牲猪外销。同时,由于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不畅,有的养殖户等售、惜售,造成牲猪压栏。第三,冷鲜肉充斥市场。外埠冷鲜肉如双汇、雨润、中粮、金锣等大中型肉品企业纷纷进驻我县抢占市场,低价销售,其价格每斤平均低1—2元,大型宾馆、酒店、学校、红白喜事用肉都选择冷鲜肉。第四,市场价格不统一。鲜肉销售价格有的乡镇每斤13元,有的乡镇每斤12元,甚至同一乡镇有几种不同的销售价格。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主管部门缺乏必要的营销管理措施;二是产销之间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的,相互信任的机制和模式;三是市场营销引导和整合力度不够;四是准入关口不严。4、部门服务不优。一是乱收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如母猪保险费国家规定12元/头,而有的乡镇收20元/头,也有的乡镇收25元/头,最高的地方收50元/头。二是疫病防治和屠宰等环节只收费不服务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品种改良和技术指导力度不够。牲猪品种更换不及时,牲猪的商品性、市场竞争性程度不高。四是养殖规划不合理,养殖发展较为盲目。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主管部门服务意识不强;二是职能部门的管理措施不硬;三是经费供给不足。三、几点建议由于我县牲猪生产近两年发展较快,猪源充足,外省外地牲猪收购价格持续下跌,县内牲猪价格不断下滑,保护养殖户和消费者利益,保证市场供求平衡,稳定牲猪生产尤为重要和紧迫。1、要提高科学养殖技术,狠抓品种改良,努力改进牲猪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2、要进一步理顺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建立产销合同管理模式,本着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的,合理安排收购价格、销售价格,调整和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3、要优先保证本地牲猪销售,肉类经营者每月在一个特定时间,只准销售本地牲猪,在收购本地牲猪时,禁调外地猪。在此期间畜牧部门严把检疫关,凡外地牲猪一律不准检疫换票,屠宰企业把好“进口”关,凡未经检疫的牲猪一律不准进点屠宰。同时,按优质优价和扶持发展的原则,本地牲猪的收购价格应适当高于外地牲猪价格。4、加强对冷鲜肉管理。应不定期对冷鲜肉代理商和销售网点进行检查,凡证照不齐,脱离冷链销售,违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规定的,取消经营资格。对严重违反规定,故意扰乱市场价格的冷鲜肉企业应禁止产品入市,逐步实行市场准入登记手续。从食品安全角度考虑,全县所有学校、工厂、单位食堂与餐馆酒店用肉必须来自定点屠宰场的热鲜肉,使消费者真正吃上“放心肉”。5、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共同做好我县牲猪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