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11.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共建共享水平低,区域发展不平衡2.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实践教学资源缺乏,产业对接水平较低,校校通尚为实现3.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基础设施资源建设出具规模,但质量有限,应用水平不高4.继续教育信息化现状:网络办学初步实践,资源积累基础薄弱,开放大学尚未形成高校信息化的主要任务1.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2.加强高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利用先进网络和信息技术,整合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高等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开发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立高等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图书文献共享、教学实验平台等信息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3.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加快对课程和专业的数字化改造,创新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提升个性化互动教学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速信息化环境下科学研究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融合,推动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推动学科工具和平台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的意识与能力。4.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建设知识开放共享环境,促进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共享科技教育资源,推动高校知识创新。构建数字化科研协作支撑平台,推进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学文献共享,支持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科研的能力,推动高校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和机制,完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体系,引领信息时代科技创新。5.增强高校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能力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依托信息技术,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学科教育、科普教育和人文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构建高校网上虚拟社区,广泛进行思想与文化交流,创新、发展先进文化。开发国际汉语教学和文化宣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中文教育国际化及跨文化教育交流,推动网络孔子学院建设,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未来五年影响高等教育的六大信息技术:大规模网络课程,平板电脑,3D打印技术,游戏及游戏化,可穿戴技术关键趋势1.开放资源。开放内容、开放数据、开放资源等概念以及数据和信息的透明性与易获取性的理念——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价值观随着权威信息源重要性的弱化,有必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和其他确认方式来理解媒介和信息的意义。“开放”在教育中作为一个流行术语在不断扩散,因此理解“开放”的定义就越来越重要。“开放”通常被简单地等同于“免费”,这是错误的。开放教育的倡导者们正在努力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景,将“开放”定义为:免费、可复制、可重组、没有任何获取或交互上的障碍。2.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作为传统大学课程的替代方案或有效补充正在被广泛地采用由于世界一流教育机构(例如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先前的成功试验,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已经引起了其他一些教育机构高级主管和理事的兴趣,很少有其他的教育创新活动能够获得如此大的关注。随着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的发展,它们越来越被看作是基于学分时数教学的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替代形式。一门课程能够吸引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学习,这样的发展前景也引发了对很多问题的认真讨论,从微观的学分问题到宏观的组织领导力问题等。3.非正式学习。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所需的技能更多地来自于非正式学习,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大学中正规课程的学习非正式学习通常是指在正式学校教学情境之外所发生的所有学习,但是更具实践性的定义是学生自我导向并与自身学习目标相一致的学习。雇主对于新职员会有明确的期望,包括他们的交流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通常是通过非正式学习获得或提升的。网络或其他现代环境除了给学生提供传统作业(例如阅读教材和撰写论文等)之外,还允许学生有更多灵活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开展实验、游戏,进行相应的主题探索等,这样能够平衡学生的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活动。这类非正式学习活动将在各类学习环境中变得越来越重要。4.个性化学习。人们日益关注利用新的数据源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绩效评估学习者参加网络学习活动时会留下很多可供分析的数据,能够被用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内容。学习分析的试验和示范项目正在研究利用数据反馈改进行动方案的方法。通常会有用户面板来展示所收集的过程信息,这样学生的进程能够得到实时的监控。随着学习分析这个领域的成熟,有望利用过程信息来持续改进学习成效。5.教师角色转变。由于学生能够通过因特网获得海量资源,教育者的角色和作用也在持续改变由于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课堂外的非正式学习活动,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设备浏览网页、下载应用程序、阅读文章,教育机构正面临着关键转变。教育学习者如何识别可靠的资源和聚合内容变得势在必行,大学教育者们也有必要履行内容引导者的职责。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开放内容、免费在线讲座的兴起也带来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谁才能被认为是真正的专家?”教育者们正在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辅导,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论坛和工具,让他们进行各个领域的学习。6.混合式教学。教育范式正在发生变迁,涵盖了网络学习、混合式学习与协作学习学生们已经在互联网上花费了大量闲暇时间进行学习和交换新信息,这通常是通过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实现的。采用面对面和网络混合学习模式的院校能够加强学习者在学术之外形成的网络技能。网络学习能够发挥很多在校学习所不及的优势,包括让学生具备越来越强的数字化技能,为实现越来越多的协作学习活动提供可能性。如果设计和实施成功,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到校园参加一部分活动,而利用网络实现另外一部分活动,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前教育19前,视觉教育19末20初,视听教育(教育技术兴起的标志)20世纪20年代,视听传播20世纪60年代,教育技术20世纪90年代。视觉教育阶段: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等,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于是产生了视觉教育的概念霍本,《课程的视觉化》,视觉教育的理论基础以教具为基准,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从实地见习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具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象。在选用视觉教材时需考虑:视觉教材本身的现实性、学生过去的经验范围和性质、教育目的和教室环境、学生智力的成熟程度。视听教育阶段:以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等现代电子媒体的教育应用为特征。(教育技术——物化技术的应用)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戴尔的“经验之塔”“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它是戴尔提出的。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但不是说任何经验都必须经过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验比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化分阶层是为了说明各个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有效的学习之路应该充满具体经验。教育教学最大的失败,在于使学生记住许多普通法则和概念时,没有具体经验作它们的支柱。3)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概念可供推理之用,是最经济的思维工具,他把人们探求真理的智力简单化、经济化。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视听传播教育拉斯维尔等人在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渗透。由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各种渠道(媒体等),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程序教学机:机器由输入、输出、储存和控制四部分组件构成,其主要功能是:1.储存和呈现教材,并向学生提出问题。2.接受学生的反应,并立即指出反应的正误。3.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程序。4.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5.进行计分、计时、报出成绩。斯金纳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引进教学,在教学中强调行为目标和即时反馈,为改进教学方法提供一个重要方面的依据。他改善了教学机器的功能,并制定了一系列程序教学原则。教育技术阶段受到系统科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阶段时间新媒体的介入新理论的引入命名萌芽19C90年代幻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直观教育起步20C20年代无声电影(美)、播音(英)《学校中的视觉教育》视觉教育扩音教育初期发展30~40年代有声电影、录音戴尔《经验之塔》视听教育教育传迅速发展50~60年代电视、计算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播学/工艺学系统发展70~80年代闭路电视系统、卫星广播电视系统、信息、控制论教育传播与技术网络发展90年代以后多媒体、网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育技术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简史:南国农电化教育与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1、电化教育必须要运用现代教育媒体。2、电化教育并不排斥传统教育媒体。3、电化教育必须遵循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4、电化教育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教育技术。5、电化教育的目标是改进教学教育,实现教学教育最优化。6、“电化”这一术语具有较大包容性。前天的电化是电力化,昨天的电化是电子化,今天的电化是信息化。信息化教育是电化教育发展新阶段使用的名称。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1)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现代教育思想:素质教育观: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三个发展,即全面发展、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终身教育观:教育是个人终身持续不断的过程,应该将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时间分散在整个一生,并且要使教育和劳动、学习和工作相互交替进行。双主体教育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创新教育观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情商为主教育观情商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教育教学上,只有从智商转到既重视智商,更重视情商上来,并大力提升年轻一代的情商,才能取得教育教学上的成功,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人。四大支柱教育观教育要适应未来世界的发展,必须围绕4种基本学习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这4种基本学习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4种学习理论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折中主义学习理论4种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基本精神革除传统教育的6个弊端(忘了学生;忘了能力的培养;忽视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忽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上课与谋生不搭界;教学上的注入灌输死记硬背法)。◇实现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