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三校协作体高一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5小题70分)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用牛力耕田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C.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D.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犁牛耕的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的确立3.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4.“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宋代李处权这首《土贵要予赋水轮》描写的是()A.筒车B.耒耜C.曲辕犁D.翻车5.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B.水利灌溉技术先进C.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6.北魏至唐朝初期,封建国家为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实行的土地制度是()A.土地公有制B.井田制C.租佃制D.均田制7.下列图表(注: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佃农对地主的依附程度)能体现佃农与地主依附关系发展趋势的是()8.《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材料所反映的实质是()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C.我国的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9.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10.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说:“煤则各处有之,臭者烧熔而闭之,成石,再凿而入炉,曰礁,可五日不绝火,煎矿煮石,殊为省力。”材料中“礁”作为冶铁燃料始于()A.汉B.北宋C.南宋D.明11.以本色生丝为经、彩色为纬,以“通经断纬”手法自由变换色彩的缂丝技艺出现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2.明代有谚语称:“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说明了()A.明代的丝织业发达,以松江为盛B.明代的松江是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C.棉布已经取代丝绸而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D.丝织技术日益落后13.中国瓷器以其巧夺天工的工艺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以下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白瓷B.中国古代瓷器精品大部分出自官窑C.唐朝时彩瓷大量行销海外D.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14.《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它反映出明清之前古代中国手工业主要经营形态属于()A.官营手工业B.私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封建地主手工业1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制度,该局生产()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16.“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段材料反映了明代丝织业中()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B.私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17.商朝的商业十分繁荣,有“商葩翼翼,四方之极”之称。与这种繁荣景象相关因素是()A.产生职业商人B.私商成为商人主体C.集镇夜市兴旺D.形成大的商帮18.假如你是一位宋代商人,在经商中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贩卖斗彩和五彩瓷B.玉米等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C.在开封城中见到整齐划一的东、西二市D.在四川地区使用纸币19.作为农耕文明政权与文化集结地和辐射中心的都城,承载着深邃的历史底蕴,而从西汉、唐和北宋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城市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突出反映了()A.工商皆本的主流思想B.学术文化的活跃C.农业和手工业的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20.宋代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竞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C.政府奉行“农工商皆本”思想D.商业已经由“末”变“本”21.明朝的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龙亩,夕贸市廛”。这反映当时农村()A.农民生活日趋贫困B.农民生产积极性高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22.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23.山西王家大院被梁思成称为“全国建筑宝库”,被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山西紫禁城”。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经商发财做官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A.留下了晋商文化B.使手工业品缺乏市场C.影响工商业扩大再生产D.影响农业经济的商品化24.某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阶层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A.汉代江南地区B.唐代关中地区C.宋代太湖地区D.明代苏杭地区25.明清之际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显露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了新的经济因素。这种新的经济因素是指()A.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B.资本主义萌芽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综合国力空前强大26.右图漫画所寓意的政策现象影响最深远的是()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强化了自然经济C.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D.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27.某历史网站上讨论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下面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A.大批航海冒险家的涌现B.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C.天文航海知识的进步D.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28.白海军在《2049,相信中国》中指出:“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做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这里“全球化的开始”的真正含义()A.从封闭走向开放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从分散走向整体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29.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悟()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C.“新大陆的伟大发现者”D.“美洲近代化的开创者”30.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阿姆斯特丹、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美洲社会的进步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D.欧洲的殖民扩张31.“1494年,经过一年的谈判,两国签署条约:一个拿走了东方,另一个把美洲抱在了怀里,由此开创了大国瓜分殖民地的先例”。这两个国家是()①西班牙②葡萄牙③英国④法国⑤荷兰A.①②B.①③C.③⑤D.④⑤32.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人进行国际贸易的最有特色的手段是()A.海上运输B.海盗劫掠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D.海上战争33.一个地处边远的小国,在18世纪下半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着世界的中心,这个国家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荷兰34.“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A.开辟新航路的情景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C.对印第安人实行种族灭绝的情景D.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35.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殖民扩张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殖民掠夺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C.殖民扩张有利于殖民地资本主义发展D.贩卖黑奴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第Ⅱ卷(30分)二、非选择题(36题13分、37题17分,共30分)36.(13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诗经·小雅》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材料三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到了明清时期,多实行定额地租,佃农所交地租,多的占到收获物的80%。——《田制》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种土地制度有什么特点?(3分)(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或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土地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述有关措施及其作用。(4分)(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土地经营方式?明清时期,这种经营方式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37.(17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材料二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于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材料三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现象?(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这种经济现象的特点是什么?(3分)(2)材料二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商业关系的?(2分)这体现了古代统治者的哪项经济政策?(2分)该政策的推行有何影响?(4分)(3)材料三实际上反映的是清朝的什么政策?(2分)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5题共70分)1-5DBAAC6-10DBCBC11-15BBCAC16-20CADDB21-25DBCDB26-30CBCAD31-35ACCDB二、非选择题(36题13分,37题17分,共30分)36.(13分)(1)井田制。(1分)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一切土地归周王所有。(2分)(2)战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2分)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2分)(3)方式:租佃经营方式。(2分)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商品经济发展;农民身份的提高。(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37.(17分)(1)自然经济(小农经济)(2分)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分散性、稳定性、脆弱性、落后性。(每点1分,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