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机械有限公司质量手册ISO/TS16949:2002文件编号:DYS/QM-001-A受控状态:发文编号:编制:品质部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08-6-5实施日期:2008-6-51/57修改记录序修改申请单编号修改章节/页码换页/划改修改状态修改日期修改人批准人2/57质量手册目录1.颁布令1.1《质量手册》颁布令1.2管理者代表任命书1.3《质量手册》说明1.3.1覆盖范围1.3.2应用说明1.3.3术语及缩写1.3.4《质量手册》的管理2.质量方针与目标2.1质量方针2.2质量目标2.3八项质量管理原则3.企业概况3.1企业简介3.2组织机构3.3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3.4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配表3.5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4.2文件要求4.2.1总则4.2.2质量手册4.2.3文件控制4.2.3.1工程规范4.2.4记录控制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4.1质量目标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3/575.4.3业务计划5.4.4质量成本5.5职责、权限和沟通5.5.1职责和权限5.5.2管理者代表5.5.3内部沟通5.6管理评审5.6.1总则5.6.2评审输入5.6.3评审输出5.6.4评审措施的实施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2人力资源6.2.1总则6.2.2能力、意识和培训6.3基础设施6.3.1工厂、设施和设备策划6.3.2应急计划6.4工作环境6.4.1与实现产品质量相关的人员安全6.4.2生产现场的清洁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2质量计划7.1.3接收准则7.1.4更改控制7.1.6产品安全与风险7.1.6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3顾客沟通7.3设计和开发7.3.1过程设计和开发策划4/577.3.2设计和开发输入7.3.3设计和开发输出7.3.4过程设计和开发评审7.3.5过程设计和开发验证7.3.6过程设计和开发确认7.3.7过程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7.3.8保密7.4采购7.4.1采购过程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4顾客财产7.5.5产品防护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1测量系统分析7.6.2校准/验证记录7.6.3实验室要求8.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2监视和测量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8.5.1持续改进8.5.2纠正措施8.5.3预防措施附录一:过程矩阵图附录二:各过程关系图附录三:过程分析表5/571.颁布令1.1《质量手册》颁布令本《质量手册》是依据ISO/TS16949:2002规范的要求,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编制。本《手册》阐述了XXXXX机械有限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描述了XXXXX机械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是XXXXX机械有限公司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依据,是全体员工应遵循的质量法规和行为准则,是向顾客或第二方、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审核我厂质量管理体系的依据。现批准ISO/TS16949:2002《质量手册》(A版)从2008年6月6日起正式实施,各部门全体员工必须严格遵照执行。总经理:日期:2008年6月6日1.2管理者代表及顾客代表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ISO/TS16949:2002规范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的领导,提高工作的有效性,特任命为管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是:a.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业绩和改进的需求;c.确保在企业内部组织宣传教育,增强职工满足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d.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事宜对外联络。e.代表顾客要求,组织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选择和确定;f.参与质量目标和相关培训的制定和贯彻;g.参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h.代表顾客行使顾客对产品质量与进度等的权利。总经理:日期:2008年6月6日6/571.3《质量手册》说明1.3.1覆盖范围《质量手册》覆盖范围如下:1.3.1.1职能部门及生产车间管理层、办公室、生技部、品质部、财务部等。1.3.1.2产品汽车用轮毂轴承、涨紧轮轴承的制造。1.3.2应用说明1.3.2.1本手册依据ISO/TS16949:2002的技术规范,结合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本组织不承担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的责任,产品图纸由顾客提供,故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予以删减。1.3.2.2本组织采用了QS-9000标准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APQP)、《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测量系统分析》(MSA)和《统计过程控制》(SPC)等工具手册1.3.2.3本组织采用了ISO9004:2000标准中(附录B)的持续改进的过程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1.3.3术语本手册采用ISO9000:2005标准及ISO/TS16949:2002技术规范中的术语和定义。1.3.4《质量手册》的管理1.3.4.1本《手册》由品质部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实施。1.3.4.2本《手册》的更改由品质部汇总更改信息,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进行。更改可采取换页或划改,并标明修改标识。1.3.4.3当组织结构、内外部环境、有关质量的法规、质量要求等发生较大变化时,《手册》将换版。由管理者代表提出换版报告,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换版。1.3.4.4本《手册》由品质部负责印刷、发放、登记、回收、销毁、正本存档。1.3.4.5本《手册》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版本。受控版本加盖红色“受控”印章,非受控版本不加盖印章。受控版本是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及第三方审核的依据,受更改控制。非受控版本更改不通知,作废不收回。1.3.4.6本《手册》不得擅自涂改,未经批准不得外借。调离岗位时交回办公室注销。1.3.4.7本《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解释。2.质量方针与目标2.1本组织的质量方针为:崇尚求索、追求卓越持续改进、满足顾客7/572.2质量目标a.顾客严重抱怨次数0次/年;b.采购及时率为100%;c.产品准时交货率100%;d.顾客满意度90%。2.3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本组织采用国际确认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对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和业绩改进。“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全面地理解顾客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谋求在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管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顾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对于目标的设定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对于运作管理能够改进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业绩。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保证员工具有满足组织的顾客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原则2—领导作用领导者建立组织相互统一的宗旨、方向和内部环境。所创造的环境能使员工充分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努力进取,起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了解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此作出响应。考虑到包括顾客、所有者、员工、供方和社会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明确地提出组织未来的前景。向员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和在履行其职责和义务方面的自由度。鼓舞、激励和承认员工的贡献。进行开放式的和真诚的相互交流。教育、培训并指导员工。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8/57推行组织的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组织的未来有明确的前景。对于目标的设定将组织未来的前景转化为可测量的目标。对于运作管理通过授权和员工的参与,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支经充分授权、充满激情、信息灵通和稳定的劳动力队伍。原则3—全员参与各级人员都是组织的根本,只有他们的充分参与才能使他们的才干为组织带来受益。实施本原则员工要开展的活动:主动地寻求机会进行改进。主动地寻求机会来加强他们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在团队中自由地分享知识和经验。对组织的目标不断创新。从工作中得到满足感。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员工能够有效地对改进组织的方针和战略目标作出贡献。对于目标的设定员工承担起对组织目标的责任。对于运作管理员工参与适当的决策活动和对过程的改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岗位更加满意,积极地参与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活动,符合组织的利益。原则4—过程方法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可以更高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对过程给予界定,以实现预期的目标。识别并测量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评价可能存在的风险,因果关系以及内部过程与顾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的过程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冲突。明确地规定对过程进行管理的职责、权限和义务。识别过程内部和外部的顾客、供方和其他受益者。在设计过程时,应考虑过程的步骤、活动、流程、控制措施、培训需求、设备、方法、信息、材料和其他资源,以达到预期的结果。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9/57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整个组织利用确定的过程,能够增强结果的可预见性、更好地使用资源、缩短循环时间、降低成本。对于目标的设定了解过程能力有助于确立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运作管理采用过程的方法,能够以降低成本、避免失误、控制偏差、缩短循环时间、增强对输出的可预见性的方式得到运作的结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可降低在人力资源管理(如人员的租用、教育与培训等)过程的成本,能够把这些过程与组织的需要相结合,并造就一支有能力的劳动力队伍。原则5—系统管理针对制订的目标,识别、理解并管理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过程所组成的体系,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和效率。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通过识别或展开影响既定目标的过程来定义体系。以最有效地实现目标的方式建立体系。理解体系的各个过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测量和评价持续地改进体系。在采取行动之前确立关于资源的约束条件。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制订出与组织的作用和过程的输入相关联的全面的和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目标的设定将各个过程的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关联。对于运作管理对过程的有效性进行广泛的评审,可了解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适时地进行改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加深对于在实现共同目标方面所起作用和职责的理解,能够减少相互交叉职能间的障碍,改进团队工作。原则6—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一个组织永恒的目标。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将持续地对产品、过程和体系进行改进作为组织每一名员工的目标。应用有关改进的理论进行渐进式的改进和突破性的改进。持续地改进过程的效率和有效性。向组织的每一位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方面教育和培训,如:PDCA循环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创新制订措施和目标,以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10/57对任何改进给予承认。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通过对战略和商务策划的持续改进,制订并实现更具竞争力的商务计划。对于目标的设定设定实际的和具有挑战性的改进目标,并提供资源加以实现。对于运作管理对过程的持续改进涉及组织的员工的参与。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向组织的全体员工提供工具、机会和激励,以改进产品、过程和体系。原则7—以事实为决策依据有效的决策是建立在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合乎逻辑和直观的分析基础上。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对相关的目标值进行测量,收集数据和信息。确保数据和信息具有足够的精确度、可靠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