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语言学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模糊语言学第一节精确法与模糊法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商品交换,人们开始用手指、小石子等进行计数。以自然数为起点,数学开始了它的光辉历程。随着数学中数和形的概念的产生,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初步知识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开始学会了精确思维。这是人类认识能力的一大飞跃。运用这种初步的精确数学方法,古代人类在农业、天文、地理等方面创造了许多光辉业绩,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精确方法。从这一阶段看,模糊曾作为精确的对立面,代表了蒙昧和落后。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精确数学方法的发展和应用更是休戚相关。用精确定义的概念和严格证明的定理描述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用精确控制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测量计算探索客观世界的规律,建立严密的理论体系,这是近代科学的特点。到了19世纪,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先后在不同程度上走向定量化、公式化,形成了一个被称为“精密科学”的学科群。这一阶段是精确科学方法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精确方法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日益获得成功,人们关于精确与模糊逐渐形成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论观点:精确是好的,模糊则不好,越精确越好;科学的方法必定是精确的方法,模糊的方法一概是非科学方法或前科学方法,即在尚未找到精确方法之前的一种权宜的方法。这种对精确方法的崇拜和对模糊方法的否定,似乎被当作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在很长的历史长河中未受到人们的挑战。计算机是在精确科学的沃土中培育起来的一朵奇花。其解决问题的高速度和高精度乃人脑望尘莫及。但也正是在使用计算机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人的头脑具有远胜于计算机的能力。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谈到人胜过任何最完善的机器时说:“人具有运用模糊概念的能力。”人脑能接受和处理模糊信息,依据少量的模糊信息对事物作出足够准确的识别判断,灵活机动地解决复杂的问题。凭借这种能力,医生可以依据病人的模糊症状进行准确诊断;画家可以不用精确的测量计算而画出栩栩如生的风景人物;甚至儿童也可以辨认潦草的字迹,听懂不完整的言语。这一切都使以精确制胜的计算机望尘莫及。严格的精确性使得计算机无法接受和处理模糊信息,不能在模糊环境中正确地识别事物、有效地进行决策。相反,模糊方法特有的简捷、灵活和不精确,显示出其特有的有效性和生命力。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精确方法和模糊方法都是具有两重性。世界上不存在普遍有效的精确方法,模糊方法也并非必然是非科学方法。精确方法和模糊方法都可以作为科学方法。在一定范围内,精确方法是更科学的方法;在另一范围内,模糊方法是更科学的方法。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Goguen教授说:“描述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坏事,相反,倒是件好事,它能用较少的代价传送足够的信息,并能对复杂事物作出高效率的判断和处理,也就是说,不确切性有助于提高效率。”从把模糊性视为纯粹消极的因素到承认模糊性还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从力求在一切场合下消除模糊性到在一定场合下有意识地利用模糊性,这是科学思想和方法论的根本变革。科学工作者终于通过自己的实践,达到了对模糊方法与精确方法的辩证认识。这是创立模糊理论的必要思想准备。第二节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深远意义一、模糊理论的诞生我国自古以来,人们对语言中的许多词的模糊性就有所认识。《楚辞·卜居》中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易传·系辞》中说:“言不尽意,书不尽信”;《老子》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庄子·天道》中有“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的说法;晋代文论家陆机则在《文赋·序》中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这些片断文论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词语的模糊性及其表意的不准确性。.魏晋以后,出现了许多有关语言研究的专论,其中不少就涉及到模糊言语问题。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征圣篇》中说:“虽精义曲隐,无伤其正言;微词婉晦,不害其体要。体要与微辞偕通,正言共精义并用。”这里所说的言辞婉曲、文章隐晦,但无害文意表达之观点,实质上已谈到了语言运用中模糊言语的功用问题。唐代刘知几《史通·言语篇》赞美周代古人文章“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司图空的《诗品·含蓄》也谈到了“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的语言现象,并称之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所有这些均从不同的角度肯定了模糊言语的语用功能。在西方,公元前400多年,宇宙原子论的创始人古希腊哲学家德拉克利特就指出过,由视觉、听觉等产生的认识是暖昧的,即不确定的和模糊的。17世纪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伏尔泰(Voltaire)在论及词的模糊性时就说:“世上不存在能够表达我们所有观念和所有感觉的完善的语言。这些观念和感觉的细致差别实在太多,太不可捉模……,例如,人们不得不用两个概括的词‘爱’和‘恨’去表达彼此迥然不同的成千上万种的爱和恨”。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我们没有直接意识到自己具有一个观念,却可以间接地意识到。这一类观念就叫模糊观念。”“知识性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起的作用最大。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在模糊中能够产生知性和理性的各种活动。……美应当是不可言传的东西,我们并不总是能够用语言表达我们所想的东西”。1904年,法国物理学家杜恩(P.Duhem)在他的《物理理论的目的和结构》一书中指出:同一般常识的模糊陈述相比,理论物理学上的陈述,正因其比较精确,反而比较不确定。他意思是说,越来越精确有时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好事。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指出:“整个语言或多或少是模糊的”。他并以red为例,说明颜色构成一个连续统,因此我们很难判断有些色彩是否属于红色。接着他又说“秃头”(bald)也是一个模糊概念,因为头发究竟要脱落到什么程度才算是秃头,这是很难精确地划定界限的。最后他指出,“认为模糊知识一定是虚假的,那将是极大的错误。相反,一个模糊的认识比一个精确的认识更有可能是真实的,因为有更多可能的事实证实这一模糊认识”。.德国著名哲学家卡西勒(E.Cassirer)于1944年在“关于人的随笔”一文中也谈到了语言的模糊性。他说:“日常言语的词不能用科学概念中所体现的那些尺度去衡量。同科学概念相比,日常言语中的词的特点是其不明确性和模糊性,因此经受不起逻辑分析的考验。但是,我们日常生活用词的这一不可避免的天生的缺陷,并不影响这些词成为引向科学概念的里程碑,因为我们正是从这些词中获得对世界的第一个客观的理性认识”。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在他的重要著作《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中也曾谈到,人们的许多概念具有“模糊的边缘”。他把模糊概念比作模糊的图画,并说:“难道用清晰的图画代替模糊的图画总是有益的吗?”维特根斯坦还是分析美学派的代表,他认为“善”、“美”这些词是模糊的。他说:“在我们对‘美’一词的用法中,没有任何相同点……,我们在许多场合都用这个词,但每次都各不相同。例如一张脸的美跟一把椅子的美,一朵花的美或一本书装帧的美是各不相同的。”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在InformationandControl杂志上发表了论文“FuzzySets”,最早提出了“模糊集”的概念。文章指出,“对现实的自然界中碰到的对象进行分类,经常找不到精确定义的资格判据。例如,动物类明确把狗、马、鸟等列为它的成员,并明确把岩石、液体以及工厂等这类对象排除在外,然而,像海星、细菌这类对象相对于动物类而言却处于一种含混状态。把像“10”这样的一个数与远大于“1”的实数的‘类’联系起来时,出现相同的含混性”。因此,查德在该文中着重指出,“远大于1的所有实数’、‘美人’或‘高个子’这些类不构成一般数学意义上的类或集合。但事实上,这种不精确定义的‘类’仍在人的思维中,特别是在图象识别、信息通讯和抽象的领域内起着重要作用”。两、三个01234500.5110.50二、模糊理论的深远意义模糊理论一诞生就为世人所瞩目并蓬勃发展起来。这主要是因为当代人工智能研究和机器人学的发展,迫切要求探索并力图模拟人的模糊思维机制。查德适应了现代科学的要求将模糊理论形式化、数学化,从而使之能广泛应用于图像识别、自动化理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等诸多领域。这里也许值得引用康德表述过的一种思想:“任何科学含有数学成分的多寡,决定了它在多大程度上够得上成为一门科学”。模糊和精确原本是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在充满辩证法的模糊现象中运用数学是顺理成章的事。模糊理论提出的任务是改变人们以往的整个思维方式。其本质是反对对事物进行一刀切,承认在两个值之间有无数的区间值,有无数的隶属度。因此,模糊理论的诞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它不但促进了模糊学自身的发展,而且给数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词典学、修辞学、翻译学、教育学、人工智能学、机器人学、交际学、经济学、思维学、文艺学等一系列学科带来了空前的变革。从此,人们在科学中不仅注意研究中心现象或精确现象,而且开始注意边缘现象或模糊现象。第三节模糊语言学的诞生与研究状况一、模糊语言学的诞生随着模糊理论研究的发展,模糊语言学也应运而生。事实上,模糊理论的产生同语言学本身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首先是查德等人以模糊集合论为工具,研究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创立了定量模糊语义学(quantitativefuzzysemantics)。他在《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百科全书》的“模糊集”条中所指出:“‘意义’、‘智能’、‘爱情’都是模糊概念。模糊集论这个分支的起源是从‘语言学’方法的引入开始的”。查德还谈到,他对模糊限制语(hedges)的处理来源于他同语言学家雷可夫(G.Lakoff)的合作。他用树形图、生成模型处理模糊限制语时,显然是从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的理论中得到启示的。他在关于模糊数学的一系列文章中,经常引用语言模糊性的例子,如用“青年”、“老年”等词说明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他的这些研究为模糊语言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我国,模糊语言学研究的开拓者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伍铁平教授。1979年,他在《外国语》第4期上发表了“模糊语言初探”一文,引起了国内广大学者的浓厚兴趣。随后,伍铁平先生相继撰写了30余篇论文,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深人仔细的研究。与此同时,国内其他一些学者也先后撰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平面探讨语言的模糊性。模糊语言学这门新兴学科便逐渐形成了。二、国内模糊语言学的研究状况1.语言模糊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模糊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七个方面:①模糊性与歧义性等概念的区别。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文章主要有“语言的模糊性和多义性等的区别”(伍铁平,《语文导报》No.l,1987),“简论词的模糊性、概括性和特指性”(俞如珍,《外国语》No.2,1993)等;.②模糊语言与模糊言语的区别与联系。王希杰在“模糊理论和修辞”(《修辞学研究》第2辑),蒋有经在《模糊修辞浅说》中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初步探讨;③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及其语用功能。代表性文章有“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何自然《外国语》No.5,1985),“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取消性”(孙建荣,《外语教学》No.2,1986)等;.④模糊与精确的相互转化。模糊同精确之间并不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伍铁平先生在“论语言中精确和模糊的相互转化”(《百科知识》No.12,1984)一文中对该问题进行过详细研究;..⑤模糊语义的定量分析。查德是第一个以模糊集合论为工具对模糊词语的语义进行定量分析的人。国内学者石安石在“模糊语义及其模糊度”(《中国语文》No.l,1988)和《语义论》中对该问题进行过较为详尽的论述;.⑥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的共性与差异性。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因此,在不同的语言中它首先表现为共性,但在另一方面,某些词的模糊性在不同语言中却表现出差异性。这方面研究的代表性文章有伍铁平的“不同语言的味觉词和温度词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切分”(《语言教学与研究》No.1,1989),文旭的“浅论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外语学刊》No.2,1994)等;⑦语言模糊性产生的原因。语言的模糊性究竟是怎样产生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