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19).近年来,大批中国游客到俄罗斯参观“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求的重要资源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具有鲜明特色④规定着各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名师点睛】本题材料体现了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关系一般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重要,二是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三是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20).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A.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B.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C.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繁荣D.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答案】B【解析】材料只涉及“二十四节气”,并没有体现不同文化的文化平等,A项不选;“二十四节气”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因而我们要对之进行传承,故B项的关键词切合材料,应选;材料不涉及“文化借鉴”和“文化包容”的问题,C项不选;材料不涉及“文化市场”的问题,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选择B。【名师点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3(江苏省南通市2017年高考政治全真模拟试题(六)).《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睥栏目,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十几年来,该节目向全国观众推出了100多位人物,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气氛。开展此项活动的意义在于①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②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答案】A【点睛】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2)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历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①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对个人而言,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山西省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采撷众多与中秋节有关的文化.其主要蕴含和表达了“家”与“国”的情怀,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节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①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②包含着生活中的民族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③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④蕴藏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答案】A【解析】③选项中“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的表述错误,排除。④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题目中没有涉及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的特征。题目中,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承载着人伦孝悌的血脉亲情,包含着生活中的民族风土人情,反映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愿望。故①②入选。选A。5(河南省郑州一中2017届高三百校联盟高考复习).我国西部各族人民在久远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形成了包括语言、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舞蹈、节日、服饰、建筑、手工艺、礼仪习俗以及生存理念、生活和生产方式等在内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①来自于西部各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②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③相互吸收,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④能够集中反映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6(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会理解”。某地依托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博物馆,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魅力,省钱、省时、省力,还能享受到互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做法体现的道理是A.发展文化产业,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C.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大众传媒完全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答案】B【解析】题目中,某地依托互联网搭建的虚拟博物馆,让静态文物“活”了起来,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其魅力,从而更好地让人们享受到互动性极强的沉浸式体验,这表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故B入选。A选项错误,发展文化事业,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C、D选项表述与题意无关。点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点拨:(1)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事业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产业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和营利性。(2)它们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生产目的不同(公共产品;商品);资本来源不同(国家或社会;企业);机构性质不同(事业机构;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直接;间接)。(3)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7(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2017年二模突破冲刺交流卷(02)).新年伊始,央视一档原创新节目《朗读者》一播出就引来好评如潮。选用一段精美的文字,通过朗读这种平常媒介来展现出文字背后的精彩人生故事,节目回归到“老百姓”和“生活”原点,让镜头充满真诚,让内容富含人文的温度,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由此可见①大众传媒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②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③文化创作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答案】A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学.科8(银川市2017年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善于在幽微处发现美善、在阴影中看取光明,不做徘徊边缘的观望者、讥谗社会的抱怨者、无病呻吟的悲观者。这段话告诉我们①歌颂社会上的美好事物比揭露丑恶事物更加重要②为社会、为读者提供正能量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③让人从文化作品中感到快乐是创作者的根本任务④引导人们向美、向善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B9(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来看,可以将“十五”“十一五”定位为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十二五”是中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且以培育产业体系、形成产业规模、打造产业园区、整合产业资源、聚合产业资本为重点的发展时期;而“十三五”则是中国文化产业进入大数据时代,新兴产业门类和新业态对文化产业进行大解构、大变革、大融合、大转型、大升级的历史机遇期。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①是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基础、实现中国梦的决定性因素②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文化软实力③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④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作用的知识。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④正确说明了我国发展文化的意义;综合国力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①的观点夸大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作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意义,③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B。【点睛】全面理解文化的作用:(1)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与一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会促进其发展,反之,会阻碍其发展。科(2)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在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个人、民族及国家历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①对国家而言,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对民族而言,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③对个人而言,健康的、先进的文化塑造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预测卷(二)).2016年12月,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召开。受表彰的文明家庭,区别于一般家庭的重要表现就是,他们更注重言传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告诉我们①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文化的强大功能②文化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③文化决定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④传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11(江西省2017届高三下学期调研考试(四)).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相反,在急功近利、爱慕虚荣的家风环境中长大的人很难想象会严以用权、实以谋事、动尊法度。这表明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②文化环境决定的人的行事方式③文化总会无形的塑造人的品格④文化源于实践并塑造的每个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提议强调不同的家风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的品格和行为方式,这体现了①③。文化环境不能决定人的行事方式,②不选。④与题意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12(揭阳市2017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原生性信息资源大量涌现,出现大量的“网络文化现象”,如美女主播、微博微信、网络游戏、虚拟艺术创作等。对待这些网络文化的正确态度是①大众传媒不利于文化的健康发展②须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③引导网络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④科技创新推动了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变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2017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4).近年来,“诗和远方”渐回公众视野。当今科技发达,物质资源丰富,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逐渐渗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终日沉浸于网络,渐行渐远地偏离了心灵和自然。所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仿佛是物质和技术构筑的丛林里的丝丝清风,给人们带来了自然的气息和心灵的抚慰,引起了无数人的精神共鸣。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6分)【答案】(1)经典诗歌具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经典诗歌能使人获得精神享受和思想启示,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经典诗歌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析】(1)本题是一道说明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典诗歌属于文化的内容,经典诗歌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说明文化对人有一定的作用。因而要说明经典诗歌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精神共鸣考生可从文化影响人的方式——能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