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一(18届)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客观题(8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即“宗”本义是指宗庙,由此可见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血缘C.信仰D.地域2、山东又称齐鲁大地,燕赵是河北省的别称。这些称谓源于()A.秦朝的郡县制B.西周的分封制C.西周的宗法制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3、位于浙江省浦田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经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六十余年。鼎盛时有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封建国家的倡导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D.宗法制的影响4、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B.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C.西周金属冶炼业发达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轿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权力的高度集中B.中央政府各部门间互相配合牵制C.郡县制的推行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8、秦始皇构建强大封建王朝时,曾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皇帝通过控制郡守和县令任免权,加强中央集权-2-B.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缺乏优秀军事人才可以担此重任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9、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成阳的苏某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B.公元前228年某月,一官员称赢政为大王,未受谴责C.公元前218年,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赐给的一块封地D.公元前219年,太仆(负责宫廷车马)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10、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l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11、“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重用近臣,削弱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B.尚书被中书取代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12、在沈阳二中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学生这样表演皇帝处理朝政的情景:①“三公”坐着在议事,各自对自己所管辖的事情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皇帝只是听取三人的情况汇报,当意见相左时,大臣可与皇帝据理力争。②皇帝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他把想法告诉中书省,然后由中书省起草一份文件,交由门下省审核。门下省官员认真审核后,认为还有不合理之处,于是将之驳回,由中书省再次请皇帝略作修改。当门下省再次审核通过后则交给尚书省,尚书省再按事情类别交给六部中的一个部去办理。请回答:剧本①、②分别反映的情况最主要代表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官制?()A.秦朝、汉朝B.汉朝、宋朝C.秦朝、唐朝D.元朝、唐朝13、魏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贤臣,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亲自去他家吊唁。这在古代中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听信传言怀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营结党的嫌疑,沽名钓誉,他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话,竟以此为终,让人叹息。唐太宗对魏征的态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它所反映的实质是()A.魏征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B.君主专制统治需要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阴谋活动,人品不正,没有体现一个臣子应有的人格价值D.教育朝廷大臣学会做人14、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3-1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对此论断理解最准确的是()A.汉代宰相权倾天下B.唐代宰相权倾天下C.宰相权力走向分散D.宰相权力不断强化16、北宋初,大将符彦卿驻军大名府,专横一时,目中无人。963年,太祖任命京官周渭为永济知县。周渭到任时,符彦卿心中不满但也无可奈何。符“无可奈何”的原因是()A.周渭身为高官,身份特殊B.节度使的权位在知县之下C.地方权力分离,无隶属关系D.地方行政长官掌握地方将领任免权17、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下列属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①秦朝皇帝直接任命郡县长官②汉武帝推行“推恩令”③北宋派文臣做地方长官④明废丞相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8、加强对官吏的监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主要措施。下列官职或机构具有监察职权的有()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按察司④军机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19、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夏商周:世袭→秦: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科举制A.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D.血缘→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2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1、某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实有相权;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这种制度是指()A.汉代内外朝制度B.唐代三省制度C.元代行省制度D.明代的内阁制度22、《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23、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可以看出-4-()A.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D.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24、“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军事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予银印,印藏内奏事太监处,有事请而用之。”这段材料表明军机处()①初因军事需要而设置②降低了行政效率③参与国事决策④由皇帝的亲信组成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5、“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像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首描写清朝军机处工作的诗从根本上表明()A.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清朝官员善于见风使舵C.清朝军机处的工作无足轻重D.清朝统治矛盾尖锐26、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是()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27、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正确的是()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宰相制度的废除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28、秦始皇若生活在古代雅典,且参加每年举行的特别公民大会,其命运是()A.被选为至高无上的皇帝B.被选为执政官C.当选为元首D.被判流放国外十年29、“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30、德科克《希腊城邦的兴起》载:“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小国寡民B.各邦长期独立自治C.直接民主D.轮番而治31、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主要原因在于()A.氏族制度瓦解的必然B.市区和周边农村不相往来C.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重叠山峦和海洋的天然阻隔-5-32、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指()A.中国B.希腊雅典C.罗马帝国D.东罗马帝国33、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A.五百人会议B.十将军委员会C.公民大会D.陪审法庭34、伯里克利说:“我可断言,我们每个公民,在许多生活方面,能够独立自主,并且在表现独立自主的时候,能够特别地表现温文尔雅和多才多艺。”其中的“公民”是()A.全体国民B.全体成年国民C.所有的成年男子D.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的成年男性35、把雅典引上民主制轨道的是()A.梭伦B.克里斯提尼C.伯利克里D.希罗多德36、“陶片放逐法”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创始于()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37、下列说法最能体现雅典的民主制具有“轮番而治”特征的是()A.国家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B.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所有雅典公民都是大会成员C.国家公职人员的选举用抽签方式决定D.任何公民都有权讨论发言与投票表决38、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民主制全盛时期,你可以看到()①梭伦通过陶片放逐法放逐民主威胁者②公民大会就某项议案展开唇枪舌战的辩论,并由五百人议事会监督官员落实辩论的决议③外邦移民享有雅典公民权④民众法庭终审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③D.②④39、下列有关雅典公民亚哥斯的叙述,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是()①他被推选为代表参加公民大会②他抽签成为公民陪审法庭审判员③他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④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参政津贴A.①②④B.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40、美国老报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里克利)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雅典人的利益第Ⅱ卷主观题(20分)-6-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规定区域内。)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分封秦朝疆域元朝疆域材料二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