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鞍山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照通常的理解,前者属于“戏剧”,后者属于“诗”,我们的元曲研究也基本上是按此一分为二而进行的。但对关汉卿而言,他是否也有“戏剧”与“诗”的分别呢?如果有,它们的分别在何处?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套数则合一宫调中诸曲为一套,与杂剧一折略同。但杂剧以代言为事,而套数则以自叙为事,此其所以异也。”实际上,杂剧与散曲(王国维所谓的“套数”)有时并不易分别。赵景深先生《元人杂剧钩沉》中收入的套曲,当归为杂剧还是归为散曲,实际上还可以继续探讨的。同样的,《全元散曲》中的很多套曲,加上角色、宾白便与杂剧无异。杂剧与散曲的距离是否像我们想象的那样遥远?杂剧研究、散曲研究的两分显然不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元曲。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断然将《元曲选》收入的明初贾仲明等所作六种杂剧排除于元曲之外,后来的研究者一般也依从王氏的区分,至于明代前期朱权、朱有燉继续进行的北杂剧创作,自然应归为“明杂剧”的研究范围。作为历史性研究,这样的区分无可厚非,但分割包片的研究有时却不利于较深入的研究。我们现在面对的元杂剧的基本材料,主要是《元刊杂剧三十种》以及明万历年间的明抄、明刻本元人杂剧。元刊杂剧为民间坊刻本,错讹、残缺甚多,并不能代表元杂剧创作的“本来面目”。而朱有燉的杂剧现存明永乐、宣德年间的藩府原刻本,由于朱有燉作杂剧有意追求“金元风范”,所以他的现存剧作可能反映出一些杂剧创作的“本来面目”。又如《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最初发现时,曾引起很大的轰动。但半个世纪以来,除孙楷第、王季烈等先生曾作出一些考辨工作外,对于《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特别是其中的抄本杂剧,还缺少进一步的研究,而抄本杂剧可能反映了元杂剧表演形态等方面的问题。朱有燉的杂剧和脉望馆抄本杂剧长期不被重视,当然也有历史原因。前者出自贵族之手,后者染有帝王家的色彩。80年代以来,戏曲文物研究成为戏曲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华戏曲》杂志的同仁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山西新绛元墓戏雕的发现以及山西上党《迎神赛社礼节传簿》的发现,都是80年代元曲研究的大事。但是,戏曲文物研究所取得的重大成绩并没有在同期或稍后的杂剧研究中反映出来。有的研究者习惯于沿着既有的逻辑思路奔驰,昧于纸上而不及地上。如元杂剧的表演体制、元杂剧的流布等问题,如果忽略戏曲文物的研究而径直作出结论,都是很危险的。自近代以来,“白话文学”、“俗文学”倍受青睐,元曲研究(主要是元杂剧)适逢其时。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视有“人民性”的文学,元曲因为有“丰富的人民性”也得到高度评价。在雅与俗的取舍之间,元曲似乎总近于“俗”,所以与文人士大夫的雅词属两家。从学科建设看,也有理由分别归为曲学与词学。但元曲果真属于“俗文学”么?元曲乃宋金词2之变,这是明清人比较一致的看法,今人多以为是无根之谈。在近人吴梅、王易等研究者那里,词、曲的研究也仍未分家。赵山林先生对金词、元曲关系演变的考察,或可开阔我们的视野。元曲研究不能局限于元曲,仅仅凭借《元曲选》、《元曲选外编》和《全元散曲》,外加上《录鬼簿》《中原音韵》和《太和正音谱》,在过去不够,在今日更显局促。多一点纵横上下,很有必要。(摘编自邹德艳《二十世纪元曲研究刍议》,有改动)1.下列有关“元曲”的内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一般来说,元曲是由元杂剧和元散曲两部分组成的。但实际上,杂剧与散曲有时并不易分别。B.按照通常理解,元杂剧属于“戏剧”,而元散曲则属于“诗”,而有些套曲归为杂剧还是归为散曲,还有待探讨。C.《全元散曲》中的很多套曲加上角色等便成了杂剧,这说明杂剧和散曲二者的区别不大,不能简单地分为戏剧或诗。D.杂剧和散曲的两分法是不科学的,这给我们深刻地理解元曲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而对元曲进行分类研究是不可取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元刊杂剧为民间坊刻本,不能说明元杂剧创作的真实情况,而朱有燉杂剧由于追求“金元风范”,故可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杂剧创作的“真实面目”。B.近代有的研究者在戏曲文物研究上取得了重大成绩,但这些成绩并未在同期或者稍后的杂剧研究中反映出来,元曲研究已经步入一个认识的误区。C.新中国成立以来,因为“白话文学”“俗文学”具有较强的“人民性”而备受青睐,元曲因有“丰富的人民性”而适逢其时,得到了高度的评价。D.明清时人们认为元曲是宋金之词的延续发展,而现代人多不同意这一观点,但从历史的角度多一些纵横上下,对于当今的元曲研究是很有必要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国维认为同一宫调中的各曲合为一个套数,大体相当于杂剧中的一折。但二者的区别在于杂剧为代言,套数为自叙。B.《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被发现时,虽引起很大轰动,但并没有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原因在于它出自贵族之手,染有帝王家的色彩。C.戏曲文物研究确实取得了重大成绩,但有的研究者习惯于因循已有的思路,忽略戏曲文物研究直接就做出结论。D.元曲有“丰富的人民性”,因此受到高度评价:但至于究竟属于“雅文学”还是“俗文学”,一直以来也没有定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门凌可新这里有一条小巷。小巷曲里拐弯着,不知有多深多长,巷的这边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此处通向美好。美好具体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解释。各人都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发挥想象力。但有一点,只要是美好的,那肯定就是美好的。一千种解释一万种解释,美好就是美好。八十岁的我站在这条巷口。面对着牌子上说的美好,我觉得通过这条巷能回到我的青年时代,回到那青春勃发的从前。一个人,真正美好的不正是那样的一段时光吗?如果能从那时再重新开始,我会把自己的人生打扮得更美好的。我稍稍犹豫了一下,往里走了。巷子那么地长,长得使我不由自主地气喘吁吁着。好在我手里有一支拐杖,我还能够走到尽头。尽头是一扇门,一扇看上去已经有一百年一千年没有开启过的门。门上,挂着一把巨大的长满着锈蚀的铁锁。原来是一条死巷。原来这扇门早就被锁死了。原来这里并不通向我的青年时代……3我沮丧起来。我怔怔地站了片刻,慢慢转过身,往回走了。五十岁的我路过这条小巷的巷口。这块牌子吸引了我。此处通向美好。美好不就是功成名就之后的一种有别于过去的痴恋么?这样的一种情感能让人到中年的我热血沸腾。我没有犹豫,脚步一拐,进去了。巷子不算太长,也就一千多米吧。我拐弯抹角着就走到了巷子的尽头。尽头是一扇门,一扇看上去已经有五百年八百年没有开启过的门。门上,挂着一把巨大的长满着锈蚀的铁锁。原来是一条死巷。原来这扇门早就被锁死了。原来这里并不通向我功成名就后的痴恋,并没有我需要的更高的地位更多的金钱,并没有那件觊觎多年的没事儿从天上掉下来……我站在那里,死死地盯着那把令人厌恶的大锁。我真想找一把铁锤砸碎了它。但我看了看自己保养得很好的名人的手,慢慢转过身来。我往回走了。二十岁的我匆匆跑过巷口时,不经意地一瞥,这行大字就扑入了我的眼睛。此处通向美好。我的心怦然而动。美好……美好这个词简直太美好了。它让我浮想联翩。比如初恋比如事业比如成功比如名位比如做官比如……我一转身,往巷里跑去。巷子不算太长,也就几百米吧。我一口气就跑到了巷子的尽头。尽头却是一扇门,一扇看上去已经有三百年五百年没有开启过的门。门上,挂着一把巨大的长满着锈蚀的铁锁。原来是一条死巷。原来这扇门早就被锁死了。原来这里并不通向我所渴望的种种美好,原来它只是哄骗我多跑这么一段路程……我冲着这扇门笑了笑,甩了甩头上潇洒的发,转身往回跑去。我有许多的地方可以去,我不必在这扇打不开的门前犹豫和沮丧。五岁的我对这块醒目的牌子很好奇。上面的字我只认识前面的几个,我念了一遍,此处……向……好……这个好字吸引了我。好是什么?什么是好?好吃的东西?好玩儿的玩具?好看的画册?我被这个字吸引进了小巷。小巷长长的,充满着一种从来也没有过的诱惑。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终于走到了小巷的尽头。尽头却是一扇门,一扇看上去已经有好几百年没有开启过的门。门上,挂着一把巨大的长满着锈蚀的铁锁。原来这是一条只有一扇门的小巷。这扇门通向哪里呢?门的那边是不是就是那些好……呢?如果是,为什么又要挂上一把铁锁呢?我摸了摸兜,我没有钥匙。可是在我不多的经验里,我知道,所有的门都应该能够打开。我推了一下门。门竟然真的打开了。原来……原来门上的这把锁并不是一把真正的锁。它只是……画上去的……我穿过这扇门。我走进了里面。我看到了我根本就想象不出来的……美好……(选自《2014年中国短篇小说精选》,略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火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的题目“门”具有象征意义,它启发读者,每个人面前都可能有一扇能够打开的人生之门,门内是美好的世界。B.“美好具体是什么,各人有各人的解释”一句是小说的线索,因为“我”的一生都在想进入这扇通向美好的门。C.小说中不同年龄的“我”走在巷子里时,遇到了长度不同的巷子,年龄越大巷子越长,“我”走得也就更艰难。D.小说以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写出了“我”五岁至八十岁这一生命历程中的不懈追求与取得的成就。5.五十岁和二十岁的“我”在见到门被锁死后,各有什么想法?请简要分析。(5分)6.小说写“我”站在“一扇门”前,从八十岁写到五岁,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此君一出天下暖新科举人于府衙赏花,吟诗作画,有画牡丹者,有画荷者,有画菊者,熊希龄则画了一4株棉花。画史上何曾见过以棉花入画?他不动声色,在留白处题写了“此君一出天下暖”七个字——熊借棉花言志,震动全场。这一年、他二十二岁。熊希龄出生于湘西凤凰城沱江河畔一个三代从军的军人家庭,幼时即有神童之誉,稍大又凭满腹才情名满三湘。二十四岁顺利中了进士,与张謇同榜。在殿试时,光绪帝在他的考卷上朱笔御批:“笔摇五岳,气行全球,横扫五大洲,杰作也。”年纪轻轻就被“点翰林”,仕途可谓顺风顺水,前途无量。可是,就在他入选翰林院不到两个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民族危亡激起了熊希龄的满腔豪情和报国之志,腐朽如搞木的清政府,已承载不了他的理想之舟,“分道扬镳”势在必然。他给洋务派首领张之洞上书,强烈要求变法维新。湖南维新运动兴起,他以在籍翰林协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并参加谭嗣同创立的南学会。戊戌政变失败,“六君子”被杀。熊希龄因在赴京途中骤病,未能按时到京而逃过一劫,但也被清政府“革职永不叙用,发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回到老家的熊希龄,闭门读书,养精蓄锐。寒来暑往,岁月更替,静待中的熊希龄等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国内立宪呼声如浪潮高涨,一向闭关自守的清廷和心扉紧闭的西太后,迫不得已派遣五名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新任湖南巡抚端方是其中之一。端方惜爱熊希龄之才,机会来临,他就大力保荐,就这样,熊希龄充任五大臣的随员,一起出访。这番国外游历,丰盈了熊希龄的阅历。回国后,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又奏调他任东三省屯垦局会办,兼奉天造币厂总办。东三省的经济,在他的长袖善舞下,如雨后春笋,一派生气,熊希龄的头上,也冠了一顶“理财能手”的高帽。湖南前后三任巡抚都非常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