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4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二)岳麓版命题人:孙绍辉杨晓军校对人:孙绍辉(本试卷分I、II两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会要》记载“……特简谢缙、黄淮直入文渊,谓之内阁”。文中所说的内阁正式设立于A.唐太宗时期B.明太祖时期C.明成祖时期D.清顺治时期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1937年遭炮击的宛平城城墙遗A.日本局部侵华开始B.日本全面侵华开始C.国共十年对峙开始D.中国局部抗战开始3.下列最能佐证五四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是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B.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C.青年爱国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D.运动具有坚决的斗争4.某兴趣小组就香港、澳门问题依据“一国两制”原则得以解决的重要前提展开讨论,其中观点最准确的是A.邓小平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个人努力B.关于香港、澳门问题联合声明的签署C.香港和澳门两地人民具有回归的心愿D.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5.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罗马法的许多“理性”原则后来被西欧的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其主要原因是A.罗马法是第一部成文法B.罗马法主张人人都平等C.罗马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D.罗马法应用性强,能够为现实服务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宪法》第五条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限制皇权的作用B.民主色彩C.约束国民的作用D.专制色彩7.《四月提纲》发表后,有人疯狂攻击列宁不顾俄国现实“试图使一个怀孕的妇女生下一个完全没有成熟的婴儿”,“这是非常不负责任和荒谬的”。但后来“荒谬”的《四月提纲》逐渐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因为《四月提纲》A.提出实行土地改革并退出“一战”B.指出俄国必须彻底推翻沙皇统治C.是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性纲领文件D.是布尔什维克领袖列宁提出来的8.韩非在《五蠹》篇中明确提出要“使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趣(趋)本务而外末作”。韩非提出此观点的主要目的A.限制贵族特权B.限制商人的商业活动C.加强封建统治D.打击社会上不法之徒9.右图是1992年9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上海寓所接见美国新闻记者希尔等人。当时握手已成为一种重要礼节。这一变化体现出的时代精神是A.三权分立B.崇洋媚外C.平等自由D.爱国主义10.下图反映了1992年后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A.以政府干预为主B.以市场调节为主C.完全由市场配置D.政府的计划指令1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是A.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B.蒸汽火车机车研制成功C.瓦特成功地改良蒸汽机D.机器制造业的开始出现12.从20世纪30年代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加速分化,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从事经营,由此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B.企业的生产过程日益复杂C.企业生产进入到计划时代D.股票呈现出了分散化趋势13.今天世界的距离被大大缩短,经济活动的全球联日益加强。我们从北京坐飞机去印度,需要几个小时,而利用电话或互联网,就可以和身在印度的朋友进行即时通话联系了。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B.新型交通方式的出现C.新型通讯方式的出现D.美苏两极格局的结束14.有人认为,黄宗羲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掘墓人”。得出这一见解主要是因为黄宗羲A.黄宗羲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B.反对专制暴君政治,倡导早期民主C.对传统的程朱理学进行了批判与继承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15.京剧研究学者刘彦君在《浅谈京剧的发展京剧与城市的关系》一文中认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剧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A.北京的贵族、官员十分多B.各地商人在北京建立会馆C.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16.下图是1919年9月份发表在一份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的影印件。该文章的发表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极大地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开展B.深刻地批判了旧道德和旧文学C.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宣传民主革命理论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7.1982年,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背景是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B.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已制定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18.当爆发于18世纪的这场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时,它所产生的重大政治影响是A.促进了欧洲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B.根据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C.动摇了欧洲对罗马教廷的迷信D.彻底摧毁了欧洲人的宗教信仰19.网络技术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革命性的,改变了人们的传统生活。下列对互联网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互联网具有强大的交互性、开放性和普及性B.互联网使人们能更便捷和最大限度获取信息C.互联网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将世界联系起来D.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20.20世纪90年代,斯皮尔伯格创作了一部高科技大片《侏罗纪公园》。该片大量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拍摄”出一系列在电影棚内根本无法拍摄的镜头,即后来被称为电脑实验室的镜头。电影艺术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根本前提是A.影像与声音合成技术日趋成熟B.电影观众的审美需求大大提升C.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D.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速度加快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第21题16分,第22题12分,地23题12分,共40分。2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深情地缅怀那已逝的盛世,其提出的办法是“复礼”,孔子把“礼坏乐崩”的根源归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这样,孔子就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了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材料二随着周室衰微,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社会各阶层尤其是新兴的“士”阶层凭借其丰厚的学识纷纷聚众讲学,著书立传,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以期获得统治者的赏识,从而重塑稳定的社会秩序,成为百家争鸣的主力军。——《浅论百家争鸣的实质——重塑君主专制体制》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孔子的核心思想和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10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社会出现重大变化的具体表现以及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6分)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英国)采矿业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煤炭使用范围随之扩大,进一步改进运煤手段势在必行。铁路的铺设扩及所有矿区,特别是采煤区。……1823年以前,议会所通过的23项公共铁路法案几乎全是以矿业运输为目的的。——张廷茂《英国铁路运输与工业革命进程》材料二随着铁路建设的兴起,仅江苏南部在铁路通车后六年中,便新建工厂数家,……无锡、镇江、武进等工业城镇相继形成。……(京绥)铁路通车以后,沿线所产谷物由京绥铁路转运京汉、津浦、京奉等铁路沿线销售。……其次,铁路引起了其他陈旧社会观念的变化,“男女授受不亲”是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但乘坐火车的人男女都有,对此,人们也逐渐习惯了。……与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相适应的这种缓慢的生活节奏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人们的时间观念淡薄。铁路开通,人们乘火车,按照钟点发车,“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观念有所增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张之敏《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社会文化史研究》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铁路开始兴建的时期以及兴建铁路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铁路的兴建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冷战的起源一直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争论不休的课题,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作为冷战一方的苏联,一直坚持认为是美国在战后推行的反共反苏政策导致了冷战。美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观点是,苏联的扩张主义造成了冷战,美国采取的行动是自由人民对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基本的反击。——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此后近半个世纪,尽管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对美苏对抗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但未能根本扭转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的局面。——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基本的反击”的真实目的。并简要分析两级对峙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7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50年代后期开始的近半个世纪的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政治局面”对世界产生的影响以及“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结束的主要原因(5分)2014年大连市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C2.B3.A4.D5.D6.B7.A8.C9.C10.B11.D12.A13.A14.B15.C16.D17.D18.B19.A20.C二、非选择题(2)具体表现: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原有的礼乐制度崩溃;士人阶层兴起。(3分)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3分)22.(12分)(1)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2分)原因:随着采矿业的发展和煤炭使用范围的扩大,人们有改进运输手段的需要(4分)(2)影响:有利于新兴工业的建立和工业城市兴起,促进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化;(2分)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和长途贸易发展,进一步加速自然经济瓦解;(2分)增强了男女平等观念,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23.(12分)(1)真实目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分)原因:美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2分)苏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努力扩大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2分)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存在着严重的不信任。(2分)(言之有理,可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