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13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2.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3.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兵家⑤阴阳家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4.天气转冷,四位同学讨论穿衣问题。甲说:“天冷多穿一点,天热少穿一点,穿衣应合乎四季的变化。”乙说:“穿衣服要依身份与地位而定,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丙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着简单朴素为好。”丁说:“何必麻烦,按学校规定,大家都穿校服不就好了吗?”他们四人的说法恰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四种思想相吻合,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甲—儒,乙—法,丙—墨,丁—道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C.甲—道,乙—儒,丙—墨,丁—法D.甲—儒,乙—墨,丙—法,丁—道5.佛教在宋代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有A.宋代,佛教与儒学、道教三教合一,丰富了儒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程朱理学B.宋朝的儒家学者除了研读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还从佛教中汲取智慧,形成了新儒学C.宋代的理学不以儒家的礼治思想和伦理学说为核心D.宋代佛教思想中的哲学和思辨色彩影响朱熹的思想6.斯塔夫里阿诺斯评价朱熹的思想时说:“理学(新儒学)……为不断增长的社会僵化提供了其所以存在的一个学术性理由。虽然这一理由从根本上有助于独特而历史久远的中国文明的延续,但其代价却是形成了压制外界所有的独创性和新观念,显得荒谬可笑的循规守旧。”斯塔夫里阿诺斯的意思是2A.理学阻止了中国独特文明的延续B.理学缺乏创新性的新观念C.理学阻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D.理学成为僵化社会的理论基础7.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①其思想体系根据时代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9.按《大清律》,夫妇口角后,妻子上吊自杀,丈夫无罪。若丈夫因此上吊自杀,妻子要判“绞刑”。一对夫妻争吵,丈夫上吊自杀,地方官判处其妻绞刑。但后来乾隆帝指示“妇之于夫,犹臣之于君,子之于父,同列三纲,所关綦重。”便改判“斩立决。”从材料判断,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色B.皇帝干预判决,破坏司法独立C.皇帝改判更严厉的处分是为了维护纲常名教D.皇帝任意破坏法律,使法律丧失维护纲常名教的功能10.“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11.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成就突出,对文明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远销至地中海,中国被称“赛里丝”B.唐朝时青花瓷、粉彩瓷大量行销海外C.指南针在宋朝时经阿拉伯传入欧洲D.纸的发明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最为显著12.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1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3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B.绘画C.戏剧D.杂技14.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B.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分不开的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15.“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与累积,又是现存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封建商品经济发展及市民阶层的扩大关系密切的是①唐诗的繁荣②理学的形成③宋词的兴盛④明清小说的兴起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16.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所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17.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18.明清时期小说成为文学主流的有利条件有①商品经济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②印刷术的不断完善③文化的普及和发展④“八股取士”的制度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9.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④城市经济的繁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D②④20.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是人类古代思想发展史上两颗耀眼的明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思想,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理念,二者共同之处是A.都宣扬人性主义和理性主义B.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C.代表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421.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22.普罗泰格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下述比喻或表述作为诠释此名言例证最妥贴的是A.任何一块石头,看上去冰冷坚硬,却也有灵魂蕴涵其中B.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C.大地漂浮在水上,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D.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23.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A.否定神的存在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D.主张将神人性化24.“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该名言出自()A.梭伦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伯利克里25.古希腊人留下这样的名言:“你可以拿走我们的面包,拿走我们的空气,但你不能拿走我们的奥林匹亚精神。天之下,地之上,便是我们厮守终生的信念,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使它更快、更高、更强……”这表明他们()A.崇尚精神追求B.坚守法治原则C.重视民主信念D.倡导人类平等26.某学者指出:从此,自然科学大踏步地前进,从哥白尼到牛顿,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上帝的立足之地日益缩小,人类开始向自然挑战,向神学挑战,向人类本身挑战。这主要表明A.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封建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近代科学首先从天文学领域开始D.人文主义占据着思想界的主流2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28.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大运动,两者相比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者是文明新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③④529.下列美术作品与其作者对应错误..的一项是A.塞尚——《埃斯泰克的海湾》B.凡高——《向日葵》C.高更——《日出·印象》D.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30.一个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英国人可以①去德国欣赏贝多芬创作的交响乐②去法国欣赏印象派画展③去电影院观看由卓别林出演的默片电影④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第II卷二、非选择题(40分,其中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材料四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下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材料一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3分)(2)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3)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3分)(4)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4分)(5)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6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某些地区以十二月二十五日(耶稣诞辰),另一些地区,如佛罗伦萨,以三月6二十五日(耶稣降世日)为一年伊始……而这个新年在佛罗伦萨竟发生了一场要命的瘟疫,人们认为是因为自己多行不义,天主大发雷霆,降罪于世人,夺去了无数生灵性命,所以惩罚自己的身体,用苦修来洗刷罪行……也有很多人认为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他们说到做到,尽力付诸实施,日以继夜地从一家酒店转到另一家,肆无忌惮地纵酒狂饮,兴之所至,甚至闯进别人家里为所欲为。——薄伽丘《十日谈》材料二人们把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分开,是希望由此可以制定法律、树立准则,用以保卫社会一切成员的财产,限制社会各部分和各成员的权力并调节他们之间的统辖权。……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约翰·洛克《政府论》材料三“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之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