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溪市2019届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家国同构观念B.宗法血缘关系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2.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实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D.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3.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4.《文献通考》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A.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B.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C.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D.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5.《国史大纲》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6.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科目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说明科举制度越来越受重枧B.是社会底层乐于接受的选官制度2C.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D.从历代科目变化可看出用人取向7.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原因的是A.雅典的小国寡民形态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8.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9.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10.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11.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注:南皮即张之洞)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B.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全民革命C.长期社会变革推动了武昌首义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12.对“五四”集会游行示威,梁漱溟评价说:“纵然曹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急公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绝不能说我们所作的都对,就犯法也可以使得;我们民众的举动,就犯法也可以使得。”在此,梁漱溟A.赞扬了“五四”民主、科学的精神B.认可国民的正义行动体现了自由原则C.肯定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主张在民主法治的原则下捍卫国家权益13.英国史家霍布斯邦说:“若无19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解体在先,势无十月革命以及苏联的成立在后。”又说:“发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人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制度成为一条全球性的可行之路。”依据这样的陈述,下列最恰当的解释是A.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3B.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本身的强大C.资本主义得以挑战社会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D.社会主义得以挑战资本主义,最大的力量来自于对手的弱点14.《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对当代世界秩序这样描述:“意识形态不再重要,各国开始发展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为此,人们需要一个新的框架来理解世界政治,而‘文明的冲突’模式似乎满足了这一需要。”这里“新的框架”可以理解为A.两极格局B.单极世界C.多极化和多元化D.“一超多强”15.分析右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1979、1981、1983、1985、1987、1989)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两国间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6.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珍异玩,徒是引起国内之贫富不均,以及风俗之奢华。而于整个国民生计,无大补益。故对外战争,除防止侵略外,常无所利。”文中认为“常无所利”的根本原因是A.—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发达B.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C.封建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D.封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17.右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18.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419.下图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通商口岸设立洋行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注:19世纪40年代、1873、1893年)A.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B.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C.与清政府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有关D.延缓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20.针对洋务运动,胡燏棻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各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则人人有争利之心。”胡燏棻认为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A.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B.大力发展民营企业C.培养中国自己的建设人才D.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21.《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记载:1933年,工业总产值中(包括制造业和矿冶业),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占70%以上,而生产资料工业产值不到30%。1936年,生产资料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3%,而消费资料工业产值则占工业总产值的77%。这一材料反映的实质是A.近代工业中,消费资料的生产比重稳步增长,生产资料的生产比重逐年下降B.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双重压榨,使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C.民族工业在20世纪30年代得到较快发展,但地域布局不合理D.中国近代工业结构畸形发展,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22.右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23.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A.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24.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B.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1月10日5C.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25.罗斯福新政中很重要的一项是暂时放弃金本位,这直接导致了世界白银市场的价格大涨,白银每盎司价格从1932年的0.27美元上涨到1933年4月的0.45美元,到1935年更升至为0.67美元。新政的这一做法①有利于美国商品的出口,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②不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诱发了中国金融和工商业的动荡A.①②都不对B.①对,②不对C.①不对,②对D.①②都对26.“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材料所反映的政策A.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B.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使苏联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D.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7.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各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交易网络……1992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英镑发起攻击,结果,英国损失惨重,而他本人却收获了10亿多美元。1997年,他又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使东南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起飞前。材料主要反映了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B.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D.经济全球化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28.《东华续录》记载了乾隆五十一年毕沅的一份奏折:“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材料所述现象A.导致租佃关系迅速发展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局面D.迫使政府推行均田制度29.19世纪中叶,当英国人在印度修筑铁路时,有人断言:“(火车)一小时48公里的速度将会对异教徒落后的神灵带来深刻的打击”。这一言论反映了A.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的文化控制B.宗教改革推动殖民地的信仰自由C.工业文明冲击了殖民地思想文化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30.出生于显宦家庭的孙宝瑄在1902年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观外国剧的感想:“西人之剧,男女合演,其裳服之华洁,景物之奇丽,歌咏舞蹈合律而应节。人问其佳处何在?余曰:无他,雅而已矣。我国梨园,半皆俗乐,西人则不愧为雅奏。”这表明A.社会上崇洋媚外的心理B.上流社会对新剧的接受和欢迎C.戏剧出现中西合璧趋势D.京剧已经失去了娱乐主流地位631.王朝光在《中国近代通史》中写道:中国国民生产总值,1934年为213亿元,1935年为237亿元,而1936年为258亿元。农业方面,1936年重要的各省农业收成总价值达56亿元,较1933年至1935年的平均产值增加45%。工业方面,1936年工业品总产值为122亿元,比1935年增加了11.1%。商业方面,1936年同1935年相比,国内贸易总利润增加了6.4%,实际增长额1.6亿元。以上数据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国共合作B.政府政策C.政局稳定D.民族独立32.“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