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目录第一章教育学概述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三章教育目的第四章教师与学生第五章课程第六章课堂教学第七章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第八章学生评价第四章教师与学生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数教学主要内容教学参考书目课后思考题总目录教育名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高尔基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魏书生人的内心世界如同一把锁,谁掌握了打开心灵的钥匙,谁就可以调动人的一切。——一位哲人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师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返回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教师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教师劳动的特点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教育对象的本质属性,并使学生认识到育人任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培养学生热爱教育事业的感情,激发其爱国热情,为从教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返回教学重点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地位。教学难点我国当前师资教育现状。返回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4学时。返回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教育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而又一致的认同,各国政府都将教育发展看成是国家间竞争的一个重要法宝,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强调提高教育质量,也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而教育的改革、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学主要内容教学主要内容教师的作用与地位教师职业特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返回学生师生关系一、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一)教师的涵义(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返回(一)教师的涵义1、广义:指能够对别人产生积极影响的人。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2、狭义:指专门的育人场所——学校内教育培养人的专职人员。返回(二)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教师职业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1、有经验者为师阶段2、有知识者为师阶段3、有知识且有职业素养者为师阶段返回1、有经验者为师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教育活动还没有独立出来,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主要是生活、生产劳动经验的传授。如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因经验丰富,即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所以原始时期就有伏羲氏教民狩猎,神农氏教民耕种等传说。返回2、有知识者为师阶段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使社会上开始出现了具有丰富的知识、专门从事脑力劳动的教师。返回3、有知识且有职业素养者为师阶段近现代以后,各国普遍强调教师的职业素养,因此,要想成为教师,仅有知识是不行的,一般还要经过师范院校的培养。返回(一)对社会的作用(二)对个人的作用二、教师的作用与地位返回(一)对社会的作用从教师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看,教师是社会事业的开拓者、发展者。教师在传播文化、传承文明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通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与此同时,又通过对学生品德素质的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返回(二)对个人的作用2、对教师个人的作用1、对学生个体的作用返回1、对学生个体的作用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以学生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或人格的和谐、健康发展。它包括: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返回第一、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信息化社会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亦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使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当今社会,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日显重要,学校教育所给予的知识已不足以供学生受用终身,但更新知识主要还是靠个体的自我努力,因此,学生必须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与创造能力、自主与自我管理能力、与他人合作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然而学生成长的水平、上述能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为学生创造的学习条件,教师再不能简单地、盲目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性的培养者,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返回第二,教师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现代社会的压力增加,竞争加剧,人与环境的冲突增多,使年轻一代面临许多过去几代人均未遭遇过的巨大心理压力、心理冲突与困惑,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教师不仅要排除学生心理上的苦恼,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组织管理工作中,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学生的紧张和焦虑,使学生学会正视挫折,并要对学生作好青春期的心理卫生指导。现实中,有不少初高中学生,面临升学、就业以及来自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心理负担较重,由于教师不能及时地加以正确的疏导,从而造成精神失常或产生考试晕场症等。增补内容:举例“我怎样改变自己孤僻的性格?”李镇西见资料本第148页)返回2、对教师个人的作用。教师只有把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刻的反思,其本身才具有思考和发展的活力。教师应经常对个人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时常思考诸如“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教师一旦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育情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际问题,则对已有旧理论会更愿意思考,对于新问题也会更敏感,更有创见,教育教学质量也就会随之提高。返回三、教师职业特点。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由于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脑力与体力相结合,且偏重脑力的劳动,作为对人的教育活动,教师劳动与其它部门的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相比,有着自己的特点。教师职业特点(一)主体示范性(二)独创性(三)长期连续性(四)群体协作性返回(一)主体示范性教师劳动的主体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这种劳动主要是通过主体自身以示范的方式实现的。教育劳动的主体——教师自身的人格与学识,也是教育的手段。教师的道德品行和学术造诣,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加里宁在《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书中指出:返回“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正因为如此,所以一个教师必须好好地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着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理心理上各种微妙变化更富于敏感的了,再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一切最细微的事物。这点是应当记住的。”(二)独创性教师劳动的独创性是指教师劳动的创造有别于其他劳动的创造,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取决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情境的多样性,据此,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一灵活多样的教育对策处理各种问题。教师教育活动的独创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教师劳动的创造性2、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4、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教师对教育原则、内容、方法等的灵活选择和运用上(例:数学课上教师解决鸡兔同笼的应用题。)返回教育对象是异常独特、多样的,每个教育对象都有自己的天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交际背景,而且这些因素又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过程中的。教师不仅要面对每一个学生个体,更重要的是要面对由千差万别的学生个体所组成的群体。这些个体和群体与教师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因此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方法。例如返回全国十杰教师王思明经过长期观察,针对每类学生情况总结出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具体表现为:对调皮的“引”,对怯弱的“放”,对智力强的“促”,对智力弱的“帮”,对性格慢的求“快”,对性格急的求“稳”,对懒于学习的求“勤”,对善于学习的求“活”,对灵活的求“准”。返回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各种信息、各种变化无不对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发生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势利导,发挥更大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例,《13岁少年杀死七旬老妇只因一句话》《新安晚报》2003/9/17)一女生为与了时俱进,将发型做得很另类,老师跟她谈话,建议她改换成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发型。她居然……返回所谓教育机智,指教师对某种突发性、偶发性教育情境作出及时、恰当处置的随机应变能力。返回案例(三)长期连续性这一特点是由人才成长周期的规律所决定的。首先,教师必须通过自己长期的连续劳动,才能使学生成才,教师劳动的产品不象一般劳动者那样可以短期见效。教师劳动产品的质量的检验只有当产品投入社会使用后才能体现出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次,一般物质生产和创造精神财富的生产,随着劳动产品的获得,劳动也就基本结束,而教师对学生影响则是长期的,甚至是终身的。返回(四)群体协作性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与个体相结合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方式虽然是个体的,但劳动结果却是群体的。学生的身心发展非一两位教师的活动就能够独立完成,它既是学校内部许多教师共同活动的结果,又是学校、家庭、社会交互影响的结果。教师的劳动是通过个体劳动的形式体现集体创造的结果。返回四、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特点(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即途径)(见教材第125页)返回(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特点1、内涵2、特点1、内涵教育教学是教师的专业,简单地说就是教师的职责,即教师以某一学科知识为依托,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以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其技能、陶冶其情感、启迪其心灵。由此可以推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涵义: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的过程。具体体现在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专业精神不断更新、丰富、深化、成熟的过程。(1)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教师在师范教育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直接作用于教育过程的实用性知识。包括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理论性知识理论性知识就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国家对于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作了详细规定(见教材第126页第一段相关内容)。教育专业知识是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它包括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育学、教材教法等知识。没有这些宽泛的教育学科知识,教师就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无法了解学习发生的原理,无法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只有了解了这些知识,才能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用学生可以理解的方式传授给他们。也就是说教育专业知识对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起着桥梁的作用。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是指教师个体所积累的教育经验、对学科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及其驾驭课堂的能力的一种综合。(2)专业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能力是个体顺利地、出色地完成某种活动任务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现代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参见教材第126页第三段。(3)专业精神(即指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它是指教师个体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及道德情操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指导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精神动力。2、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1)自主性(2)方向性(3)连续性和阶段性(4)差异性(5)情境性自主性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是指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处理教育教学事物时具有充分的自我决定权。方向性一般而言,教师专业发展总是从不成熟向成熟、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当然专业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呈现螺旋上升到趋势,而且有时可能会出现发展的高原期。教师要树立自信,寻找停滞不前的原因,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