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状况(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界定及其规模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对儿童的年龄界定有不同的选择方案:学者段成荣等所指儿童,是l4周岁及以下的儿童,依2000年普查的人口数据推算,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有2290,45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高达86.5%,即有1980万。留守儿童在全国的分布很不均衡,其中中部地区六个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的占全国的百分比分别为0.58%、7.58%、8.45%、4.46%、5.92%、7.46%。学者吴霓等所指的儿童是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16岁的儿童;叶敬忠所指的儿童是指所有未满l8岁的未成年人。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年龄界定的不同以及统计口径的不同,还存在1000万、6755万、7000多万等不同的说法。由于统计的口径不同,具体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并不能确定,但留守儿童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海南等地的农村是普遍存在的,且为数不少:李庆丰(2003)的调查表明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学生约占20%左右;吴霓等(2004)调查的三省五县中.农村留守儿童占适龄就学儿童数的47.7%;陆士桢、卢德平(2005)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达到在校生1/3的小学占主体地位;范先佐(2005)在湖北省部分县市的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学生平均占全体学生的44.9%;尹素云(2005)基于湖南、江西、河南的学校调查可发现有将近50%的留守儿童。(二)监护人的类型及其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可总结为以下四种: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从各地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其中单亲监护又以母亲监护为主。(1)隔代监护。指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在父母均外出打工的家庭,一般采取这种监护方式。华道金、王秀云等(2005)的调研显示隔代抚养的有效百分比为3.3%。叶敬忠等(2005).的研究结果为16.9%,并指出隔代监护带来的问题最多。江苏淮安市文明委(2005)在淮阴区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隔代抚养的比例高达86%。隔代监护这种方式由于受监护人能力、精力、教育观念、生活习惯以及与儿童之间代沟的限制,很多祖父母采取溺爱的管教方式,只重视对留守儿童物质生活而忽略了对其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造成留守儿童的行为和习惯等方面放纵任性的性格特点。有些祖父母由于自身精力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健康、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有一定的副作用。同时,中国祖辈一代的文盲率相当高,对留守儿童能够进行学习辅导和督促的可能性更小。(2)单亲监护。指母亲或父亲外出务工而另一方在家照顾孩子的监护方式。吴霓等(2004)的调查结果,表明53.4%的留守儿童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叶敬忠等(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母亲单独监护的为73.3%。单亲外出主要是父亲的外出,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基本上没有造成影响,但由于现在只有父亲或母亲一方来承担全部的农活和家务,留守儿童可能要分担更多的家务,并且在家的父母一方由于精力有限而放松对孩子学习和品行的管理。而且,同父亲相比,在我国农村地区,母亲的学习辅导能力也更有限。家庭由于结构不完整和父爱的缺失对孩子性格的养成以及情感的发展也是不利的。(3)上代亲戚朋友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来监护的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影响并不大,但亲戚朋友因为不是自己的孩子而不便严厉管教,同时孩子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容易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和出现自卑的心理问题。(4)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指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由年龄偏大的兄弟姐妹来充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或留守儿童自己照看自己的监护类型。这类监护类型由于监护人自身年龄尚小而缺乏监护的能力.留守儿童的安全、健康首先会受到威胁。自己监护自己的儿童除了安全健康问题外,大体上还会存在如下两种影响:一是父母出于补偿心理而进行物质上的补偿。留守儿童在无人监护的情形下极易大手大脚或受不良行为的诱惑;二是留守儿童因此要承担大量的家务与农活而无时间学习,压力很大。二、存在的问题及其归因(一)农村基础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学校布局、办学条件、师资、学校管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大部分学校只能做到“保安全、保工资、保运转”的条件下,学校基本未注意到“留守儿童问题”。随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行,大量的中小学和乡镇教育职能部门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学生就读和管理的不便。大部分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甚至在布局调整之前根本没有将寄宿制纳入发展规划,实行寄宿的学校则条件相当艰苦,大多数中小学都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班主任负担极重:留守儿童分散寄养多于寄宿,管护形成“空档”。(1)办学条件。在乡村教育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乡镇中小学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应付日常开支都捉襟见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硬件设施和教师待遇的改善,根本无力为留守孩子创造良好的娱乐和学习环境,从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思想教育。(2)师资。农村教师整体水平不高,教师素质较差,年龄结构老化,同时师资力量薄弱,班级规模过大,留守儿童在学校很难得到学习以外的关怀。(3)学校管理。学校、社区和政府部门对留守儿童问题缺乏重视,几乎没有相应的措施。学校由于师资力量和经费的限制,教师由于工作的繁忙和地域的限制,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背景缺乏了解,未能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同时学校与家庭互动少,原因在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待遇偏低,从教和务农双肩挑的现象普遍,制约了家访空间,同时农村学校布局后学生更加分散,教师进行家访的难度更大;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积极有效地合作挫伤了家访教师的信心。(4)教育理念。在农村,教育部门的考核还停留在以升学为标准,相应的学校还停留在传统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理念上,教师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同时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初中后教育资源短缺,学生因升学无望而导致辍学现象严重。另外,农村教育成本增大、学习后反而对农村生活的不适应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也是农村适龄儿童辍学的重要原因。(5)课程设置。当前,农村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二)父母外出务工产生的影响从调查中可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的年级分布,小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比初中生的多,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又比高年级的多。调查表明以留守儿童达到在校生1/3比例的小学为主体,在年级分布总体均衡的基础上呈现出三年级以上年级留守儿童数量略多的特点,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部分临时就业岗位对就业者年龄下移的就业要求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提早向城市流动,从而形成留守儿童群体在低年级增多的趋势。在小学低年级是最需要父母精心照顾的年龄,家庭教育的不完整或缺席对他们的成长学习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留守儿童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如学习表现不佳、性格和行为有明显偏差等不能完全归咎于有关儿童群体的留守状态,非留守儿童群体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但是,根据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基本的结论:父母外出务工所形成的子女留守状态催化或加重了有关儿童群体原先处于萌芽阶段的各种问题。换句话说,儿童群体的留守状态并非形成留守儿童问题的终极原因,而是至关重要的影响性因素。(1)安全。就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而言,研究结果基本上都显示父母的外出给孩子的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威胁。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效监护,易产生安全问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会议综述(2004)指出:由于父母疏于照顾及监护人的防范能力弱,在被拐卖的儿童群体中,居第二位的是留守儿童;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与意外死亡问题也很严重。学者范先佐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归纳为:一是由于亲情得不到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二是受他人的人身侵害,如被拐卖和受到性侵害。周宗奎还提到了留守儿童自己行为失范,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危及自己的人身和他人的生命。(2)学习。就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父母外出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并没有一致性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都显示留守儿童总体的学业成绩较之非留守儿童要差,较之父母外出之前有所下滑。因为父母外出务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辅导、学习监督、学费缴纳及学习目的等各个方面。(3)心理。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人格与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的研究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少研究都反映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55.5%的留守儿童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对父母充满怨恨、柔弱无助、自卑闭锁、寂寞空虚、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还有的因缺乏父母的监护而变得胆小。缺少与同伴和监护人的积极交流互动,缺乏自信;尤其还有的心理负担重,心理上承受着压力和不安全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情绪问题源于对亲情的需要;交往问题显示出内心的不平衡;自卑心理是缺乏心理支持的结果;逆反心理代表了某种无奈的反抗。(4)品行。个体的品德行为发展是一个从自律向他律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自发形成的,需要学校、家庭等的引导和管束。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庭的有效监护,其品德行为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问题。调查发现由于父母的外出,对子女思想道德教育不够重视,造成许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真空,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容易使留守儿童在行为习惯上发生消极变化,如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等;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行为失范,主要表现在任性、脾气暴躁、打架斗殴等。也有部分研究者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留守儿童的品行问题:迟希新(2005)探讨了家庭教育缺失会导致留守儿童得到的亲子关系失谐、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探机制的弱化,这些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道德观念的获得、道德情感的发展以及道德行为的养成。(5)情感。父母外出后往往很难与子女进行沟通,由于长期没有交流,彼此都感到陌生;在家的父母一方因要承担家务农活,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子女沟通;祖孙辈由于年龄代沟、知识的局限,与留守儿童的谈心沟通也很少,因此对留守儿童情感世界影响较大。(6)生活。父母外出后留守儿童的劳动负担有所加重,课余活动单调,生活习惯差,缺乏青春期教育,易对孩子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表现在:伙食水平降低、家务负担增加、卫生状况变差。尤其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得到的关爱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留守儿童逐渐意识到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重要性,因此,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三、对策及建议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一)加强制度建设(1)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就业、医疗、住房和教育等制度。(2)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教育。降低城镇中小学招收农民工子女的门槛,吸引有条件的农民工子女进城上学,真正落实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孩子问题。(3)在经济不发达、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4)各级政府应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5)积极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下乡支教志愿活动。(6)在学校设置方面合理布局,尽可能缩小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覆盖范围。(二)加强财政支持(1)下大气力改变优质教育资源过分集中于城市的不合理现状,努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和质量。(2)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3)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民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