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中国》第三集-解说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解说词】历史上,不乏因发展失衡而使国家落入“陷阱”停滞不前的例子。中国,在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眼前。如何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让千百年来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这是中国制度特有的优势,这是中国智慧创造的独特方案。【字幕】2016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解说词】这五年,历史记录下的是那些携手共进的成功跨越,时代沉淀下的是这些饱含温情的人间故事。【推出本集名:第三集协调发展】【字幕】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解说词】大凉山腹地,海拔1600米的悬崖顶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这里的人们进出大山,必须靠17段用藤条和木棍编织的藤梯。从山脚到山顶,人们每天要这样攀爬,直上直下的悬崖有13处。这条让人揪心的路,仅仅是中国扶贫脱困要闯过的险关之一。这些天梯上的孩子,是赵明拍摄的。这是他第13次来到这里。【画外音】摄影师赵明我去年的时候因为拍全家福来到了这个村子。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条人走的路,可以说是猴子走的路。在悬崖边上的一些草,就打成一个一个的结,孩子们就是抓着这个草就往上爬,当时我理解的就是说救命稻草。【解说词】消除贫困,是全世界面对的共同难题。2015年中国发出了扶贫攻坚的号令,中央庄严承诺,绝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这承诺产生的巨大力量和变化,赵明每一次来,都能在孩子们越来越开朗的笑容里看到。【画外音】摄影师赵明今年我又来到了这个村子,让我想象不到的是这个村子已经有了一条钢管路,对于村民来说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工程。【解说词】36000米钢管,垂直距离900米,一条钢梯盘山而建。【同期声】摄影师赵明当我们坐在这,感觉特别踏实心里。【同期声】小学生曲波有时我们还可以在钢梯上坐一会儿,还可以在这里一起唱歌。【解说词】悬崖村过去人均收入每年只有1700多元,通路难、卖粮难。但现在,赵明的老朋友陈谷吉,日子已经好了起来。【现场声】摄影师赵明这一桶有多少只蜜蜂,陈大哥?【解说词】钢梯才开始修,就有背包客进村。土蜂蜜,背包客们给出了一斤100元的高价,陈谷吉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5000元。【画外音】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村民陈谷吉三年种苞谷的收入不如我这50斤的蜂蜜,有钱的话可以开个小农家乐,一步一步这样发展。我以前没有路的时候,没有想过这么多的事儿,我们的未来终于到了。【现场声】凉山彝族自治州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最陡的这一段,我们的这个梯子怎么来架?【解说词】钢梯并没有完全竣工,剩下这最后200米,是最难修的。为了修天梯,国家已经投入了100万元,但这最后的难关,不是花钱就能解决的。山顶风力最大的时候有7级,没有工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上去。【同期声】施工队负责人龙德顺叫了人来,他们做一天就走了。【解说词】中国有12.8万个贫困村,每一个脱贫,都是一场攻坚战。拿着钱都找不到施工队的心情,让28岁的乡书记阿吾木牛,更懂得了中国决心要完成的这项扶贫工程有多么艰巨、多么伟大。【画外音】凉山彝族自治州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我们现在对抗的是几百年来都没有人能够改变的天堑问题,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进行到今天,剩下的都是最艰最难的“硬骨头”,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我们没有退路,必须迎难而上。【解说词】阿吾木牛刚来的时候,也想过让悬崖村搬迁,但悬崖顶上空气好、水土好,无论是种植、养殖,还是开发悬崖旅游,都很有潜力,村民们也愿意留下来发展。中国的精准扶贫战略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甚至因人施策。悬崖村只要把路修通,游客能进来,产品能下山,百姓就能富起来。今天是银行发放小额贷款的日子。谁家适合扩大养殖,谁家适合开农家乐,都是乡里挨家挨户考察过的。得知阿吾木牛和施工队的难处,全村人都赶来帮忙。这两年扶贫干部的认真投入,他们看在眼里。互相帮衬,路才能更快修通。【同期声】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村民甲拉以洛外头人帮助我们给我们修路,我就很高兴。【同期声】凉山彝族自治州悬崖村村民某色阿旦(为了)下一代好过生活。【同期声】凉山彝族自治州支尔莫乡党委书记阿吾木牛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下一步我们还将恢复启用我们的货运索道,建设缆车,我们悬崖村一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说词】悬崖村,已经有了第一所幼儿园。山脚下的学校里,建起了新的教学楼。现在村民们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了7000元。【同期声】摄影师赵明我相信这里的村民,他们的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解说词】2017年元旦,又一个新年的开始。对于中国几千万贫困人口来说,这是一个温暖的节日。【字幕】2017年新年贺词【同期声】习近平总书记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解说词】2020年中国要彻底消除贫困,意味着平均每分钟要脱贫约20人,这确实是一场分秒必争的决战。为了这个目标,全国有77.5万名驻村干部在奔忙。【字幕】西藏达孜县【解说词】春耕,扎西岗村一年的忙碌又开始了。洛措,村里的第一书记,2015年来这里工作。【现场声】村民:老师,你去哪儿?洛措:我要去入户。【解说词】村里人住得分散,洛措每天都要走上十几公里。老乡们遇上洛措,总会主动捎她一段儿。扎西岗村有88家贫困户,每户的情况都不一样。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住房改善、农业生产,国家173项扶贫政策,谁家具体需要哪些帮助,只有洛措最清楚。拉卓玛大娘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这是村里的希望,不能耽误。【同期声】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第一书记洛措家里不是有上大学的小孩,生活补贴上有一些变化,以前每个月是200元,现在每个月是600元。【同期声】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村民拉卓玛小孩生活补贴对我家庭很有帮助,感谢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万岁。【解说词】洛措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罗桑旦达一家。隔三岔五,她都要到田里来找他。根据乡里的评估,最适合罗桑家的脱贫办法,就是易地搬迁。【同期声】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村民罗桑旦达这边有几亩地,再说年纪这么大,就业问题有困难。【解说词】二期搬迁名单又下来了,罗桑是最后一户不愿签字的村民。这两年,罗桑已经几十次拒绝了洛措的搬迁提议。割舍不下种了半辈子的土地,但家里的情况又难以为继。房子有了裂缝,老伴儿和大女儿长年患病。搬迁到集中安置点,不仅能有免费住房,看病、就业都会更方便。【同期声】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第一书记洛措今天找了他一趟,明天再去找他一趟,人家就可能有点不愿意见我,就不愿意给我开门。【解说词】这是洛措这周第二次来罗桑家,今天她带来了愿意承包罗桑家土地的租户,这个租户也是她联系了好长时间才找到的。可这一次,罗桑还是不愿意签。【同期声】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第一书记洛措我就觉得自己(没结婚)都当妈妈了,25岁。因为他们自己不操心的事情,我常常需要替他们操心。他也不理解你的苦心。想到他们将来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想到这儿的时候,我想他们将来肯定会能懂我那种心情。【解说词】洛措还是想再试一次。一大早就带着罗桑来安置点。达孜县6个乡镇的200多户贫困人家,已经搬到了这里。新家的环境,超出了罗桑旦达的想象,他不停地打听着这里的生活。【同期声】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村民罗桑旦达好得很,漂亮得很,现在看到了就高兴极了,房子质量好,什么都好,感谢政府。【解说词】距离安置点不到一公里,就有农业产业园、酿酒厂,还有制作手工艺品的工业园区。罗桑大爷的女儿,将来可以在这里上班。搬得出、稳得住,所有安置点都有配套产业。像罗桑家一样,全国已经有1000万贫困人口进行了易地搬迁。【解说词】藏历初十,祈福的日子。随风起舞的五彩经幡,寄托着大家美好的愿望。【画外音】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第一书记洛措我希望他们将来过上的日子是衣食无忧,希望他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富裕,那个时候我就更放心一点。【解说词】这五年,每一个脱贫百姓身后,都有如此精准细密的工作。(画面: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同期声】习近平总书记我们在抓扶贫的时候,切忌喊大口号,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骛远的目标。扶贫攻坚就是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画面: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各地贫困地区)【解说词】这五年,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习近平总书记都已走遍。贫困人口脱贫是他最关注的工作之一。【现场声】老乡:总书记好啊。(画面: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现场声】习近平总书记:希望看到你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党和政府都关心你们。老乡:我们谢谢政府!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解说词】扶贫攻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都被调动起来。财政扶贫,国家设立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仅2017年就超过860亿。交通扶贫,中国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396万公里,99.9%的乡镇都已通车。水利扶贫,贫困地区1亿多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70%。旅游扶贫,金融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上千万贫困户走上了创富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这场艰苦的攻坚战,还有全国17.68万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34300多家民营企业参与,他们结对帮扶的对象,覆盖了全国所有贫困村。“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这是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的盛赞。这五年,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践行着国家制度的本质要求,这宏大誓愿,是人类历史上温暖的一页。【解说词】五年间,中国朝着更长远的社会协调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让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成为了中国长期坚持的原则。【字幕】苏州木渎镇【解说词】木渎,苏州城外的千年古镇。中国城乡统筹画卷中的一道风景。【画外音】苏州绿的谐波公司技术主管李柄华我叫李柄华,今年36岁了,从小在太湖边长大,家里祖辈都是农民。五年前,我是生产线上的操作工,现在,我管着150多名操作工。我和我的同事们,从上到下,大多来自木渎镇周边的农村。但我们现在,干的却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我们制造的谐波减速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解说词】这是制造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占到机器人成本的35%。这家企业,是镇上引来的“金凤凰”,像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五年木渎镇总共引进了69家。镇上和周边农村的近6000名农民,现在已是现代制造领域优秀的产业工人。【同期声】苏州绿的谐波公司技术主管李柄华像我们一样,从小都是农民出身的,但是现在可以制造生产如此一个高精密、跟世界上一流的公司去竞争的这样一种产品来说,对大家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自豪感。【解说词】厂子准备扩建,帮忙选址的,是镇上负责招商引资的顾雪峰。他的工作就是让木渎的产业协调发展,引进适合当地的新产业。顾雪峰,苏州人,五年前他卖掉了城里的房子,举家迁到这里,彻底成为“新木渎人”。吸引他的,是木渎对人才、资金、技术的渴求,而生活环境又和城市大不相同。【同期声】木渎金桥开发区管委会书记顾雪峰我们这边有句话叫“姑苏繁华图,一半在木渎”。【解说词】每次客商来,顾雪峰都要请他们来听评弹。这里的城镇化率达到81%,人均收入甚至超过了苏州城区。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已经连续7年高于城镇居民。城乡一体化发展,正改变着这个农业大国历史上的城乡二元结构。【画外音】木渎金桥开发区管委会书记顾雪峰木渎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找到你发挥才能的平台,政府也愿意把这些机会让新木渎人来做。习总书记说叫撸起袖子加油干,这种号召落到我们自己的行动上,国家现在是处于一个好时代,对我来讲这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解说词】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落户木渎,城市的公共服务也在向这里延伸,改变着木渎人的生活。李柄华的父母,今天来到镇上的便民服务中心,办理他们人生中第一本护照。【画外音】李柄华父亲李全官我儿子挺有孝心的,想让我们到外国去玩一玩,现在说实话有了便民服务站,挺方便,确实挺方便。【解说词】将行政审批下放到镇级,在家门口就能办理护照,这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创新。无论是户籍、社保,还是企业办税,原先涉及十多个部门的114项公共服务,现在都能一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