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检测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3分,共75分)1.西周的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C.由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D.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1.D主要考查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的能力。容易导致诸侯割据纷争的是分封制。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2.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准确地说是指()A.进行分封B.严密监视C.委任官职D.将他们变为地主2.A依据“立七十一国”进行分析。3.上题材料中的“蕃”是指()A.西周军队B.少数民族C.周边国家D.诸侯国3.D“蕃”用来保护“周”,以此来判断。4.第2题材料中“兼并天下”的意思是()A.与周天子有平等的统治权B.维护周天子在各地的统治C.帮助周天子管理全国行政事务D.向周边地区大规模扩大领土4.B根据分封制和周朝中央官制设置的情况排出错误选项5.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5.C注意“礼”和“乐”的含义。不同级别的人使用的不同级别的“礼”和“乐”。“礼乐”象征着统治秩序。6.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发生在()()A.公元前三世纪前期B.公元前三世纪后期C.公元三世纪前期D.公元三世纪后期6.B做这类题目关键是要注意公元前后的区别,如公元前221年是公元前3世纪后期,而公元221年则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7.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7.B本题的有效信息是“皆决于上”,即反映了皇帝总揽全国大权。8.君权和相权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一对基本矛盾,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削弱相权采取的措施是()①秦朝三公九卿制②唐朝的三省六部制③北宋设三司使④元朝行省制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8.B秦朝始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还谈不到削弱项权问题,故①错误。元朝的行省制度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不涉及削弱相权问题,故④亦错。9.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B.直隶行省C.富饶的江南地区D.成吉思汗起家的斡难河地区9.A依据材料判断,“内”是指中书省辖区,“外”是行省辖区。10.汉武帝统治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较秦始皇统治时期有了发展,主要表现在()A.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B.让身边工作人员等参与军国大事C.实行察举制度D.实行郡县制10.B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所以A、D属于秦朝的内容,应该排除;汉武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让身边工作人员参与军国大政,故B正确;察举制度是选官制度,C不符合本题题干要求。11.西汉主父偃曾建议皇帝说: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动机是()A.主张推行分封制B.分割诸侯王的直属领土C.分化削弱诸侯王实力D.施德于诸侯,收买人心11.C解答此题一是读懂材料,二是注意题干中的“真实动机”这一限定语。12.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以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最终被哪位帝王废除?()A.汉武帝B.唐太宗C.明太祖D.康熙帝12.C明太祖时废除了丞相,相权与君权合一。13.在秦汉和隋唐时期分别出现了一种具有极大独立性,并严重威胁中央集权的地方机构,它们是()A.西汉的西域都护和唐朝的安西都护府B.东汉的西域都护和唐朝的黑水都督府C.汉景帝之前的诸侯王国和唐玄宗以后的节度使D.东汉的州和唐代的道13.C西汉的诸侯国形成王国问题,而唐朝的节度使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14.唐高宗时,大臣长孙无忌等撰定《唐律疏议》三十卷解释律令条文,通行天下,这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较完整的法典。它颁布前审批时需要通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过()①尚书省②中书省③门下省④皇帝A.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A三省中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最后决于皇帝。15.7—9世纪末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来唐.接待这些人的唐朝政府机构是()A.工部B.户部C.礼部D.吏部15.C礼部主管礼仪、科举等。16.唐朝有人评价科举制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主要是指科举制度()A.加强了思想控制B.选拔了大量人才C.提高了庶族地位D.阻碍了学术进步16.A此题C、D两项易排除。关键是A、B两项,依据材料中“赚”字信息,排除B。17.“收乡长、镇将之权悉归于县,收县之权悉归于州,收州之权番归于临司,收监司之权悉归于朝廷。”有关宋代上述做法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目的是为了提高地方政府办事效率B.有利于消除地方权重的弊端C.造成地方政府权力过小D.导致地方政府人浮于事17.A阅读分析材料可知,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过分削夺地方权力,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反而会造成人浮于事的后果。18.下列不属于宋初中央集权加强特点的是()A.集中相权B.百官权力分散C.重文轻武D.军事上内重外轻18.A北宋通过设枢密院、参知政事和三司分割了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19.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19.C根据材料中“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咨询”“张居正”“首辅”等词语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20.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A.(唐)门下省B.(宋)枢密院C.(元)中书省D.(明)内阁20.C元朝的中书省时最高行政机构,领六部,行使宰相权力。而唐朝门下省主要负责审批,宋枢密院负责军事分宰相之兵权,明内阁从根本上说是内侍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机构,均不及元朝中书省的权力。21.康熙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态,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议政处、六部、内阁B.议政处、内阁、南书房C.军机处、议政处、内阁D.议政处、军机处、南书房21.B清初沿袭了明朝的内阁制,而议政处的权力凌驾于内阁之上,威胁皇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康熙帝设置了南书房。22.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①三公九卿制②三省六部制③内阁制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22.A三公九卿制形成于秦朝;三省六部制形成于隋朝;内阁制形成于明朝。23.下列有关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①郡县制是分封的继承和发展②废分封、立郡县是秦朝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③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④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3.B郡县制是与分封制相对立的地方行政制度,所以,郡县制不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秦朝的暴政是秦朝灭亡的原因,与实行郡县制无关。24.下列机构或官职,曾经负责全国军事的有()①秦朝时期的太尉②隋唐时期的兵部③唐朝的节度使④宋元时期的枢密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4.C唐朝的节度使虽然握有重兵,但他们仍属于掌握很大权力的地方官员。25.对中国封建制度的建设最具成就的时期是()①秦汉②隋唐③宋元④明清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5.A秦汉和隋唐时期,开创了一系列政治制度,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郡县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等,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正确答案为A。二、非选择题(共2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共计25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报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泰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三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不可革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一一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请回答:(1)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谈谈你的分析。(3)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26.(1)秦的过失是滥用民力,严刑酷法。汉的过失是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唐的过失是兵制不当,地方军权过重。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郡县制是适宜的。秦、汉、唐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4分)(2)顾炎武也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进步的。郡县制也有弊端,但倒退实行分封制绝对不行。(2分)(2)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唐朝叛乱的原因也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2分)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是皇权过于专制。(2分)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所以看法上有差异。(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摘自《明史纪事本末》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自《皇明大政记》材料三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明夷待访录》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精品好资料欢迎下载——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其理由是什么?起了什么作用?(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27.(1)措施:废丞相,分散相权。(1分)理由:“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2分)作用:加强了君主专制。(1分)(2)机构:内阁。(1分)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2分)(3)变化: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2分)根源:皇权专制。(2分)(4)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走向衰落。(2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