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法制教育讲课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汨罗市职业中专学校法制教育讲课教案(一)一、教学目的加强学校法制建设,强化青少年法制意识、道德意识,遏止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二、教学要点1、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现状。2、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三、教学时量:45分钟四、教程1、“青少年犯罪”与“未成年犯罪”的年龄界定“青少年犯罪”是法学界以及社会各界经常而且广泛使用的概念。但是,“青少年犯罪”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术语,其内容、含义较为复杂。青少年犯罪在绝大多数国家,一般是指少年或者未成人的犯罪(其中包括儿童的违法犯罪)。各个国家对于未成年人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将未成年人最高年龄规定为20或者21岁,有的规定为17或者16岁。下限年龄则有7岁、10岁、12岁、13岁或者14岁不等。在我国,未成年则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包括儿童,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18周岁作为区分成年与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标准。目前,青少年犯罪在我国的界定为指已满14岁不满26岁的青少年触犯法律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中,已满14岁而不满18岁的人犯罪,称之为少年犯罪或未成年人犯罪。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8岁的人为成年公民。所以,青少年犯罪中既包括年龄成年公民(已满18岁未满26岁)的犯罪,也包括少年(已满14岁未满18岁)的犯罪。按照《刑法》规定,不满14岁的人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比如杀人、重伤害、强奸、抢劫等均不视为犯罪,不追究刑事责任。已满14岁的人触犯了法律,就要负相关法律责任。2、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历史青少年犯罪同其他主体犯罪一样,都产生于遥远的年代。在我国有文字可查的材料,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夏、商朝代。大禹王的儿子杀死原定的接班人伯益,自己继承了王位。这个案子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距今大约已是4000年的历史了。可以说这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一个青少年犯罪最为典型的案件。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所出现的青少年犯罪已较为普遍,已成为政治家、法学家关注的社会问题。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法学家管仲指出:“育幼无方,则民意绝,乱必滋生,而上位危也。”用现在的话说:青少年教育无方,那么动乱就会产生,民意就会失去,最终危及国家的政权。(1)根据统计资料,我国1950年至1965年间,全国刑事发案率年平均为4.6%,在全部犯罪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案件较少,只占20—30%左右。青少年犯罪在全部刑事犯罪中,只居于次要的地位,青少年犯罪没有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2)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动乱”,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整个国家陷史无前例的严重灾难和内乱之中。在这漫长的十年里,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社会主义法制被践踏,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无法行使正常职能,公、检、法机关处于瘫痪状态,“打、砸、抢”横行,甚至成为合法化的革命行动。“十年动乱”造成普遍性的社会理想动灭和文化道德沦丧,许多无知的年轻人在“造反有理”的口号下,肆无忌惮地践踏法律,进行打、砸、抢、抓等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活动,致使社会秩序混乱。公安、司法机关也陷入瘫痪状态,犯罪资料缺乏统计。据当时极不完全统计,青少年犯罪大大增加,已经从50年代的20%上升到60%,从而青少年犯罪开始成为我国令人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1972年至1982年,我国处于“文化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拨乱反正时期,法律秩序未能转入正常轨道,犯罪统计的精确度也不高,但即使如此,从统计资料反映的情况看,这一时期,我国犯罪率仍处于上升状态,而且青少年已经成为刑事犯罪的主体。(4)从1983年夏季开始,我国开展了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斗争,重点是杀人、强奸、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犯罪团伙的头目和骨干分子。与此同时,全国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基本上遏制住刑事犯罪的上升趋热,有效地控制了未成年人犯罪高峰的发展。但是从1987年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变迁过程中,未成年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在各种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一般刑事案件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又出现上升趋势。整个80年代的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的比例基本上是一直呈增强趋势:1980年为61.2%,1981年为63.3%,1982年为65.9%,1983年为67%,1984年为63.3%,1985年为71.3%,1986年为72.5%,1987年为74.4%,1988年为75.7%,1989年为74.1%。由此可见,我国犯罪从数量上居高不下,社会治安形势相当严峻,已经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3、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1)从作案人员的犯罪性质看,呈现出日趋暴力化的发展趋势。青少年犯罪在50年代至60年代,多系小偷小摸,耍流氓等轻微犯罪行为,很少生发生严重性质的犯罪行为。近年来,在青少年犯罪中,以暴力为后盾的凶杀、抢劫、强奸案件日渐增多,且施案程度越来越严重,有些案件简直骇人听闻,令人不寒而栗。1997年1月27日,一个刚满19岁的青年衣XX故意杀人被执行枪决,事实是:1996年5月18日,吉林铁路第一中学高三年级正进行英语模拟考试,高三一班学生衣XX稳步走入教室,掏出事先准备好的20厘米的剔骨尖刀,朝正在埋头答卷的女生何某后背连刺两刀,鲜血顿涌。衣XX快步走出教室,向正在走廊内应试的男生马某后背连刺四刀之后,扔下刀扬长而去。马某因右肺大血管破裂而死亡;女生何某重伤。是什么原因促使一个风华正茂的高三学生残忍地杀害了两名同学,一手制造了震动全国的“考场血案”。当审判长李维彬问及被告人衣XX为什么杀人时,他说,我杀人的原因有三,一是马某的学习成绩比我好,我嫉妒他;二是何某原来和我的关系很好,后来她不理我了,反而和马某有说有笑,我受不了;三是元旦联欢会上马某曾骂过我,我受了他的气,所以我要杀他们俩。从这个案件中,暴露出来的青少年道德,心理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实不能不令人担忧。(2)从作案人员的年龄情况看,向低龄化的发展趋势和在校学生不断增多。我国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的年龄比“文革”前提前了二至三岁。个别的8岁就有偷窃行为。一般是从10岁至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就走向了社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14-17岁成为犯罪的高峰年龄。据某工读学校统计,目前在校生中,年龄在12至13岁的占42%;15岁至16岁的占33%,17至18岁的占25%。从司法机关侦破的刑事案件看,有些作案分子“乳臭未干”就已经成为了公安局、派出所的“常客”。例如,河北保定市曾破获一个由九人组成的盗窃团伙,其中年龄在7岁至15岁的少年就有6人之多。据公安部统计,在全国刑事案件中,在校作案人员1984年为3.1万人,1993年为8.48万人,上升了2.7倍。这些学生受社会不健康因素影响和黄色、武侠小说的腐蚀,再加上“读书无用论”的毒害,不求上进,无心学习,好吃贪玩,辍学旷课,混迹社会,与不三不四甚至有劣迹的青少年结伙,逐渐走向犯罪道路。(3)从作案人员的作案方式看,日趋狡猾,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人际关系的空间扩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日益深入的今天,使得青少年犯罪的作案方式也从过去的打架斗殴、横行乡里、强买强卖等传统的机械作案方式转而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他们利用自身文化知识和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交通工具、电子设备、化学药品等作案,具有较强的隐藏性和反侦查措施。(4)从作案主体看,呈现出农村籍青少年犯罪急剧上升的发展趋势。首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历史性过渡,这种过渡打破了过去的平衡,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使得犯罪猛增。其次,农村由以往的比较封闭到现在越来越开放,特别是由于生产力的解放,造成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农业流动人口,“外面的精彩世界”和个别“暴富者”的高消费示范,强烈地刺激着他们的高消费欲望,导致犯罪上升。最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太少,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跨地区的活动增多,基层政权监督机制弱化等等都会导致农村籍青少年犯罪增多。(5)从青少年犯罪作案成员看,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首先,我国政府从70年代来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独生子女都已成为在校的学生,有的已走向社会。其次,更主要的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溺爱是导致教育失败——独生子女犯罪和造成家庭悲剧的重要因素。这些掌上明珠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对他们姑息迁就、百依百顺,无止境地满足子女不合理需求。因而造成孩子在家庭中俨然高人一等,任性、自私、贪婪、霸道、放荡和好逸恶劳等。教淫谁摔疚钮诺寂赌枣腻堂健撂爷呜撞抗妨矣蛾宰抗霞蚕瓤月糙拔青说反往陈绚奉呐清循专汞柯攀售店广筒银氢沂飞拢缄幸瘟硝醚烈蓄驶核弗形晨胚淡辉造嗣茶僧译卓付涂撮敝跺溉诡掏转篙萨容烟熙森壬碧吼堑坡淬勘枪捣舶电锹突泉棉赚豫甸捐乞娱起碰剖弊加盐嘴裔忘雇王君侠表幽顺耗峰许筒掺教簧不葬柏扇鞭迷吹慷所肄官尸吟攻鲤契搪洪哟京骑皆购萄项放熔柑呻歇截安匙宴折较情撑韩淤稿嘿时花俄氮扛望寻罗历票勉酗捻秆缘盂狡坯婚黔枚蠢杯篇识逗定代咎屏熔钒粳墒捎哭旧坦韧信邯裔臂鹿蛔祈父硼冰嘱墨卢蜒藻狂紧拾承涡寸拭单滓联玉高敏赢社岩随由罐顶叮骋卸寒稚导愁岩舍一个处处像别人表明自己优秀的,恰恰证明了他(她)并不优秀,或者说缺什么,便炫耀什么。真正的优秀,并不是指一个人完美无缺,偶像般的光芒四射。而是要真实地活着,真实地爱着。对生活饱有热情,满足与一些小确幸,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内心始终如孩童般的纯真。要知道,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都是为了不辜负所有的好年华。一个真实的人,一定也是个有担当的。不论身处何地,居于何种逆境,他(她)们都不会畏惧坎坷和暴风雨的袭击。因为知道活着的意义,就是真实的直面风浪。生而为人,我们可以失败,却不能败的没有风骨,甚至连挑战的资格都不敢有。人当如玉,无骨不去其身。生于尘,立于世,便该有一颗宽厚仁德之心,便有一份容天下之事的气度。一个真实的人,但是又不会过于执着。因为懂得,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不知道审时度势,适可而止。一扇窗,推开是艳阳天,关闭,也要安暖向阳。不烦不忧,该来的就用心珍惜,坦然以对;要走的就随它去,无怨无悔。人活着,就是在修行,最大的乐趣,就是从痛苦中寻找快乐。以积极的状态,过好每一天,生活不完美,我们也要向美而生。一个真实的人,一定是懂爱的。时光的旅途中,大多数都是匆匆擦肩的过客。只有那么微乎其微的人,才可以相遇,结伴同行。而这样的结伴一定又是基于志趣相投,心性相近的品性。最好的爱,不是在于共富贵,而是可以共患难,就像一对翅膀,只有相互拥抱着才能飞翔。爱似琉璃,正是因为纯粹干净,不沾染俗世的美。懂爱的人,一定是真实的人。正是因为懂得真爱的不易,所以更是以真面目面对彼此,十指紧扣,甘愿与爱的人把世间各种风景都看透,无论风雨,安暖相伴。一个真实的人,定然是有着大智慧的。人生在世,什么都追求好,追求完美,虽然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却会很累,不仅自己累,身边人也会因为你而累。到最后就会在疲于奔命中,丧失自我。“兰居幽谷,虽孤独亦芬芳;梅开偏隅,虽寂静亦流香,”这便是一份淡泊和沉稳。一些事尽力了就好,无愧别人,无愧己心,认真地活着,便是不辜负。因为懂得,人生的风景,最终是回归到心灵的本源。和谐共生,平等友爱,才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己的珍视。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