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的决定(2020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赋予成都全面增强极核辐射带动能力、探索新时代城市发展路径的政治使命和历史机遇。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作出如下决定。一、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坚定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是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有利于充分发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西部地区极核、全省主干城市作用,推动形成东西南北四极牵引、长江上下游首尾呼应的协调—2—发展新态势,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新格局,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有利于促进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加快形成改革开放新动力,加快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拓展参与国际合作新空间,全面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积极回应人民美好生活向往,扩大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创新先进营城理念、厚植独特生态本底、塑造鲜明生活特质,不断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全面落实“一尊重五统筹”城市工作总要求,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牢固树立“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揽,推动城市战略思维、规划理念、建设方式、治理体系、营城逻辑全方位变革,拓展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体系、动力机制、城市品质、治理格局等弹性空间,—3—不断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全面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三)基本原则——坚持世界眼光、全球视野。顺应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和全球城市分工调整,对标全球先进城市和国内先发城市,系统重塑自身比较优势,全面融入全球分工合作,大幅提升成都在世界城市网络体系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功能。——坚持战略指引、目标导向。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以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四大城市定位为牵引,着力补短板、打基础、增动能、利长远,加快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实效。——坚持改革先行、创新驱动。加快破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和政策性瓶颈,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坚定不移推动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促进开放与创新融合互动、外向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相得益彰。——坚持协作协同、优势互补。树立生态圈思维,推动区域分工协作同步演进,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4—能链接,推进成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整体协同性。——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畅通各方参与的制度化渠道,形成独特生态本底、创新生态环境、开放产业体系、鲜明生活特质,强化人口吸纳、增强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品质宜居优势充分彰显,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国家中心城市极核功能显著提升,以创新、开放、文化、制度为内核的动力机制初步形成,成为“一极两中心两地”坚实支撑。到2035年,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为全国样板,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全方位迈入现代化国际都市行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5—动力源,助推成渝地区形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双城经济圈。二、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协同发展加快成势(五)构建区域发展生态圈。立足价值创造,加快空间组织形式和先进要素聚集方式变革,探索构建跨行政区的区域配套协作利益共享机制,推动产业资源互补、链式关联与梯次发展,培育若干以成都为中心、有能力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协同配置资源要素、组织生产销售的区域生态圈,形成基于内生链接、嵌存整合的开放型经济有机体。立足能级提升,超前谋划城市、区域发展重大政策设计和功能建设,加快构建以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打造联动辐射区域的多维功能中心,形成基于良性互补、双向赋能的平台化功能聚合体。立足广域共融,聚焦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创新突破,加快构建以成都为枢纽的泛欧泛亚国际大通道和覆盖世界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供应链体系,推动更多国际高端资源在蓉集聚运用和转移转化,放大资源集聚、商业交互、价值创造的网络协同效应,形成基于渠道共享、流量互通的协同化运筹联合体。—6—(六)务实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合力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协同打造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共建高水平汽车产业研发生产制造基地和世界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共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产业带,提高参与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整体经济效率。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建设中国西部科学城,加快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协作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共同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应用场。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各类改革试点举措集中落实、率先突破和系统集成,联动实施枢纽协同、航线拓展、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行动,高标准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开工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实施成渝客专提速增效和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协同规划打造多式联运集疏系统,推动建设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围绕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支持户籍便捷迁徙、居住证互通互认、社保关系无障碍转移,拓展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面,合—7—作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加快建设成渝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试验区。(七)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协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积极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重大改革试点在同城化区域优先落地,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协同推进产业生态圈建设,加快成德临港经济、成眉高新技术、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协作带和交界地带融合发展,引导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沿龙泉山东侧纵深集聚,推动区域内产业供需适配和本地配套。协同推进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成都至德眉资市域铁路、成都外环铁路和高快速路等重大项目,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和一体运营的公交网。统筹构建高效一体物流集疏体系,有效降低区域物流成本。协同推进功能平台开放,联动共建国际铁路港、国际空港、总部商务区等合作平台和大科学装置、重大公共技术平台,建立土地资源、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人才信息等同城化交易平台。协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共享,组建医联体、教育联盟和法律服务联盟,推动医疗保险无障碍转移接续,积极争取同城灵活从业人员自愿缴存公积金等国家试点,强化人力资源协同发展。—8—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深化大气污染移动源管控,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加快修复龙门山生态,推进沱江、岷江流域水生态治理,深化大气污染源头防控协作,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着力塑造人城景业融合共生的未来城市新形态(八)优化未来城市空间体系。打破行政区划与传统城乡结构,探索构建“大都市区—区域城市—功能区—新型社区”四级空间体系。建设网络化大都市区,全域统筹布局国家中心城市极核功能,加快实现由大城市向大都市转变。推动区域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撤县(市)设区,探索推动经济关联度高、地域相连的区(市)县共同构建区域城市,健全内部空间规划、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协同机制,提升各区域城市协同水平和能级层次。推动功能区建设,以TOD建设引领片区综合开发,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加快形成全域功能区体系。推动新型社区建设,细化“社区—街区—地块—建筑”空间尺度管控策略,打造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社区场景,筑牢未来城市形态底部支撑。—9—(九)全面提高国土空间管控能力。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加快编制增存并重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空间留白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建设用地资源向重点区域倾斜。强化国土空间格局治理,完善五大功能区差异化资源配置和治理策略,全面提升区域空间协调治理能力。优化立体空间利用,依托核心水网湖系打造独具魅力的滨水空间,形成沿江沿河生态人文保护发展轴,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化低空开放试点。探索建立容积率跨区域转换和有偿转移机制,强化交通枢纽周边存量用地功能复合化利用,持续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强化人口规模调控与引导,提升郊区新城和城市新区人口密度。(十)深入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筑城兴业、品质聚人”加快东进区域整体成势,推进天府奥体公园等九大片区综合开发,构建“航空+”全域航空经济生态圈,积极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建设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和走向世界的未来之城。按照“创新赋能、生态表达”推动南拓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推进“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提升片区城市化建设整体水平和高端产业发展能级,打造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新引擎,加—10—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公园城市典范。按照“提质增效、绿色成长”推动西控区域转型发展,探索“产业功能区+特色镇+川西林盘”发展模式,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打造具备高端绿色成长基因的生物经济示范带,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按照“四向融通、立体链接”推动北改区域高水平开放,全面加快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建设,促进适欧适铁适港产业互动发展,推进金青新彭一体化发展,打造“以贸促产”开放型经济发展大港区。按照“业态迭代、利益平衡”推动中优区域有机更新,推进非核心功能疏解,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积极发展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高能级高品质生活城区。(十一)大力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坚持以产业功能区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探索推进产业功能垂直升级和水平融合,加快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加快打造高品质科创空间,充分整合产业、技术、品牌、市场服务,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与价值创造平台。打破产业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边界,推动传统经济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发展区转型升级为职住平衡、产城融合的新型城市空间。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加快完—11—善标准化厂房、货运专用通道、网络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系统等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形成集聚科研平台、投资企业和运营企业的比较优势。聚焦社区人群需求偏好强化生活场景建设,合理布局商务休闲、文体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和生态场景,发展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生活性服务业,打造产城一体城市公共空间。四、做强极核功能支撑,全面提升城市区域辐射力全球影响力(十二)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带动力。以做优做强全国重要的“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为主攻方向,面向全球拓展功能,面向未来塑造功能,面向基础夯实功能。强化经济中心功能,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经济密度。强化科技中心功能,加大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加强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营造良好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强化金融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创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文化金融,推动金融机构跨区域协作,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推进区域市场互联互通,增强全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