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吸引操作指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20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气道内吸引操作指南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循证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气道内吸引(endotrachealsuctioning,ETS):概念是呼吸管理和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从患者的人工气道内将肺内分泌物吸出整个过程包括准备吸引后续护理有效的气道内吸引:可帮助插管病人改善气体交换PIP气道阻力肺顺应性和潮气量血氧饱和度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RespiratoryCare,AARC)吸引指征与禁忌证不宜定时吸痰,应实施按需吸痰(B级证据,强推荐)新生儿气道内吸引无绝对禁忌证(D级证据,弱推荐)基于对患儿临床状况的评估,而不应该作为MV时常规护理的一部分吸引指征与禁忌证人工气道內出现可见的分泌物或血液双肺听诊湿啰音、痰鸣音或呼吸音降低氧饱和度下降,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且怀疑是气道分泌物增多引起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的表现,如呼吸频率增加、三凹征等,考虑为气道堵塞引起呼吸机监测面板上出现锯齿样的流速和/或压力波形,排除是管路积水和/或抖动等引起压力控制模式下潮气量下降或容量控制模式下PIP升高,考虑为气道分泌物引起反流误吸气道内吸引管型号选择新生儿吸引导管外径不超过人工气道内径的1/2至2/3(C级证据,弱推荐)推荐说明:气道内吸引的不良反应主要与吸引负压有关单击此处添加大标题内容吸引前预充氧预充氧不常规应用于吸引流程(D级证据,弱推荐)若在吸引时出现SPO2,则立刻或在下次吸引前30~60s及吸引后1min在基础吸入氧浓度上增加10%(B级证据,强推荐)负压吸引压力与吸引深度负压为80~100mmHg(D级证据,弱推荐)采用浅吸法:插入深度为气管导管长度加外接长度(B级证据,强推荐)说明:负压会损伤黏膜,黏膜损伤的程度与使用负压的多少、时间长短以及导管的插入深度直接相关置入吸引管直至遇到阻力后将导管拔出1cm后再施加负压进行吸引深吸引浅吸引气管导管长度+外接长度负压吸引压力与吸引深度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吸引过程(A级证据,强推荐)整个吸引时间限制在10~15s内,实施负压的时间不超过5s(C级证据,弱推荐)最好1~2次完成吸引,避免超过3次以上的重复吸引(D级证据,弱推荐)吸引时间与重复吸引次数注: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早产儿,由两位护理人员共同执行一位协助呼吸机管道脱开与连接另一位执行吸引操作封闭式吸引推荐新生儿:封闭式吸引系统(B级证据,弱推荐)推荐高吸氧浓度、高呼气末正压(PEEP):封闭式吸引系统(B级证据,弱推荐)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封闭式吸引系统(D级证据,弱推荐)不建议0.9%氯化钠溶液灌洗在气道内吸引时常规进行(C级证据,弱推荐)仅在气道分泌物黏稠而常规治疗措施效果不佳时,才应注入0.9%氯化钠溶液(0.1mL/kg,最大剂量0.5mL)以促进排痰(D级证据,弱推荐)0.9%氯化钠溶液灌洗不推荐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糜蛋白酶气道内灌洗协助排痰(D级证据,弱推荐)乙酰半胱氨酸用法支持儿童雾化吸入与口服盐酸氨溴索支持静脉输注糜蛋白酶建议成人雾化使用促进排痰相关措施气道内药物灌洗不推荐吸引前常规进行胸部物理治疗仅在痰液多、黏稠或者出现肺不张时考虑使用治疗期间稳定头部(D级证据,弱推荐)常用护理措施:促进排痰相关措施吸引前胸部物理治疗胸背叩击震动排痰仪电动牙刷疼痛管理“鸟巢姿势”(facilitatedtuckingposition)减少早产儿气道内吸引操作时的疼痛(A级证据,强推荐)吸引后监护气道内吸引操作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分泌物的性状、机械通气参数(D级证据,强推荐)在整个吸引过程中,应使用无菌技术(B级证据,强推荐)必须遵守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关于侵入性手术操作标准预防措施的指导方针,以减少VAP发生无菌操作纤维支气管镜深部吸引纤支镜不宜常规应用于新生儿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用于常规吸痰效果不佳或有明显肺不张,且高度怀疑是分泌物阻塞引起的患儿(D级证据,弱推荐)Thanks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