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备课的思考与实践成武二中于葆青备课是占用教师大量时间的一项工作,“备课”一词在《辞海》中的解释为“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一般包括学年备课、学期备课和一个课题或一节课的备课。”我们今天在这里主要探讨的是一个课题或一节课的备课。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等。写教案是备课的最后的一个环节,是把以上各方面的信息以文本的方式整体呈现出来,属于上课“备忘录”。下面就备课的主要环节谈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一、“炖熟炖透”教材1、要读参考资料,但最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的感受备课,始于文本研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前,应该反复研读文本——读到自己对文章烂熟于心,或者称之为“炖熟”文本之后,文章的精义就能渐渐浮出。潘新和先生说:“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和水准的潜规则。”作家余华也说过:“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自己的感受,那基本等于没读。”解读文本的关键在于潜心涵咏。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经典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主旨。我们当然要尽可能多的参考相关资料,但如果惯于教参、名师的权威地位或阐释优先权,我们的教学设计只会成为传声筒。文章不能仰头看,也不能站着看,要坐得住,读进书里去,反复揣摩文本,揣摩作者心境.“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做到烂熟于心,才能读出自己的感悟,嚼出文章真滋味。朱熹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文本解读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浅尝辄止、以偏概全。大致浏览一下课文内容,没有仔细研读文本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或者抓住只言片语就匆忙下结论,不能从更大的语言单位理解语言内涵。再一种情况是过度诠释。有一位老师教《泊船瓜洲》,老师介绍说这是王安石二次为相,奉诏进京,路过镇江时写的。王安石是个改革家,此次进京,改革也许成功,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也许失败,前途未卜,不免忧心忡忡。要求学生先用踌躇满志的心情读,再用忧心忡忡的语气读,结果弄得学生一头雾水。这其实是把文本“读过了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说的就是千古不变的思乡之情而已。如何防止过度诠释?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从文本出发进行分析。解读文本时,在文本上强加任何东西都是对自己的误导。从理论上来说,不管读者主体多么强势,还是要尊重文本主体的。文本解读常用的方法有:首先就是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有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其次是还原生活。茅盾提出:“应当一边读,一边回想他所经验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的活人中去看。”第三种方法是寻找“缝隙”,也就是寻找作品中自相矛盾不可解释之处。理性思维是不允许自相矛盾的,自相矛盾就无法思考问题了。但是,对抒情来说,不但可以自相矛盾,而且越是自相矛盾,感情越强烈。“无理之妙”与“有理之趣”都是解读法则。四是空白处解读。阅读常规是“望文生义”,看到文本在“写什么”。但还要注意文本没有“写什么”,思考为什么不写这些内容。从“有”与“没有”的两个维度解读,文本的整体意义才可能得以全面解读。五是比较对照。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有修改,可以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作品跟其他作家的同类作品比较。六是“知人论世”。作家生平介绍、写作时代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准确解读文本,应该多读一点名家传记,这样教师才能做到真真切切的知人论世,而不是口头叫得响亮。诸如李白传、杜甫传、苏轼传、辛弃疾传、李清照传、鲁迅传、沈从文传等书籍应属于语文教师必读。另外,尽量多读一点作者的相关文章,可以让我们对教材理解更为准确。比如学习《老王》一文,如果能阅读杨绛先生的《洗澡》《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等书,能阅读卞毓方的《千手拂云千眼观虹》,对文本的感悟肯定会深刻些。提高文本解读能力是一个大题目,我的体会是,多读一读像王先霈先生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这样有分量的著作,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专家们提出来的理论方法。通过多篇文章的仔细分析,悟性会提高,揣摩其构词、句式、篇章结构、内容逻辑、意蕴风格的能力自然也会提高。这样,当我们拿到一篇陌生的文章时,也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抓住文章的精彩之处,把握住不同文本形成的不同的情感态度、气势韵味。部分教师没有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致使课堂上的错读、误读、肤浅谈、片面读比比皆是,这导致了课堂的低效、零效甚至负效。透过许多“开满鲜花”的课堂,不难发现,语文课堂败坏了学生咬文嚼字的习惯,阻碍了教师独立钻研文本,使学生目迷五色,心灵堵塞。还有的课太注重方法技巧,讨论、表演、答辩、实验……造成虚假繁荣。学生的回答,缺乏微观基础上的智慧之语,只会说些套话、大话、胡话。或许我们很难一轮教下来就能炖熟炖透教材中的所有文本,但我们可以有选择、有计划地逐步完成这项任务。假如每一次学习某篇文章时,都仅仅在文章的表层滑行,一轮教下来对文本的理解是一个层次,第二轮教下来仍旧是同样的层次,第三轮依然故我,十几年过去,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就停留在刚毕业时的水平。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我解读《老王》一文的一点心得。我对《老王》的一点思考(节选)苏教版教材把此文列入“底层的光芒”板块不妥。我认为,杨先生此文的重点并非要表现一个生活在底层劳动者的可贵品质,她在这篇文章里最为关注的应该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批判,是知识分子该如何给自己定位,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是对生命本质的追问。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这里明确界定了两人“雇”与“被雇”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两人是和谐的,和而不同。后文中的诸多不和谐与这里的叙述构成对比,而作者的反思也是以此为起点的。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北京解放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拉开帷幕。新社会是穷人当家作主的社会,怎么让一个孤苦老人的生活愈加艰难了呢?新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让过去感叹“人老了,没用了”的人不再感叹,“没绕过来”的人被抛弃,绕过来的就进入到体制的保险箱,老王的惶恐似乎不太应该出现。简简单单的文字背后有那个时代的多少忧伤?有杨先生对世事变迁的多少评价?老王的命运反映的是无数类似处境者的命运。老王说两个侄儿“没出息”,他自己有出息吗?侄儿的不亲近好像不是什么“没出息”的缘故,这里似乎有家庭变迁的难言之隐。体制靠不住,亲人也靠不住,老王能依靠的只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孤苦无奈,令人唏嘘。老王不仅老,他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一只眼。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那时候我们在干校,我女儿说他是夜盲症,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晚上就看得见了。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老而有病,“不幸”又添一层。乘客不愿坐他的车,生活便没了着落。杨先生愿意坐这个别人都躲开的人的车,怎不让老王心生感激。老王眼睛有病,女儿给他吃了大瓶的鱼肝油。以世俗的眼光看来,老王很难得到来自钱家的关心,这关心会让老王又多一份感激。现在有人关心他的眼睛,吃药后晚上就能恢复正常。事情竟如此简单,可在没人关心时,老王只能采取“干耗”的方式“熬”着,而如果再熬上一段时间,他的眼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不言而喻。那只坏掉的眼睛是不是正是这样“熬”的结果?让读者难免做这样的猜测。既然写下这段文字,估计杨先生也产生过这样的想法。有人说他害了恶病,这里的“有人”能是什么人呢?是得意的同行在故意作践这个没本事的无能者,还是其他坐车人在恶意揣测?杨先生能听到这种说法,是已经进入体制的同行们故意“收拾”单干户的可能性似乎不小。底层人似乎也不都是善良的。杨先生说如果真有恶病之事,“该是更深的不幸”。这应该是杨先生刚刚听说此事后的反应。我们今天读来,能感受到她知识分子的悲悯情怀。可是,从这里又似乎可以嗅到一点知识分子居高临下的姿态。上帝拨弄“我”成为知识分子,我就有资格对别人居高临下了吗?彻底放下“姿态”者才是真正有担当的知识分子。一处不和谐。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居住的环境再一次加深老王生活艰难的印象,问是不是他的家,老王却未正面回答,只说住在那儿。可是,即便是荒僻、破破落落、塌败的地方,“住那儿”的说法让我们不能确定是他自己的房子,租赁的可能性不小。没有一个让人安心、温暖的栖身之地,老王的不幸再加一分。看见老王进到大院,却没有进去坐一坐,只是在后来坐车时问起,两人确乎是“雇”与“被雇”的关系,杨先生也只愿将关系定位在这儿,读者的期望有了落差。从正常的人际交往看,这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但我们是在读大名鼎鼎的杨先生的文章。一处不和谐。这种分明感受到的差异,为下文杨先生的表现做好了铺垫。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每天清晨,老王抱着冰上三楼,代我们放入冰箱。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老王想以车费减半的方式表达对杨家的感谢,可“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拒绝了老王的感谢。杨先生当然是考虑到老王的不容易,可是,如果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正常的你来我往,这种交往就是不对等的。在不对等的交往中,人会产生压抑感。于是,他就用大一倍的冰表达自己的心意。“当然”一词的拒绝似乎不仅仅是关照老王,高高在上的意味好像也有一点吧?一处不和谐。“胡同口蹬三轮的我们大多熟识”,估计关于老王的种种说法就来自这些人。一句“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包含多少辛酸。文革中杨家人任人欺辱,可是现在想来,承受最大侮辱的恰恰是我们的民族、国家。老王的善良给了杨先生一家温暖,也让那个愚蠢的时代有了一点亮色,给了人们一点希望。“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我代他请了假,烦老王送他上医院。钱钟书先生“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真的是“不知怎么的”吗?想一想文革时他的境遇,不难揣测出走不得路的原因,可杨先生不愿意横眉立目。再者,此文不想批判社会,只想说说自己的内心愧怍。2、把朗读课文当成备课的重要任务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情感,通过反复吟诵,放声朗读,读到每句话如出己心。如果老师的朗读水平低,就不可能期望他的学生朗读水平会出众。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富有情趣的课堂。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方法是多听名家的朗读录音,还要提高自己对韵律的理解能力。当然,文化修养是最重要的内功,修养高了,才容易和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对接”。比如《将进酒》的前两行: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以“还原”理念来诵读,应尽力表现出黄河水奔流到海的气势,表现出对“不复回”的叹惋,表现出明镜之前悲伤的无奈,表现出朝暮变化的迅速。(试读)二、确定合适的学习目标钻研教材要在“深入”上下功夫,处理教材要在“浅出”上做文章,唯此才能循循善诱,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顾明远先生曾把课分成四个境界,第一境界为“深入浅出”、第二境界为“浅入浅出”、第三境界为“深入深出”、第四境界为“浅入深出”。因此,我们教师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