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一轮复习——文言句式《2014江苏考试说明》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考查点:主要结合文意的理解和文句翻译进行考查。注意:在实际考查中除四种句式和用法外,另外还涉及到“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学习目标:1、总结并掌握四种特殊句式的特点,能够快速识别这四种句式。2、掌握四种句式的翻译方法,做到熟练准确的翻译。判断句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子。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2)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者也”)(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者”)(4)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皆”)(6)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乃”)(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诚”)(8)梁将即楚将项燕。(“即”)(9)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10)臣本布衣。(“本”)(11)且相如素贱人。(“素”)(1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亦”)(1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为”)(14)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15)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予本非文人画士。(“非”均表否定判断)(16)刘备天下枭雄。(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翻译得分点:是/不是判断句规律总结1、用“者……也”表判断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3、用“者”表判断4、用“也”表判断5、用“皆”“乃”“诚”“即”“则”“本”“素”“亦”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6、动词“为”“是”表判断7、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翻译得分点:是/不是虽然我们借助标志判断句子是否为判断句,但并非所有的标志词在句中都表判断。以“是”为例,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例:“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和(用兵器)刺人把他杀死,(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不表示判断如:“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很少用作判断词,在汉以后用作判断词则多起来。理解句子必须有语境意识。课堂反馈(2013江西高考)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落者也。有(一位)姓华的先生,世代居住在江北,是十分熟悉乡村的人。(2009湖南卷)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赏赐给他车辆马匹却推辞的人,是害怕步行的人。(2014浙江高考)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3分)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2012浙江高考)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耶?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2009江西高考)卖酒者匪唯长者,抑亦智士哉!卖酒者不仅是有德行的人,而且是有智慧的人啊!(2010江苏卷)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或许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2009年山东高考)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母亲欺骗了她的孩子,孩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办法呀。(2009天津高考)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如果一定要使国家治理得好,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大概只有管夷吾才行吧!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1)吾属今为之虏矣若属皆且为所虏(为)(2)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为……所)(3)而君幸于赵王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于)(4)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被)(5)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6)屈原既逐,行吟泽畔。(意念被动,“逐”:被放逐)(7)戍卒叫,函谷举(意念被动,“举”:被攻占)1、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2、用“于”表被动3、用“被”表被动4、用“见”“见…于”表被动5、有的被动句是没有标志的,必须根据上下文的逻辑联系来判断。即意念被动句(无标志)注意:“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慈父见背”(《陈情表》)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为此种用法。被动句规律总结翻译得分点:被,受到课堂反馈(2006江苏卷)土工洊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吴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2008江苏卷)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土木工程再度兴起,百姓被征集调遣搞得疲惫不堪,这不是用来侍奉上天的做法。(2013江苏卷)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2010山东卷)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申甫屡次凭借他的本领干谒各位公卿,一直不被听从信任。(2014四川卷)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2014江苏卷)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倒装句(1)胡为而来哉?(为胡,宾语前置)(2)大王来何操?(操何,宾语前置)(3)沛公安在?(在安,宾语前置)(4)客何为者?(为何,宾语前置)(5)夫晋,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7)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宾语前置)(8)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宾语前置)(9)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图利,唯举才宾语前置)惟兄嫂是依。(10)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宾语前置)(11)君何以知燕王?(以何,宾语前置)(12)“业文南向坐。”(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宾语前置规律总结1、疑问句中,用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2、由“不、弗、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的否定句中,代词(之,余,己,吾)作宾语,宾语前置。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4、有时介词的宾语前置,以示强调。5、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翻译得分点:调整语序,将前置的宾语放在动词或者介词后。(1)甚矣,汝之不惠!(2)美哉,我少年中国。在感叹句中,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常把谓语放在主语前边。主谓倒装(1)求人可使报秦者,末得。(2)石之铿然有声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担(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5)吏二缚一人诣王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定语后置规律总结1、“中心词+定语+者”式结构2、“中心词+之+定语+者”式结构3、“中心词+之+定语”式结构4、“中心词+而+定语+者”式结构5、“中心词+数(量)词”式结构(1)而耻学于师(于师学,介宾后置)(2)师不必贤于弟子(于弟子贤,介宾后置)(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5)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于当道请,介词结构后置)(6)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结构后置)(7)虽董之以严刑(以严刑董之,介宾结构后置)(8)覆之以掌。(用手掌覆盖蟋蟀,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规律总结1、由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的仍做补语外,大多数的都要移到谓语前作状语。2、由介词“以”组成的介词结构,在翻译时一般都作状语。(2014重庆高考)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4分)这是区区小亊,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2014湖南高考)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3分)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2014江苏高考)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省略句a、永州之野产异蛇,(是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b、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蒙后省主语]c、(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自述省主语]d、(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对话省主语]主语省略a、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C、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谓语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一般都是承前省,省略的往往都是多次“之”宾语省略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如果动词后已有介宾短语作补语,它的宾语(代词)也往往省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否定句中,代词作的宾语也常省略。扬州城下,进退不由介词的宾语的省略介词“以”“与”“为”等之后的代词宾语常常被省略。(“于”后的不省。)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孙膑》)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b、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兼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介词“于”的省略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介词“以”的省略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又试之鸡,果如成言。a、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b、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分句的省略古汉语中,有时也出现分句省略的情况,要通过上下文来分辨,翻译时要补出来省略句规律总结1、主语的省略:承前省蒙后省自述省对话省2、谓语的省略: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3、宾语的省略4、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5、兼语的省略6、介词的省略7、分句的省略(2014江西高考)曳而逐出之,已而竞还啄其粟。(众鸡)拖拽(它)驱赶(它)使它出去,随后(又)争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粒。(2014四川高考)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2014辽宁卷)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为击破沛公军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秦王购之金千斤敢以烦执事少仕伪朝谨拜表以闻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蟹六跪而二螯与遇宋将军家牛刀小试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威)?为(之)击破沛公军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于)肩上秦王购之(以)金千斤敢以(之)烦执事少仕(于)伪朝谨拜表以闻(之)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蟹(有)六跪而二螯与(之)遇宋将军家牛刀小试(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2)居则曰:“不吾知也。”(3)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5)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6)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计其数。(7)三岁贯汝,莫我肯顾。(8)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9)竖子不足与谋!(10)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11)“臆!微斯人吾谁与归?”(12)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13)时人莫之许也(1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15)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被动句宾语前置判断句判断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