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马中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环境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00多年以来,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但是直到环境问题开始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之后,经济学家才真正全面、认真、深入地思考这一问题。第一节复活节岛的兴衰复活节岛是太平洋上一个偏僻荒凉的小岛,面积不足400km2,人口最多时也不过7000人,它距最近的大陆——南美洲西海岸有3000km之多,距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皮特凯恩岛也有近2000km之遥。但是它的一部文明兴衰史,却是昭示人类未来的一面镜子。在1722年的复活节,荷兰海军上将罗格温(Roggeveen)乘阿雷纳号船到了一个无名岛屿,成为访问该岛的第一个欧洲人。复活节岛也因此而得名。使欧洲人感到震惊的是岛上600余尊高大的石雕像和一个极其落后野蛮的原始社会,两者形成鲜明对照。当时岛上大约有3000人,都生活在破烂的芦苇棚或山洞中。为了生存,岛民之间整日械斗不断,因为食物极度匮乏,人们甚至同类相食。后来不断有来自欧洲的探险者登上复活节岛,包括著名的库克船长(1774年)。1770年,西班牙人占领了复活节岛,但是由于距离遥远,人口稀少,资源匮乏,西班牙对这里从未实行真正的殖民统治。所有的来访者无不为岛上存在的文明遗迹与落后野蛮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而感到困惑。考古学家证明,复活节岛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并认为复活节岛的居民属于波利尼西亚人,公元5世纪到达复活节岛,当时已是全球大迁徙的晚期。最早的波利尼西亚人来自东南亚,公元前1000年到达汤加岛和萨摩亚岛,公元后约300年东迁到马克萨斯岛,然后分两路进一步迁徙。东南路迁到复活节岛,北路迁到夏威夷。专栏1-1得活节岛之谜关于复活节岛600多尊高度超过6m的神秘雕像,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猜测。20世纪初,当考古学家开始研究复活节岛的文化和历史时,他们一致认为,这些雕像不可能是18世纪贫穷落后的复活节岛显然有过一个文明和发达的历史。但是谁是这个文明的创造者,却成了一个谜。有人认为这是太空人的杰作,也有人认为复活节岛是一片沉没大陆的最后遗存。1950年,挪威考古学家海耶达尔(ThorHeyerdahl)出版了《阿库-阿库》一书。他认为复活节岛居民的祖先来自南美洲,从那里带来了雄伟的雕刻和建筑艺术(类似于印加文化)。他对于复活节岛文明衰落的解释是,后从西方去的移民与先占居岛屿的移民发生了冲突,新老移民间的战争毁灭了岛上的文明社会。虽然这一推测不似其他设想那么危言耸听,但是也未被其他考古学家普遍接受。公元5世纪时,复活节岛上土壤肥沃,温度、湿度很高,但是水源奇缺,岛上无常年性河流,仅有的淡水来自死火山形成的湖。由于与世隔绝,生物物种很少,只有30种本地植物、几种昆虫、两种蜥蜴,没有哺乳动物,岛周围水域中鱼也不多。波利尼西亚人在家乡时主要食用鸡、猪、狗、波利尼西亚鼠以及甘薯、芋头、两色果、香蕉、椰子和白薯。但是,移民们很快发现这里的气候不适宜亚热带植物(如,两色果和椰子)的生长,芋头和甘薯的产量也很有限。移民的食品因此只限于白薯和鸡。这种单一的农业文明使移民们一度生活得很悠闲。据估计,5世纪时复活节岛的移民不超过20~30人。后来人口缓慢增长,大家庭成为基本的社会单位。有亲属关系的家庭组成了部族,每个族有自己的宗族中心和祭祀活动,族长组织和指导这些活动,并在族内分派食物。花粉分析表明,当时岛上草深林密。而后来的造神运动——建造和运输雕像构成了对林木的最大需求,也直接导致了复活节岛文明的衰亡。当时的居民们散居在农舍中,并在农舍周围播种庄稼;社会活动则集中在祭祀中心,即被称为阿库(Aku)的大石头平台。人们在这里举行葬礼、祭祀和纪念亡故的族长。由于农业生产很容易完成,因此人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宗教活动。岛民们精心组织宗教仪式,沿着海岸线在全岛建造了300多处宏伟的阿库,每一处阿库有1至数尊石像。这些石像成为复活节岛文明一度兴盛的见证。制作石像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每尊石像约6m多高,几十吨重。在采石场制作,再运输到全岛各处的阿库上。因为缺乏运输设备,岛民就砍伐森林,用圆木滚动雕像。1550年,复活节岛人口达到7000人,部族之间的争斗开始加剧。人们竞相建立阿库,以树立本族的权威。到16世纪,岛上共建了几百个阿库,竖立了600多尊雕像。就在此时,由于岛上森林被砍伐殆尽,运输雕像的工作不得不停了下来。几百尊未被完成的雕像遗落在采石场周围。森林消失对岛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严重影响。从16世纪初开始,树木匮乏迫使许多人不得不去住石洞。1个世纪以后,人们已经找不到适用的木材制船,渔业生产也难以维继。森林砍伐还使得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农业收成锐减,粮食供应出现危机。更为严重的是,没有了船,岛民甚至无法逃避环境厄运。社会和文化危机也接踵而至。不能继续竖立雕像,使人们产生了信仰危机。为了争得有限的资源,部族之间开始了无休止的战争。战争的主要目标是破坏对方的阿库,石雕像在战争中被推倒。到1830年,岛上已经没有站立的雕像了。18世纪登上复活节岛的欧洲人看到,除了火山口的底部外,岛上的森林已经荡然无存。1877年,秘鲁人宣布岛上的全体居民成为他们的奴隶,但是此时岛上只有110名老人和儿童。最后复活节岛被智利接管,成为一个由英国公司管理的有40000只羊的牧场,岛上最后剩下的几个人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复活节岛的岛民一度建立了繁荣的物质文明,但是当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超越了资源的承载力时,文明就走向衰败。复活节岛的岛民没认识到,他们生活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岛上,他们的生死存亡与小岛上有限资源的可持续性息息相关。如果他们不能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只能看着资源一点点被消耗殆尽,自己一步步走向死亡。复活节岛的历史昭示后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唇齿相依的关系。人类通过对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开发利用,虽然在短期可以建立一个十分发达的社会,但是如果毫无节制地利用,乃至到破坏的程度,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灾难最终还是要降临到人类头上。地球就像是一个大复活节岛,千百万年来,人类为了获取更多的食物,开发更多的资源,创造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但是,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一旦资源消耗殆尽,厄运将降临,人类也将无路可逃。今天的生活方式会不会引起资源的衰竭,会不会对生命支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地球的公民会不会重蹈复活节岛的复辙?这是每一位现代人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第二节对几个传统观念的再认识学习环境经济学,不妨从重新思考一些传统的经济学观念开始。这些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常常不问其所以然,就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习以为常地应用了。一、消费一般经济学意义上所说的消费,是指使用商品和劳务以满足当前需要的活动。当消费者使用(消费)商品(消费品)时,他们关心的是商品这一物质实体所具有的效用。很少有人关心制造商品的物质从何而来,经过消费之后又到何处去。可是,如果我们把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就会发现消费的另外一层含义:在经济系统中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物质材料全部来自自然界,经过加工后,一部分物质转换成为商品,一部分作为废弃物排入环境。经过一定时间之后,商品也会成为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因此,我们所说的消费,只是商品效用的消费,商品的物质实体依然存在,并没有被“消费”掉。二、稀缺经济学自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把有效率地利用稀缺资源视为己任。但是必须看到,稀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于稀缺资源,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十分不同的认识。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经济学家们认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实力和财富的象征。工业革命以后,一些本来十分丰裕的自然资源(例如,土地、森林)和一些新发现的自然资源(例如,矿石、石油),由于社会需求的迅速增长,而变得日益稀缺。随之而出现了土地经济学、矿产经济学等新的经济学分支。但是今天,我们发现即使是清洁的空气和水体等这些传统的自由取用物品,也在变成稀缺资源。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已经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三、市场西方经济学认为,理想状态的市场应当是:①充分竞争的;②信息完备的;③不存在外部性。(有关外部性的理论详见第三章)尽管没有人认为现实世界中的市场就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在分析和讨论具体问题时,仍然把它作为一个值得向往的参照系去加以比较,设法追求。然而环境问题的出现提示人们,现代生产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恐怕已经不是对这种市场模式的偶然背离,而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这就提出了著名的“市场失灵”问题。第三节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到20世纪末,环境经济学已经走过了30年的路程。这门当年为了回答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关心和对经济增长前景的担忧而悄然出现的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研究层次之深,不仅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界同行乃至全社会的预料,也是当年环境经济学的奠基者们始料所不及的。环境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意大利社会学家兼经济学家帕累托(V.Pareto)曾经从经济伦理的意义上探讨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并提出了著名的“帕累托最适度”理论。这一思想后来被环境经济学奉为圭臬。由马歇尔(A.Marshall)提出,庇古(A.C.Pigou)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外部性理论,为环境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外部性理论认为,在没有市场力量的作用下,外部性表现为两个财政独立的经济单位(例如,公司或消费者)的相互作用。这实际上已经是对市场理论的某种修正。这些早年的经济学家甚至引用了一个典型的环境问题来说明外部性的具体表现:一台在铁路上行进的蒸汽机车冒出的火星,引燃了路边农民成熟的麦田(外部不经济性)。然而,大概是因为市场理论在经济学家的心目中太完美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这些新的理论观点在经济学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同大多数经济学分支一样,环境经济学不是一门先验的科学,而是因为问题而诞生的科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国忙于经济重建,经济学家得以一展身手。此时,有几位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的经济学家发现,当大家都在为强劲增长的经济而欢欣鼓舞时,似乎很少有人考虑这样一个基本问题:以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地球上有限的自然资源还能支持多久。用今天的眼光看,这实际是提出了一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对于人类社会非常基本的可持续性问题,把环境经济学带入了经济科学的殿堂。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今天的人们在谈到当年的这一变化时,都喜欢引指这一时期频频发生的污染事件和群众性的环保运动。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现象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自从工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和能源使用方式的革命,把自然界中本来以高品位状态存在的物质和能量,变成了低品位存在的形式。这种改变极大地影响了大气和水体的质量。由于科技进步,人们能够了解发生在自然系统中的非常微小的变化,因而我们能够比过去更加清楚环境问题的后果。第二,现代化的生产过程产生了一些新的合成物质。这些物质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其影响是未知的和不确定的,有些物种可能会适应自然环境的改变,有些则可能因为不能适应而发生变异,甚至灭绝。第三,因为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公众已经开始向往和追求一个清洁、安全和舒适的环境。这实际上表明,当温饱问题一旦解决之后,环境问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表现。在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之下,从经济学角度思考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家们显然会得到十分重要的启示,发现需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和问题。环境经济学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既从新古典经济学获得了大量理论支持,同时也融合和借鉴了与环境问题相关的自然科学中的概念和方法。今天,当我们涉及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时,面临的可能会是一个综合了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概念的体系。第一代环境经济学家研究发现,现代市场机制正在制造一种日益失衡的经济。一方面是工业正在大量制造过剩的私人物品,例如,汽车和电冰箱;另一方面是公共物品正在变得日益稀缺,例如,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美景。引人深思的是通过刺激需求,私人物品的供给可以人为地实现增长,而公共物品的供给却由于储量的有限性和破坏的不可逆性,不仅不可能增加,而且正在变得日益稀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通过牺牲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的经济增长

1 / 2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