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一)读点文化常识(1)词词是诗的别体,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又叫诗余、长短句、乐府、曲子词等。词的特点是,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词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沁园春”属于长调;分上下片,为双调。(2)词牌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即一首词的词牌限制这首词的形式(句数、平仄、押韵等)。紧连着词牌的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也就是说词牌表明形式,词题表明内容。《沁园春·长沙》中,“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词题,揭示词是一首写景抒怀词,地点是长沙。1.独领一代风骚的伟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课前背景长沙,是毛泽东人生中非常重要的驿站。从1911年到1923年,他在此度过了长达13年之久的青春岁月。他先后在此读书、任教,创办新民学会,主编《湘江评论》,成立了湖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收获了美好的爱情。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到老家韶山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他自韶山赴广州,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当年的“峥嵘岁月”,因有此作。(1)百舸(ɡě)争流:上百条船争着在水上疾驰。意指很多人都在奋勇前进。(2)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3)峥嵘(zhēnɡrónɡ)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4)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5)挥斥方遒(qiú):指的是青年人热情奔放,劲头正足。壹XUEXIRENWUYIYUEDUYUJIANSHANG学习任务一阅读与鉴赏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读准领字请找出全词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字,看看该如何诵读。“看”“恰”。本词善用“领字”(指能领起一两句乃至三四句内容的字),上片中“看”领起后面七句,下片中“恰”领起后面七句。所谓“领字”,就是位于句子的最前面,用来带领句子的字。它是指将一个字或两三个字用在一句词的开头,以领起下文,贯通词意。它可以领起本身这一句,也可以领起下面两三句甚至更多的句子。一般在诵读时,应在领字后稍作停顿,由此形成顿挫与流利相结合的乐感。读领字时应注意:①凡领字,都要单独成拍,后面要稍作停顿;②领起内容要读得稍快有力,当一气呵成。“看”字后面的内容当一气读之,要读出一种气势,一种壮阔的气势、自由的气势、奋发的气势;“恰”字后面的内容当一气读之,读出一种接涌而来的当年情景,一段奔腾激扬的少年岁月。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抓住词句,把握思路本词以作者的活动为主体,请找出表现全词线索的动词。立、看、怅、问、忆。“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词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承接过渡。本词上片写作者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地想到以前与同学携手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中,在此过渡是非常自然的,衔接也是非常巧妙的。“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三句的大概意思是什么?这一问句与上片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1)大概意思: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2)内在联系:这一问句是对上片“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都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问句再次抒发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二)品味语言之美结合全词,赏析“独立寒秋”中“独”字的妙处。①“独”字表现出作者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那种顶天立地、中流砥柱的英雄气概;②与下片中“携来百侣曾游”中的“百侣”形成对照,由上片中的个体诗人形象过渡到下片中的群体青年形象。赏析炼字之妙,需从以下五个角度入手:(1)看表意是否丰富凝练。诗歌语言,贵在字约意丰,以少胜多。不少字词之所以用得好,就在于用最少的语言传达出最丰富的意蕴。有的字词有表面意与暗指意、双关意等,赏析时,要赏出其丰富意蕴,要读出其弦外之音。(2)看传情是否准确精妙。诗歌语言既注重生动形象、凝练传神,更要借助字词来表情达意,要善于结合全诗揣摩它准确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意愿。(3)看是否能营造意境。所谓“造境”就是利用词语的凝练与含蓄来营造诗歌的意境。古人写诗很讲究意境,而字词的妙用就能给全诗营造美好的意境。(4)看表达上是否有特别之处。如是否活用词性,是否为叠字,是否化静为动,是否化无形为有形,有无使用比喻、比拟、借代、双关等手法。这一角度极为重要,因为高考不选平常语言,总是选富有表达特色的字词来考查。(5)看结构上是否有特别作用。如照应、过渡、对比、点出题旨等。要遵循下面的赏析步骤:第一步,释含义。解释该字词在诗歌中的含义和对表达诗歌主旨的作用。第二步,明手法。点明该字词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第三步,描景象。展开想象和联想,把该字词放入整体中,再现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结合具体字句进行分析。第四步,点作用。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结构上有怎样的作用等。“看万山红遍……鱼翔浅底”中,用得十分精彩的词有哪些?请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技巧。“看万山红遍……鱼翔浅底”中,用得十分精彩的词有哪些?请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词句精彩用词表达效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遍万——山之多,写出了群山的重叠之态遍——红之广,写出了树林红得彻底层、染漫、透百、争击翔层——写出了林之密染——拟人手法,写出了秋景红色之深漫——写出了江水的溢满之状透——写出了江水的碧绿清澈之状百——形容船只之多争——写出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准确地展现了雄鹰在空中展翅翱翔、迅速有力的飞翔身姿鲜活地刻画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的游动神态解释为“争相”“竞相”太局促、太狭小。试想,如此辽阔的江面,如此辽阔的大地,去争,去竞,反映的是局促、狭小,而不是开阔、辽远。相反,自然空间如此茫远、空畅,可以容纳万物,谁想干什么,都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谁也不妨碍谁,都在自由地、充分地、彻底地、无遮无拦地“自由”,这才是上片写景所展现的境界。在“百舸争流”及“万类霜天竞自由”中,有人把“争”“竞”理解为“争相”“竞相”,有人把它们解释为“并相”,即“相并相共”。你的观点及理由是什么?在上片中,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上片中,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选取的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2)描绘的画面: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姿、壮阔高远而又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3)抒发的情感: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作者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同学少年”有着什么样的形象?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相关词句形象特点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才华横溢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热情奔放,敢想敢做,以天下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昂慷慨,奋笔疾书;关心国家命运,针砭时弊,宣传真理粪土当年万户侯蔑视官僚军阀,救国救民,敢于斗争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激流勇进,甘为中流砥柱XUEXIRENWUERTANSUOYUBIJIAO学习任务二探究与比较贰一、深度探究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是肃杀悲凉的,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却与古人的传统咏秋在感情色彩上有明显的不同,为什么?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1936年2月试比较这两首词在结构、表现手法、内容主旨、风格上的异同点。相同点:①都是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描绘景色,下片抒发雄心壮志。《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湘江秋景”图,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作者与战友们为了改造旧社会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沁园春·雪》上片描绘北国风光,下片评古论今,抒发壮志豪情。②都运用了远近相间,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③都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赞美了“风流人物”。④都很豪放,意气风发。不同点:①表现手法上,《沁园春·长沙》主要写的是实景;《沁园春·雪》则是虚实结合,上片前十句是作者眼前的实际景物,而后三句则是作者心中憧憬的虚景。②内容主旨上,《沁园春·长沙》表达的是一个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沁园春·雪》表达的是中国人民的命运只有掌握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手中,才能有光明的前途。③风格上,相比较而言,《沁园春·长沙》没有《沁园春·雪》那么大气磅礴,感情也没有那么波澜壮阔。叁XUEXIHUANJIESANTUOZHANYUYANSHEN学习任务三拓展与延伸(1)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2)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雪。——《忆秦娥·娄山关》(3)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念奴娇·昆仑》(4)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5)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6)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7)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8)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9)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清平乐·会昌》(10)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