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小沙中心小学王红梅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悄然兴起,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一个国家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是重要前提。而我们的教育事业正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教育的着眼点应该是“以人为本”——出发点是人,归宿也应是人,教育的管理方式自然也应该不例外,应当以教师、学生的自主化管理为主。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却往往只过多地强调了管理的严格规范与整齐划一,从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因而在教育活动中出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现象:1.教育管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活力,教育陷入了“千人一面”“千班一面”的管理僵局;2.班主任在学校更高管理层的规范化下机械地耕作,普遍喊“累”,普遍出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现象。甚至许多班主任教师宁愿不拿班主任津贴,也不愿干这班主任的“辛苦活”;3.学生们的成长空间被教育管理者貌似神圣的管理“统一”的限制,学生成长的自身需求被强制取消,他们无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心智和性情;4.班干部们成了班主任老师统一遥控管理的机器,根本谈不上什么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当班干部成了勉为其难的事;5.目前广大教育者对自主化班级管理的实践还不够大胆,有操作价值的模式、规程探索还远远不够,各项束缚较多,没有真正突出人的地位。要改变上述状态,必须超出和突破教育管理特殊论的框架,从高一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教育管理,构建新的管理观——解放教育管理:解放教育管理者,解放学生,实施自主化管理,能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这一课题,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能更好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潜能,形成他们的意志和品质,让人成为一个真正自主的个体。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1.国外。以美国、苏联等国为代表,以苏霍姆林斯基等为代表,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进行了卓绝的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教会少年自我教育”,始终是苏霍姆林斯基理论上的追求,也是他对自己25年教育工作经验的深刻总结。他把“自我教育”提到教育的本质、教育的规律、教育的真理、教育的智慧和艺术的高度,一而再,再而三地加以阐述。他说:“我十分坚信,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比起组织星期日的消遣来,教会少年自我教育要困难得多。比起直到少年走出校门沉醉于无拘无束的自由空气之前抓住他的手不放来,教会少年自我教育也要艰巨和复杂得多。惟有能激发出自我教育的教育,才能解决这些困难。我在学校里干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已使我对此确信无疑。”2.国内。早在1919年10月《新教育》第2期,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问题,只不过先生当时的提法是“学生自治问题”。20世纪80年代,自我教育或主题教育由我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提出,在全国迅速发展,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益模式,已经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同。而教改几十年来,卓然而成大家者,无一不是以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以人的自主管理、积极主动发展为探索目标的。三、课题的界定“自主化班级管理”是指在创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自主管理班级、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管理实践。属于自主性教育研究的范畴。它旨在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努力实现班级管理的自主化、民主化、科学化,给班主任班级管理创新应有的权利,给班主任创造班级管理创新的宽松氛围,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形成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培养、提高教师、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自主化班级管理”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管理理论与模式,并使之不断完善。其特征主要有:强调自主性、富有开放性、高扬生命意识、承认差异性、具有传承性。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为中小学创新性教育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2.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让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乃至超越自我。3.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论”。4.魏书生班主任班级管理理论。魏书生认为,独裁,一言堂、个人迷信是愚昧、落后的时代产物,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时代的选择,大团体如此,小的团体——班级也是如此。5.成功教育理论。所谓成功教育是以转变低差生为切入点,是旨在使学习困难学生获得诸方面成功的教育;是通过教师帮助学生成功,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己争取成功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终身教育;是追求全体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使班级秩序井然,班内气氛和谐;2.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个性、特长发展尤其明显,综合素质提高;3.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工作轻松,有幸福感;4.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特别在班级自主化管理操作上游刃有余。六、课题的研究内容及预设措施1.放权给班主任,探索研究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的基本操作模式,建立发展型班主任培养机制。学校放班级管理权给班主任,总的目标上“管”,而对具体的管理方式则不“管”,让班主任以各种方式、策略落实班级管理的目标,并通过问卷调查、科学测评、系统培训、科学评价等方式努力建立发展型班主任培养机制。2.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岗位动态负责制,完善岗位评价机制,形成学生积极竞争的意识形态。(1)调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问卷调查的题目如:①你的兴趣爱好及特长是什么?②你希望自己在班级里承担什么职责?③你觉得班级管理上有什么欠缺?④班级里还可以设立什么岗位?⑤班级里可以经常搞些什么活动?⑥如果你是班长或主要管理者你在班级管理上主要会做什么事?⑦如果让你选择班级的主要干部,你会选择谁?分别负责什么?(2)激发学生班级自主管理的动机,调动积极性“动机是一切活动的原动力”,它是推动学生自主管理活动的主观因素,进行自主管理的前提。①抓好外部诱因,引发自主管理动机。在晨会、少先队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我是班级的小主人”,并举行各类小竞赛激趣,强化自主管理意识。课外,主动与家长联系,召开家长会,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保证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运用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等手段,把自主管理渗透到各科教学、班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多层次、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管理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自主管理的客观环境中,产生一种参与管理的需要。②整合努力目标,激发自主管理动机。每学期初,教师要求学生明确一学期的班级奋斗目标,引导学生把学校、班级、自身的教育目标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自主管理的努力目标。由于目标经过学生整合后切合学生的需要,切实可行,使学生目标明,方向清,管得主动。③创设民主氛围,巩固自主管理动机。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既做老师又做朋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还要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级管理制度,实施班组长轮值制等,增强学生班级的主人翁意识,真正使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巩固他们进行自我管理的意识。(3)建立岗位动态负责制目前,很多班级在岗位负责上都意识到了要“人人有事做”,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但是,往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班级为了图方便,岗位负责实行了“终身制”,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岗位动态负责制就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及特长按照一定的周期让学生轮换岗位,使学生得到各方面的管理体验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岗位设置可以根据班级实际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而确定,除普遍设置的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组织委员、劳动委员等以外,还可以设门窗管理员、多媒体管理员、书架管理员、作业本管理员、黑板管理员、就餐管理员、路队管理员、课间管理员、图书管理员、午间谈话管理员等等,并且可以根据班级现状不断变化岗位的设置,如发现班级的卫生角成了卫生死角,那么就可以及时设立卫生角管理的岗位。(4)完善岗位评价机制学生选择自己的岗位不是为了图开心,而是要让学生奔着一定的目标而努力。所以,学生在选择自己的岗位前必须制定自己努力的目标,班主任根据学生自己制定的目标和班级实际与学生共同商讨确定岗位评价标准。在负责周期结束后,相关教师和学生代表对每个学生的岗位负责情况进行测评,分出一——五个星级,并对好的予以肯定和表扬,不足的提出意见和建议,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今后努力的方向,并根据评价结果让学生继续选择下一轮岗位。而且,在学期结束后,对学生的岗位负责情况进行总评,并予以公布。这样,每个学生都会真正地对自己的岗位负责到家,并会形成较高的竞争意识。期末总评可参照下表:姓名参与岗位所得星级代秋月就餐走廊生物角作业本吕发展班长劳动委员黑板走廊3.加强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总结探索出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在学生管理班级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将自己的管理心得、所遇到的困惑、管理建议等记录下来,班主任定期作出检查和反馈。学生记录表参照如下:负责岗位:日期:月日——月日需要做的事:所遇困惑:我的建议:学期结束后学生将自己的记录进行提炼,班主任再根据学生的提炼总结制定出一套《班级特色自主管理制度》,如:《班级图书角管理制度》、《班级生物角管理制度》、《班级就餐管理制度》、《班级课间活动管理制度》等,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班级的主人。七、实施对象、步骤、方法和人员分工(一)研究对象1.本校部分参与研究的教师;2.本校二——五年级学生。(二)研究步骤: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1)对本校二——五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行为方面的调查;(2)学习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3)上交各类班级建设中新理念、新方法,总结经验;(4)制定方案,具体包括研究实施方案等。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4年2月——10月):(1)继续学习理论,同时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2)进行新一轮的班级建设研究;(3)整理有关总结;(4)收集、整理来自第一线的对于班级建设可行材料。3.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2014年11月――12月):(1)整理课题的相关资料。(2)撰写课题研究的结题报告。(3)课题成果展示,并请有关的领导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边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一方面对有关变量实施控制,一方面加强在自然进程中的观察,以便取得更为真实的材料。2.个案研究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结构形式的建构、操作规程的形成中,采用对特殊群体中的个体研究,通过跟踪、观察、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3.文献法:“自主化班级管理”理论形成,努力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动态,扩大对外交流,及时调整研究步骤。另外还通过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多种实验方法的研究,使此项实验更规范、科学。(四)课题组成员及分工1.王红梅:小学高级教师,课题主要负责人。负责课题的主持、人员分工、资料整理、研究报告撰写等;2.张雅萍:小学高级教师,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实验与研究,阶段性资料整理等;3.郑红:小学高级教师,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实验与研究,对学生现状的调查,相关资料搜集等;4.冷冰: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实验与研究,相关资料搜集,论文撰写等。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我校是一所创办多年且有较多科研经验的学校,学校领导对本次课题非常重视,对本课题的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特意邀请相关专家为本课题的研究作出指导,并保证在研究过程中给予一切方面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2.课题组的老师都是一线班主任老师,有丰富教学经验,且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精心谋划、设计周密的步骤和恰当的方法,以及教师们团结协作、刻苦勤奋的工作精神一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