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3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运动中心及其轨道一、地球公转的特征近日点(1月初)远日点(7月初)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1)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如下图):2.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2.方向(2)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如下图):(1)恒星年:公转360°,365日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日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3.周期(1)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2)平均角速度每日约1°,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4.速度(1)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2)平均角速度每日约1°,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4.速度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此问题要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判断:(1)太阳位于地球椭圆公转轨道的一个焦点上,如右图所示。(2)太阳位于地球椭圆公转轨道的中心,如右图所示:此时则需要根据A、C两位置的太阳直射点进行判断。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说出图中A、B、C、D节气,标出近日点和远日点的位置。(A为夏至日、C为冬至日、D为秋分日、B为春分日,1为远日点,2为近日点)NN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地球公转示意图上四个节气的判断方法1.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产生二、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阳光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地方时12点。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能量最多。1.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产生二、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位置移动规律3月21日至6月22日北半球向北移动6月22日至9月23日向南移动9月23日至12月22日南半球12月22日至次年3月21日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速度问题:假设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是匀速的(二分日最大,二至日最小),那么太阳直射点每个月的移动纬度大约为8°,每移动1°大约需要4天。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各题。(1)当地球运行到A点时,日期是________前后,速度____(快或慢),这时地球的位置接近________(近日点或远日点)。(2)当地球运行到D点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3)每年从12月1日至第二年元旦,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A.向北移B.向南移C.先向南移再向北移D.先向北移再向南移12月22日快近日点赤道C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3.四季更替和五带(1)形成原因: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导致太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2)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太阳高度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太阳高度的季节春、秋季节: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昼夜长短太阳辐射最长最高最短最低(3)四季的划分:①我国传统四季:以、立夏、、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②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秋分、作为四季的开始。③北温带气候四季: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立春立秋夏至冬至[注意]南北半球日期相同,但季节相反。即:月份3、4、56、7、89、10、1112、1、2北半球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南半球秋季冬季春季夏季(4)季节变化的纬度差异:①全年皆夏,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是地区;②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也不明显的是地区;③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赤道高纬度中纬度地区(5)五带的划分划分界线:回归线和极圈4.地球上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各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C.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D.黄赤交角的存在D黄赤交角几种数据间的关系(1)α=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数=12太阳直射点移动的纬度范围大纬度跨度范围=12热带范围。(2)β=90°-2α=北(南)温带范围。(3)μ=α=90°-极圈的纬度数=12晨昏线移动的纬度范围(南)寒带的范围。(夜)的最=极昼=北4.黄赤交角对四季和五带的影响60°30°60°30°热带寒带寒带温带温带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五带的范围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缩小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年变化幅度增大(赤道与寒带除外)季节的变化变化明显影响的方面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范围扩大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扩大4.黄赤交角对四季和五带的影响1.若黄赤交角增大,则会引起的现象是()A.北极圈以北范围增大,南极圈以南范围缩小B.地球上有太阳直射的范围缩小C.北极点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中纬度地区夏季昼将增长,冬季夜将增长D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按纬度分布规律日期直射点位置北半球南半球赤道3.21-6.22-9.23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等长愈往北昼愈长,9.23-12.22-3.21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夜短愈往北昼愈短,3.21和9.23赤道昼夜等长1、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下列各地白昼最短的是()A海口B上海C北京D漠河A二、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按纬度分布规律2.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规律季节直射点移动方向北半球南半球赤道12.22-3.21-6.22向北移昼渐长相反昼夜等长6.22-9.23-12.22向南移昼渐短6.22直射北回归线昼最长12.22直射南回归线昼最短1、5月1日到6月1日这段时间内在上海()A、昼长夜短,昼继续延长B、昼长夜短,昼不断缩短C、昼短夜长,夜继续延长D、昼短夜长,夜不断缩短A2.昼夜长短随季节变化规律分析图中各点所处的纬度。不同时期昼长变化速率是否一样?否,一般而言,二分日最大,二至日最小图解昼夜长短的变化北极圈内极昼扩大北极圈内极昼缩小北极圈内极夜扩大北极圈内极夜缩小1、极昼现象从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的时期是()A.春分至夏至B.秋分到冬至C.夏至到秋分D.冬至到春分2、下列日期,北极圈内有极昼,且极昼的范围扩大的是()A1.1B5.1C7.1D10.1AB北极点极夜天数比极昼天数略少的原因北极点发生极夜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所需时间短。而北极点发生极昼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所需时间长。(2011·烟台质检)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6题。5.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B(2011·烟台质检)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5~6题。6.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B3.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1)纬度分布规律总结①对称规律: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②递增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③变幅规律: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2011年佛山二模)根据紫金山天文台的计算,北京时间12月22日7时40分,我国迎来2010年的冬至。读图判断2010年我国进入冬至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昼长等于乙地昼长B.丙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慢C.丁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太阳直射点位于(23°26′N,175°W)A3.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1)~(3)题。(1)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A.66.5°N、66°N、40°N、40°SB.66.5°S、66°S、40°S、40°NC.66.5°N、66°N、0°、40°SD.66.5°S、66°S、0°、40°NA(2)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3.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1)~(3)题。D1月2月3.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据此,完成(1)~(3)题。A(3)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A.0Pa/Pb1B.Pa/Pb=0C.Pa/Pb=1D.Pa/Pb11月2月④极昼、极夜规律: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在南极和北极,大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2)季节变化规律:直射点向哪边移动,哪个半球昼就变长。3.昼夜长短时空分布规律昼夜时间差的变化随纬度的变化纬度越高昼夜时差越大随时间的变化冬至、夏至差最大春秋分差最小(除春秋分外)(除赤道外)(3)昼夜时间差的变化1、下列四个日期中温州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A9.10B10.1C6.1D1.1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小的是()A海口B温州C杭州D北京DA3、下列各地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A汕头B武汉C天津D哈尔滨D3.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1)~(3)题。白昼时间甲地5小时30分乙地9小时09分丙地11小时25分丁地13小时56分(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3)此时四地正处在夏半年的是()A.甲B.乙C.丙D.丁DBD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读图,(阴影代表黑夜),∠CNB=10°,求C点昼长。13小时20分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用下图表示二者的关系(阴影部分表示黑夜,非阴影部分表示白昼),假设日出时刻是X点,日落时刻是Y点。从图上可以看出:日出时刻X=半个夜长日落时刻Y=X+昼长=12+半个昼长=24-半个夜长昼长时数=日落时刻Y-日出时刻X4.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如果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的正球体,读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回答7~8题。7.此时,图中甲地的白昼时间为()A.10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4小时8.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A.6时B.18时C.5时D.19时如果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的正球体,读图(阴影部分代表黑夜),据此回答7~8题。AB60°W(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③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冬至春秋分夏至右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4.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C5.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B.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右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A时间地点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9:0023:008:5823:02②7:1918:417:2018:40③5:4018:485:3918:49【典例1】(2011年江苏卷)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1)~(2)题。(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C.②①③B.①③②D.③①②B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