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在团体辅导上的应用(一)2010-03-1015:41:59作者:大爱网编辑来源:互联网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即是藉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角色扮演源於角色理论,角色是我们对自我的一种评价及行动,它是情感和行动的系列组型,是一种独特的及习惯性的待人态度。壹、前言现今社会变迁快速,社会价值观急遽地变化,学校教育随之多元化以因应此现况。辅导工作是现代化学校教育的重要机转,特别是针对多数学生进行的团体辅导,因其具有预防性、发展性的功能,而显示其重要的价值。学者Schwallie-Giddis,Cowan和Schilliug(1993)在其所着「班级中的谘商师:有效班级辅导课程之活动和策略」完整阐述了班级团体辅导与学校教育、学生学习的关系,他们以多年的理论与实务经验发现班级团体辅导强烈影响所有学生在班级、在学校及其他生活层面的学习和自我管理(引自吴秀碧,民88)。此外,团体辅导是建立在以发展心理学、团体动力、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为基础之教育方法,团体辅导并非一般人想像的团体活动,其内容、教材、教法,主要以学生内在需要和发展课题为教材和内容,学习的历程是以学生内心经历为主导取向。因此,团体辅导的实施方法和技术通常具多样性、创造性、自发性、经验性和实验性(吴秀碧,民88)。角色扮演由於具有前述特微,也就成为团体辅导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尤其因为可适用不同年龄的学生,故一向广为团体辅导课程所运用。下面兹就角色扮演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在团体辅导的时机、功能、进行方式、注意事项等进行说明:贰、角色扮演的理论基础角色扮演顾名思义即是藉着扮演角色的方式来达到体验及学习的目的。角色扮演源於角色理论,角色是我们对自我的一种评价及行动,它是情感和行动的系列组型,是一种独特的及习惯性的待人态度(廖凤池,民88)。在临床心理学上,角色扮演最早为Moreno於1959用於心理剧,用以协助当事人探讨其内在世界,以便产生宣泄和顿悟,达成治疗。行为学派的Wople则利用角色扮演作为减敏感训练,此後行为的角色扮演便迅速发展用在社会技巧训练方面,其方法主要需提供详细而具体的行为示范,当事人观摩、仿效、预演(rehearsal),并给予增强,使当事人习得预定的目标行为或技巧。此外,GeorgeKelly也以其建构理论心理学(ConstructTherapyPsychology)的理念为基础,发展出所谓「固定角色治疗」(FixedRoleTherapy),方法主要是依一组新的建构,形成一个人特徵,当事人在治疗师指导下先预演该被塑造的角色之後,才开始扮演此角色,使当事人得以观察自己和环境,主要目的在借此松弛当事人的认知建构。简单的说,「角色扮演就是在一个假设环境中,相当投入地模拟行动」(Yardley-Matwiejczuk,1997,引自王沂钊,民87)。所以要想对自己和别人有更清楚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扮演的方式,并尽量去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角色扮演就是一种促使我们扮演他人角色,以从中得领悟的一种良好的方法。参、角色扮演应用於团体辅导上的适用时机及其优点角色扮演不同於完全认知的学习活动,更重视藉由实际的体会及行动达到认知、情感、情绪、创造、自主、自发的效果,而为一种最接近实际生活的学习。其性质正如和Shaftel和Shaftel所言,为一种问题解决过程,一种批判性思考过程,也是一种交流经验的过程(引自吴秀碧,民88)。因此角色扮演可适用於下列情境:1.用来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如邀请学生扮演不同职业的工作人员,以引出职业兴趣的主题。2.用以阐释一个问题:如以布偶剧方式演出性骚扰的情境引发此议题的讨论。3.用以发展设身处地的能力:如扮演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姊妹、同学.....),从该角色来与自己对话,以协助学生感受他人的想法。4.激发沟通,因为有具体的演出,而不会只流於抽象的讨论:如扮演家庭成员的互动型态,如指责、讨好等来谈家庭关系。5.教导解决问题的要素,在角色扮演中可以具体观察问题的关键,并产生替代性想法:设计一个人际冲突的情境引导学生经由讨论後演出。此外,角色扮演做为团体辅导的学习方法有多项优点吾人参酌学者吴秀碧的观点及个人实务经验将之整理如下:l对於不能完全使用口语或文字的学生,可以得到较有效的表达和学习。l增进人际交流,创造更适合学习的社会环境。l对於学术科目学习不佳,但具有创造性及自发性的学生,提供表现和成功的机会。l发展多样化解决问题的思考及行动策略。l促进敏察力及观察力。l经由参加演出或观察演出而获得学习。l促进个人的弹性,减少固执僵化的行为模式。l获得社会技巧的学习。l获得态度上的改变。l提供感觉型的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事实上,上述的优点也是团体辅导希望协助学生达成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目标。肆、「角色扮演」应用在团体辅导中的功能团体辅导强调发展性及预防性的功能,学者陈均姝更认为团体辅导能协助学生心理与人格的成长,增进其内在认知、情感、行为三层面的了解与探索,以增强个人自我功能及处理问题之能力,而角色扮演即是认知、情感、行为三层面的整体行动学习法(陈均妹,民87)。因此,藉由角色扮演实际的演出与讨论,让学生回到真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适当的解决方法,省思自己的行为模式,进而透过自我观察与讨论中培养出新的行为模式,累积面对生活的能力,故「角色扮演」应用在团体辅导中应具有下列几项功能(陈均妹,民87):(一)社会技巧训练:可利用「角色扮演」学习具体的技巧,如:求职面试、人际交往中的拒绝….等等。(二)价值澄清:藉着扮演不同的价值观,可以让孩子思考澄清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了解到多元价值的存在。(三)冲突、问题解决的学习:具体发展冲突、问题解决可行的技巧与态度,有助於现实生活问题解决。(四)纾解情绪:有时候问题的困境在於情绪的压抑与抗拒,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安全的释放情绪。(五)同理心的培养:发展对於各种角色的情感、情绪与动机的了解,真正进入一个角色的思维中,透过体验产生对人的包容与了解。(六)沟通与分享能力的训练:藉由讨论的同时也在扩展思维,表达自己的意见以及与别人沟通、分享的能力。伍、应用「角色扮演」在团体辅导上的进行方式基於以上观点,可以看出角色扮演教学法於团体辅导中的多种功能。Dinkmeyer和Dinkmeyer所编制的班级团体辅导教材,也使用角色扮演作为主要学习方法。他们将角色扮演分为三种方法:一为戏剧性扮演(dramaticplay),二为默剧,三为布偶。戏剧性扮演和布偶主要协助学生了解所扮演之角色的情感和行为动机,特别强调演出时让学生自主自发的在所描述的情境或问题中表达学生的想法和做法,而默剧主要用以作为班级团体暖身之用(引自吴秀碧,民88)。就临床心理学和谘商辅导使用角色扮演技术之方式,可借用於团体辅导者有下列五种方式(吴秀碧,民88):1.默剧:当班级团体辅导使用角色扮演技术时,学生一开始可能害羞、紧张而影响参与,若使用默剧作为暖身活动,可以使全班学生一起动起来,引来参加的兴趣。2.戏剧性扮演: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在一个平常没有经验过的情境,或扮演非自己的角色,用以发展敏察力、同理心、增进沟通、解决冲突、突破问题或作决策。3.布偶:布偶是另类的角色扮演,由於演出的学生不必暴露个人,透过的布偶尽情演出,可以减少某些尴尬,例如男生扮女生。4.行为预演:这种方式最常用以协助学生获得需要的新行为或新技巧。经过在班级团体的预演,可以增加其至实际生活中使用的信心。5.空椅法:在心理治疗常用的空椅法,也可用於团体辅导协助学生发展对於特定人物的情绪和想法的了解。(大爱网)编辑词条角色扮演法百科名片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所谓情景模拟就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情景模拟假设解决方法往往有一种以上,其中角色扮演法是情景模拟活动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其测评主要是针对被试者明显的行为以及实际的操作,另外还包括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目录[隐藏]简介功能优点缺点要求操作步骤具体案例简介功能优点缺点要求操作步骤具体案例[编辑本段]简介综述总的来说,角色扮演法既是要求被试者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观察被试者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观察被试者的多种表现,了解其心理素质和潜在能力的一种测评方法,又是通过情景模拟,要求其扮演指定行为角色,并对行为表现进行评定和反馈,以此来帮助其发展和提高行为技能最有效的一种培训方法。角色扮演的理论角色扮演理论是以米德的角色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米德的角色理论米德通过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自我是通过学习、扮演其他人的角色发展起来的,是他人对自己看法的总和,是各种角色的总和,代表对占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行为。角色扮演是在与他人交往和实际社会生活中,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特定行为。在不同场合,人们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这就要求人们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适当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在人际互动中实现的。这就是米德最初的角色扮演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是角色扮演用于塑造人的行为的理论基础。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在观察学习中,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是环境,如社会文化关系、榜样等客观条件,只要控制这些条件,就可促使儿童的社会行为向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他在实践中证明,在观察学习中,人们不用什么奖励或强化,甚至也不需参加社会实践,只要通过对榜样的观察,就可学到新的行为。这是一种“无偿式学习”,是通过形成一定的行为表象来指导自己的操作和行动的。最著名的是“侵犯实验”。榜样,特别是受人尊敬的人物行为,具有替代性的强化作用。替代强化也是一种认知过程,它包括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即观察榜样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以及理解自己如何运用这种行为。在这种替代强化作用的影响下,尽管没有采取任何直接的动作,也会产生大量的行为结果。这一点受到了大量实验的证实。因此,有意识得从正面给人以正确、美好、规范的行为刺激,则有利于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改变不良的行为的作用。[编辑本段]功能测评通过角色扮演法可以在情景模拟中,对受试者的行为进行评价,测评其心理素质以及各种潜在能力。可以测出受试者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等心理素质,也可测出受试者的社会判断能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等各种潜在能力。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每个人都有其特定的工作角色,但是,从培养管理者的角度来看,需要人的角色的多样化,而又不可能满足角色实践的要求。因此,在培训条件下,进行角色实践同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角色培训还可以发现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行为做出有效的修正。换句话说,角色扮演法是在培训情景下给予受训者角色实践的机会,使受训者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改进提高。通常,角色扮演法适用领导行为培训(管理行为、职位培训、工作绩效培训等),会议成效培训(如何开会,会议讨论、会议主持等),沟通、冲突、合作等。此外,还应用于培训某些可操作的能力素质,如推销员业务培训,谈判技巧培训等。[编辑本段]优点参与性活动作为受试者,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受试者一定会充分表现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作为受训者都知道怎样扮演指定的角色,是明确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扮演培训过程中,受训者会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带有娱乐性功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从测评的角度看,角色扮演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为了达到测评的目的,主试者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测试主题,场景。在主试者的要求下,受试者的表现也是灵活的,主试者不会把受试者限制在有限的空间里,否则不利于受试者真正水平的发挥。从培训的角度看,实施者可以根据培训需要改变受训者的角色,与此同时,培训内容也可以做出适于角色的调整。在培训时间上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视要求而决定长短。有关人际关际的培训,从培训设计上就已经消除了由于人际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