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R·八年级语文下册1.诵读诗文,把握好语气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3.把握两首诗的情韵,理解诗人对了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走近作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原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体制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周颂、鲁颂、商颂)风土之音朝廷之音宗庙之音表现手法赋比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整体感知1.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如何表现男主人公的相思之苦和追求过程?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第一章】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关关雎鸠所听在河之洲所见窈窕淑女所思君子好逑所愿层次突出语约义丰细读感悟【第二、三章】写自己的爱慕之心和相思之苦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第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君子兴奋地弹奏琴瑟,敲击钟鼓来亲近她,友爱她,并使她快乐。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求淑女爱恋相思梦幻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君子主题探究1.这首情诗的特点(1)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2)在追求的方式上:弹琴鼓瑟,敲锣打鼓。(3)在追求的对象上:是劳动中的女子。写作特色2.托物起兴“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3.韵律和谐(1)运用重言(关关)(2)运用双声(参差)(3)运用叠韵(窈窕)(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小结这是一首青年男子的恋歌,描绘他对一位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和对美满婚姻的渴望。整体感知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2.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艺术形象特点芦苇白露秋霜河畔道路秋水丛生茂密,秋来变黄,霜袭后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洁白、晶莹、凉凉的。崎岖难行,险阻重重。柔和、沉静、澄明、清冷。清冷、孤寂、凄迷、迷离的氛围细节感知1.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着专一。2.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注意景与情的结合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苇,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和见之无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诗人的彷徨失望和执着追求融为一体。(注意起兴)小结【全诗三章】(1)用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2)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3)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的深沉的相思之情。(1)起兴手法(2)重章叠句艺术特色音韵美四字句:二二拍押韵:ang韵i韵ai韵叠词:苍苍萋萋采采重章:反复咏唱整齐一唱三叹蒹葭诗情恋寻伤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不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即友情、爱情、理想蒹葭《关雎》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蒹葭》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强烈思念之情。课堂小结选自十五《国风》的,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的意思是,生于水边。“秦风”“芦苇”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