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的老师,奠基学生的幸福人生——《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李培一直都想做一个幸福的人:温暖的午后,品一杯花茶,拿一本闲书,任由自己的思绪跟随书上的内容去领略山水,深思险峰,或者看尽世间百态,万种风情。有幸拜读了肖川老师的《好教育好人生》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多么的浅陋无知,虚无缥缈。这本书让我对幸福的涵义、对专业成长、对教育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幸福是什么,许多人都追问过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境遇里感受也不会一样,因为幸福本身就是多元的。有人用诗一样的语言对幸福进行过表述:幸福是母亲的关怀,幸福是婴儿的笑脸;幸福是自由的跳跃,幸福是轻柔的抚摸;幸福是沉甸甸的麦穗,幸福是绿色的生活;幸福是收到康乃馨,幸福是神秘的巧克力;幸福是远离尘嚣的净土,幸福是置身事外的安闲;幸福是不经意之间的感动,幸福是重温听潮的时刻;幸福是拥有美妙的梦,幸福是开满鲜花绵原野;幸福是一生的信仰,幸福是丰富的宴飨;幸福是腰里的银钱响当当,幸福是寄托在纸上的希望;幸福是用心倾听,幸福是真诚分享;幸福是自己的感觉,幸福是下一步的欲望…..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可是怎么样才能拥有这样的感觉呢?换言之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元素是积极的重要的,又有哪些元素是消极的从而对我们的生活素质产生负面影响?这是思考生活,品味人生的不可回避的问题,肖川老师在这本书里给我们做出了明确回答。拥有美好生活,首先是心中有盼头。对于一个人来说,有理想、有追求,生活才会有声有色,才会有不断成长的内源性动力。其次是手中有事做。无所事事,是一种百无聊赖的状态。有事可做,意味着社会需要你,意味着你的人生的价值有得以表征和确证的机会。有事可做,就该心存感激,就该敬业爱岗。全身心地投入地做每一件事情,是生命积极的存在状态。美好生活的第三个元素是身边有亲友。人是社会的存在和精神存在。每一个人都需要有情感的归属。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友情、亲情、爱情,是生活中的阳光。善待他人首先是善待我们身边的人,善待我们的亲朋好友。人生的幸福三决:第一不要拿自己的错误处罚自己人;第二不要拿别人错误惩罚自己;第三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这是老作家张允和总结出的人生幸福秘决,值得我们细细玩味。第四家中有积蓄。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定的积蓄,我们就多了一份从容应对意外事件的底气,而不至于在重大变故面前束手无策。拥有美好生活,肖川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方面是要“无”的。首先是心中没有恐惧。在我们这个法治社会中,法律之内人人自由。堂堂正正地做人,遵纪守法,你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虽然我们有时做的事情不能尽如人意,但能够做到问心无愧也就可以了。同时我们还要对神秘和神圣的事物保持敬畏。假如一个人,心中没有敬畏,天不怕地不怕,那么他这个人就会很可怕。其次是监狱无犯人。也就是说你的亲人中,没有谁是犯罪份子,没有谁是一个极不道德的人以至丧尽天良、违法乱纪。再次是医院无病人。健康是幸福生活的一大基石。虽然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如果更多的过健康文明的生活,注重日常保健和养生,包括适量运动和合理膳食,我们就可能远离疾病的侵扰。最后是身边无仇敌。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他人多一点发自内心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多一点友善和关爱,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微笑,在生活中感受更多的阳光。肖川老师的这段关于幸福生活的解读,让我认识到幸福的人生不能只停留在想象中,它需要用心去打理,用心去经营,理性地生活,认真地生活,负责任地生活,有创意地生活,才可能过上舒心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坚定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念,我要全副身心地投入每一件事,我要热情的对待身边的每个人。营造幸福人生和专业成长,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两个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的幸福人生的营造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是因为一个生活的幸福指数比较高的人意味着低焦虑感、低倦怠感、高成就动机和高自尊需要的话;也意味着没有太多的后顾之忧,比较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和追求卓越,这样的人既更可能更重视专业成长,也会有更充沛的精力和更积极的心态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教师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首先因为教师专业素养会影响到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感受。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高,了就能更感受到工作过程的乐趣;他就会有着极高的自我效能感,变得越来越自信。相反,则会感到力不从心、如履薄冰,挫败感、沮丧感、焦虑感、和压抑感就是接踵而来。其次因为,教师专业素养会极大地影响教师自尊需要的满足。能够赢得别人的认可、接纳与欣赏,是每个人心中最深刻和最持久的一种渴望。如果一个教师专业素养高,工作干得出色漂亮,他就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同行的尊重、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再次是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体面和充分的自我表达能力,获取信息、建构知识的能力。一个善于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人,也一定善于与生活中其他人沟通与交流;一个在学生面前善于情绪管理的人,更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常常情绪失控,动不动就发火。一个人在讲台上的表现与他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一致的。一个有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教师也一定有良好的其他人际关系。当一个教师有比较高的专业素养时,他也一定享有比较高的生活品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特别汗颜。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复杂,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方法越来越灵活,考试题目越出越难,我经常感到焦燥不安,情绪难控。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温和的鼓励的语言去和孩子们沟通,是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人生的营造可以互相促进,开成一个良好循环。一个能够感受到生活幸福的教师也更有可能以更积极和光明的心态,更饱满的热情关注自己的成长。从我们教师自身来说,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素养,用我们过硬的本领和良好的风范赢得整个社会的信任和尊重,不仅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有为才会有位,有为生活也才会有滋有味。那么我们怎么取得专业的成长,让自己的专业成熟起来呢?肖川老师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指明了解途径。教师专业成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眼光——能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待学生和用整体的、和谐的眼光看待教育性活动;专业品质——建基于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体现于日常细微的行为之中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专业技能——课堂监控、演示讲解、练习指导等方面的技能。这里肖川老师提出用发展的眼光教育的眼光看等学生,让我想起了班里的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专业成熟的途径大体上有上升学历、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校本培训、参与教育实验四种形式。做为立培学校的老师,我们应该感到幸运。我们的校本培训,小课题研究,课堂改革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只要我们全身心地投入每一天的工作,尽心去完成每一次的任务,对各种教育观念和教育现象认真审视,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想不进步都是不可能的。除此之外,肖川老师还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等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等待,我们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当我们学会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一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高高在上的老师,怎么能听到学生真情的呼唤?自以为是的学生,如何听进老师的肺腑之言?重要的是以心换心,彼此倾听。其实学会分享是和学会欣赏别人高度相关的——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它会带给我们非常单纯的满足、愉悦和欢乐。对别人表现出真诚的赞扬和欣赏会使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阳光、温馨和美丽。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要做如此这般,就必须不断学习,领悟人类心灵的广袤深邃,理解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一个崇尚个性的时代,也必定是一个崇尚合作的时代。学会合作就意味着,对于不同、对于差异、对于另类,甚至是对于异端的尊重与接纳;意味着我们学会了“求大同,存小异”,学会了必要的妥协、退让、隐忍和放弃。作为教师,我们要很好地与校长合作、与同事合作、与学生合作、与家长合作。合作需要有善于沟通的品质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断和成熟的热情,需要有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品质和推已及人的胸怀。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所以我们要注重选择。社会的进步总是伴随着人们拥有愈来愈多的选择机会和可能。学会选择就成了一个更加文明、人道、合理的时代人们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在一个变得越来越多样、丰富和便利的世界,人生的历程真正成为一个为断选择的过程。创新是一种心态,一种工作作风,一种人格特征。学会创新,意味着教师能够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试图从不同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做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抱以重新的审视。只有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肖川老师说,这“六个学会”是优质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我们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看到这句话,突然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沉甸甸,我们一定成为好老师,我们不仅要自我成长,我们要营造幸福人生,我们还要为我们的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肖川老师指出,我们的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为学生幸福的人生奠定基础。那么这些基础应该包括哪结方面呢?首先,基础教育应该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打下一个亮丽的底色,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让学生学会过精神生活,珍视精神的价值,眷注内心,使学校生活成为整个人生美好回忆的巨大的源泉和宝库,以便让学生形成快乐、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快乐是心灵的阳光。一个不快乐的人,就有可能内心变得阴暗,就可能对人不信任,甚至充满敌意,就有可能是为害群之马,甚至是穷凶极恶之徒。其实,基础教育的基础应该包括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比他们学到了什么更有意义的。《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而只有当我们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和兴趣,才有可能为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再次,基础教育基础中应该包括发展学生独立地、有尊严地面对世界的品质和能力。这就需要学会质疑与独立思考——不轻信、不盲从、不唯书、不唯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天平上来考量,思考别人思考过的问题在;就需要学会有效地自我表达——能够充分地、体面地表达自我,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形体语言的表达,也包括我们的待人接物、穿着打扮;还要学会收集处理信息——当你作出选择和决定时,你知道从什么地方可以获得可靠的、足够的信息。作为民主社会合格的公民,必须具有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承担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是造就独立的而不是仰人鼻息、依付于人的,有尊严的而不是自轻自贱的人的重要方面。最后基础教育要帮助学生与他人、自我、自然建立积极的、建设性的关系。学会宽容,学会善待他人,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学会与人人建立起真诚的、亲密的关系;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检视、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图像,形成自我的同一感和统一的生活哲学;学会亲近自然,聆听天籁,珍爱万物,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不暴殄天物,不人为物役。总而言之,基础教育不仅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