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咏雪陈太丘与友期学习目标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3.积累一些文言词语。重点难点1.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2.难点: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世说新语》,笔记小说集。南朝刘义庆撰。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生活。《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代仿作很多。书中存在不少消极因素,但也有不少批判黑暗、讽刺奢淫、表彰善良的记述。全书语言精练,善于通过一言一行刻画人物肖像、精神面貌,意味隽永。作品简介作者简介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学,喜欢招聚文学之士,除《世说新语》外,还编有《函明录》等,但已散佚(yì)。一、注音:俄而()雪骤()柳絮()无奕女()王凝之()二、解释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4、公欣然曰5、撒盐空中差可拟6、未若柳絮因风起基础知识éxùníngzhòuyì家庭聚会儿女、侄子、侄女等不久、一会儿高兴的样子大体可以相比比不上译文《咏雪》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文言文特殊句式1.省略句。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在“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即“(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之意。2.倒装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3.判断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是”的意思,译为“这就是谢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朗读课文,讲述故事交代“咏雪”故事背景的是哪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个字,涵盖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经过):寒雪日家中谢太傅、儿女们咏雪起因发展结果↓↓↓“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咏雪问题探讨: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营造了欢乐轻松融洽的家庭氛围2、“公大笑乐”,在笑什么?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3、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作用?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4.“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讨论并归纳:有两种相反的意见。(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此说,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2)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撤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且形象不美。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中心思想(主题)《咏雪》: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兄子胡儿(谢朗)兄女(谢道韫)人物谢太傅(谢安)哥哥的长子长兄的女儿——撒盐空中——柳絮纷飞观点比喻1、积累写雪的诗句或写雪的成语。作业布置(1)钱强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与同学打架,钱强的好朋友李辉看到后立即上去帮各式各样钱强。(2)刘丰在体育课上扭伤了脚,林健送刘丰去医务室治疗,又回教室将老师布置的语文作业题抄下来,给刘丰送去。(3)郑伟有道题不会做,想拿马捷的作业本抄袭。马捷不同意,而是给他讲解做题的方法,要他自己去做。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群《对雪》除“柳絮”一喻外,你还能写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比喻词吗?能否再写出几句咏雪的诗句吗?鹅毛、鸭绒、扬花、梨花、花絮、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小组合作学习1.划出重点字词2.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3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去2、委3、顾4、期5、引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往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古义:拉今义:引用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读fǒu,表示否定,相当于“吗”。词类活用1、“友人惭”意动用法。惭:感到惭愧补上句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人友人元方元方家君家君友人友人友人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来。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探究问题1.“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是个不守信用,没有时间观念的人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的哪两个错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聪明、勇敢、明理(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4.这一则重在表现元方什么特点?1.懂得为人道理(知书达理)2.聪敏过人。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1)客人既已认错,就应原谅他,而元方“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很尴尬。无地自容,这也算无礼。(2)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应如此求全责备。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了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懂礼识仪,机智聪明,刚正不阿的性格特征6、作者写此文,意图是什么?(1)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2)也赞扬元方的聪敏。7、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论语十则》的哪句话?与朋友交而不信乎?8、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做人要讲信用五、小结本文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对话以责备客人“无信、无礼”为核心,既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的品质,又从反面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结尾“入门不顾”的动作细节,再次强化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全文以寥寥数笔,就将当时的环境和一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作者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他使用一些非常形象地比喻,凝练生动的语言,点出了人物与环境的特点,使之跃然纸上。中心思想(主题)《陈太丘与友期》:本文写“友人”不守约定、不讲信用的故事,反映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道理。练习1.下列红色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A.儿女:子侄辈,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3.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CD•仿写句子:•诚实是________,能________.•诚实是一座桥梁,能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诚实是一场细雨,能涤荡人们内心的尘埃•诚实是一颗星辰,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诚信是泉,它清澈透明,能净化心灵•诚信是光,它灿烂夺目,能温暖人心•诚信是风,它凉爽舒适,能吹散烦恼小延伸•哪些是敬辞,哪些是谦辞?•1君2尊君3家君4敝人5卑职6陛下7令尊8寡人9足下10令郎11老朽12犬子请你发挥想象,依《陈太丘与友期行》情节,假设一个对话情境,猜想友人遇见陈太丘后,两人分别会说什么呢?创新题

1 / 3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