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具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张勃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主席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做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这为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也选择了创造和收获。习主席说,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学高为师”的古训,指的是教师应在学识上高人一筹,也说明深厚学识是好老师的必备素质之一。面对当前的信息化网络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做一名好老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识,努力提升自身的学识魅力,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绵延不绝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同时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好老师应具有扎实学识与大家进行交流,不足之处希望大家给予指正。一、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无知。”是的,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穷于应对。苏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我认为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努力完成由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化。举个例子,本学期我参加了为期两年的北京市“名师工程”的学习。我的学术导师要求我每学期至少读四本有关数学史、数学教育、数学发展等相关的中外书籍,作摘抄,写反思。当我沉淀下心情汲取书中营养时,我发现过去的自己只是个教书匠,了解的不过是课本中的数学思想,而今通过读书和听专家讲座感觉自己对所教学科有了更加系统、深刻、准确的理解,有了更广阔的数学思维视角。二、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教学研究能力,就是基于学生的数学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善于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善于反思自身教学管理,扬长避短,对课堂传授知识或教学评价等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随笔,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后撰写成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我不希望自己的教研仅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试的研究上,或是局限在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上,而是更希望自己重视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另一方面,我认为好老师应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丰富自身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学识魅力不仅仅在于教师要拥有广博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更在于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经验的深切反思,在于教师能够运用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在行动中做教育,在行动中做研究。我想,教师只有成为学者型的教师,懂得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学习,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要求。所以说,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我对在名师发展工程学习发展期望的寄语是:期望此工程能充分激活自我发展的内驱力和自主发展的个性化;尤其专家的引领能突破个人专业发展的瓶颈,在课题研究和实践中丰富自己的专业结构;还期望和其他学员在教育智慧互享中走向专业成长共赢。三、教师要懂得一些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内容我认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养,包括认知素养、情感素养和意志素养。有效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老师要很好的实施教育教学,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老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对自己教学的信仰:我不必期待所有学生都成绩优异,因为那是神话。但我可以让数学学习能指向学生未来的美好远景,让学生热爱数学,使他们养成一种在生活、工作中应用数学去思考的观念和习惯。有朝一日所学的数学知识全都忘掉时,但行为做事仍保有一种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数学精神,这对他们是受用终生的。这也是数学老师应追求的。我认为好的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包括善于处理与同行、与家长的微妙关系,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总之,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习主席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而成为一名具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则需要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不断摸索、不断积累。教师只有提升个人的学识修养,才能教书育人,做到“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