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教程全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艺学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和文学史.这五个分支具有不同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它们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与渗透.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三、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二)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形态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二、文学理论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复习要点[基本概念]文艺学文学活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二、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一)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二)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第二节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一、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二、中国特色三、当代性复习要点[基本概念]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国特色当代性[思考问题]1、试说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革命性转换2、马克思主义对文学的总的理解是怎样的?3、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二编文学活动第三章文学作为活动第一节文学活动及其构成一、世界二、作者三、作品文学本体论:文学活动的主体在于文学作品而不是外在的世界或作者。四、读者五、对文学活动的整体观照作品(中介)作者读者(4)文学本质论世界(2)作品构成论(3)文学接受论(1)文学创作论文学活动模式图第二节文学活动作为人类活动的性质一、人类生活活动的性质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二、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一)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与对象的诗意情感关系(二)生活活动特性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三)生活活动特性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三、文学活动在人的生活活动中的位置第三节文学活动的发生与发展一、文学活动的原始发生(一)关于文学发生问题的几种学说1、巫术仪式发生说2、宗教发生说3游戏发生说(二)文学发生根本原因的揭示——劳动说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二、文学活动的发展(一)文学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及前人有关认识它的发展同经济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它显得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同生产呈反方向的发展。对此,马克思指出这是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二)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复习要点[基本概念]生活活动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文学本体论文学起源的劳动说物资生产与文学生产在发展上的“不平衡关系”。[思考问题]1、文学活动与生活活动是怎样的关系?文学活动在生活活动中处在什么位置?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3、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诸说有更大合理性?4、试辨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第四章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第一节文学概念辨析一、文学概念三义广义文学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狭义文学才识指今日通行的文学,即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间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可以称为折中义文学。二、文学作为文化三、文学作为审美四、文学作为惯例惯例,在这里是指人们在使用文学概念时有意或无意地遵循或建立地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地规范。五、文学界定地困难及解决办法第二节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一、文学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社会结构,这里指由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各种要素或各个方面的总和构成的总体组织。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就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各种制度及情感、信念、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的总和。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二、文学与话语三、文学与社会四、文学与反映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普遍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性话语活动。第三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一、文学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二、文学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三、文学既是情感的也是认识的四、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的审美意识习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文学具有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性质。第四节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一语话蕴籍话语蕴籍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一)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籍性质(二)在更具体的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本文”带有话语蕴籍性质。二、文学的定义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复习要点[基本概念]广义文学狭义文学折中文学一般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性质话语话语蕴籍文学[思考问题]1、文学概念有哪三层含义?我们的解决办法是什么?2、怎样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质?3、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4、什么是文学的饿双重性质?5、什么是话语蕴籍?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第五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第一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性(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指导思想。(二)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共产党领导时期。(三)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功利性。二、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性、层次性、多样性第二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价值取向一、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主要价值取向二、雅与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统一三、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艺术珍品四、作家、艺术家与新时代的人民群众相结合第三节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发展一、继承与革新: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二、借鉴与创造: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沟通三、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文学复习要点[基本概念]主导性与多样性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陈出新[思考问题]1、简述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基本属性。2、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中的雅与俗的问题?3、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的意义。4、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第一节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生产一、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一)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的内涵和关系物质生产指的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资改造活动。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二)精神生产的特殊性物资生产是在物资领域实际地改造对象世界和创造新的物资世界地生产。精神生产是在精神领域中观念地改造对象世界并创造新地观念世界的生产。精神生产以符号为手段,因而它实质上就是一种创造观念世界的符号活动。二、文学创造与其他精神生产的区别(一)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活动的区别(二)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话语生产文学创造不止以话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是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生产。第二节文学创造的主客体(一)关于文学创造的客体的种种解释1、客体即“自然说”2、客体即“情感说”3、客体即“原始意象说”(二)文学创造的客体是特殊的社会生活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和唯一源泉1)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客体(2)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2、作为文学创造客体的社会活动的特殊性(1)文学创造的客体是整体性的社会生活(2)文学创造的客体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或经过审美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的社会活动。3)文学创造的客体是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二、文学创造的主体一)关于文学创造的主体的种种解释1、主体即“摹仿者”与“创造者”2、主体即“旁观者”与“移情者”3、主体即“集体人”(二)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1、文学创造的主体是存在与艺术生产活动中的艺术生产者2、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3、文学创造是具体的社会人复习要点[基本概念]精神生产艺术生产文学创造的客体文学创造的主体[思考问题]1、“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来的?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资生产的关系如何?2、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什么说文学创造是一种更加自由、更富于个性的创造?3、文学话语作为一种“话语”与日常话语、科学话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说文学话语是一种创造性语言?4、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只有经过作家体验过的社会生活才是文学创造的现实客体?5、能否说“凡是写作的作家就是文学创造的主体”?为什么?如何理解“作家是美的体验者、评论者和创造者”?第七章文学创造过程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一、材料(信息)储备文学创造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二、艺术发现三、创造动机第二节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一)回忆与沉思(二)想象与联想三)灵感与直觉四)理智与情感(五)意识与无意识二、构思方式(一)综合(二)突出和简化(三)变形与陌生化第三节文学创造的物化阶段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一)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二)作家创作动机中途转换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其一,技巧要为物化心象的内在物理服务。其二,技巧要为作家通过心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三、即兴与推敲复习要点[基本概念]材料艺术发现创作动机艺术构思直觉灵感综合突出简化变形陌生化即兴推敲[思考问题]1、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及其来源是什么?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3、理智与情感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何在?4、意识和无意识在文学创造中的意义何在?5、试谈作品与意图的冲突。第八章文学创造原则第一节艺术真实与艺术概括一、艺术真实(一)与生活真实不同,艺术真实以假定性情境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的认识和感悟。1、内蕴的真实2、假定的真实(二)与科学真实不同,艺术真实对客体世界的反映具有主观性与诗艺性。1、主观的真实2、诗艺的真实艺术真实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二、艺术概括作家根据自己的体验与认识,对个别或特殊的事物加以独特处理,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基础上,创造出既具有鲜明的独特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一)在对富有特征的具体事物的观照和描述中,实现“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二)实现“个别”与“一般”相统一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为主体意识对客体对象的能动性介入和把握第二节情感把握与形式创造一、情感把握情感把握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对象作情感性体验和评价。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主体心理过程,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和审美等社会性需要与态度,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情感性评价。(一)情感把握作为一种价值取向的把握,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的主体性“裁判”;裁判体现的情感态度应该具有诚挚性与高尚性。1、诚挚性2、高尚性(二)精神产品都是对客体对象的一种“裁判”,然而视角与方式各异;文学的“裁判”则是“诗意”的,即:它以审美的视角和艺术的方式,把情感把握寄寓与“境”的创造之中,并与“理”的阐发相交融。1、情与境2、情与理二、形式创造形式创造是文学创造的基本原则之一,作家要赋予自己的创作对象以艺术形式。形式创造既体现为对内容的内在结构的把握,又体现为利用语言材料及艺术手段(结构、体裁、韵律、表现手法)使之呈现出外

1 / 3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