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方案智慧城市全景图军事航天产业升级基础设施政务协同科技创新电子商务智慧医疗绿色宜居平安应急市政管理社会管理决策指挥能源环保游戏传媒智慧景区交通物流智慧城市工程建筑保稳定“智慧城市”的愿景展望1、发展更科学•首要目标是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并以此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降低产业能耗,使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更加持续。2、管理更高效•通过物联网、空间地理等技术,对自然环境,城市基础设施,流动的物品进行实时的管理控制,对人口等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服务,以实现智慧的交通、环保、应急、基础设施、食品药品监管、政务等等,达到城市畅通高效的运行的目的。3、生活更美好•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渠道都可以享受便捷廉价的社会服务、就业安居、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融合的公共服务,生活品质获得大幅提升。强大的服务能力让市民感受到归属与认同、便捷与关怀、交流与信任、尊重与成长,不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外来居民,都为工作和生活在一座智能、亲切的城市而感到舒心和骄傲智慧城市的愿景展望——发展更科学•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要调整城市产业结构、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并以此作为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产业,降低产业能耗,使城市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发展更加持续。智慧城市的愿景展望——管理更高效•城市畅通高效的运行,必须依靠可感知、可控制、高智能的管理手段。通过物联网、空间地理等技术,对湖泊、森林、大气等自然环境,道路、地面设施、地下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汽车、食品、药品等流动的物品进行实时的管理控制,对本地人口、常驻人口、流动人口等进行实时的管理和服务,以实现智慧的交通、智慧的环保、智慧的应急、智慧的基础设施、智慧的食品药品监管、智慧的政务,达到新阶段的人类文明:低碳社会、绿色生态、山水宜居。智慧城市的愿景展望——生活更美好•通过高度发达基础环境和信息环境,市民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渠道都可以享受便捷廉价的社会服务、就业安居、公共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融合的公共服务,生活品质获得大幅提升;强大的服务能力让市民感受到归属与认同、便捷与关怀、交流与信任、尊重与成长。物理位置不再成为障碍,人人比邻而居,成为城市家园中日日相伴的朋友,不论是本土居民,还是外来居民,都为工作和生活在一座智能、亲切的城市而感到舒心和骄傲实施智慧城市战略的经济思考据世界银行测算,建成一个百万以上人口的智慧城市,在投入不变的条件下,实施全方位的信息管理将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以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且引领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方向。预测:经过持续的投入建设,建成后的智慧城市将呈现出强大的“乘数效应”,排除经济自然增长的结果,同样的投入前提下,可以4倍于常规发展的产出。探索:各城市、各部委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08年起,在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智慧城市概念蓬勃发展。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2011年12月22日工信部发布《中国信息化城市发展指南(2012)》。提出打造“智慧城市”,强调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创新应用等等。•2012-2013年住建部发布《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分两批确定了193家试点城市。•有关部门先后在各自业务领域开展试点示范,至今年5月底,累计批复县级以上城市试点293个(部分城市获批多项试点)。•2014年3月住建部报请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其中有关于智慧城市的大篇幅的要求。•2015年4月7日,住建部联合科技部公布了84家第三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腾飞:智慧城市建设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战略•2014年8月29日正式发布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起草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高技[2014]1770号),成为现在起直至2020年指导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智慧城市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为贯彻落实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25个部门成立了”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部际协调工作组”,统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于2014年11月7日在广州市召开了“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大会”,向地方和社会各界解读指导意见,介绍相关部门下一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据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调查,截至2014年5月,已有222个城市(区)实际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这一数字是各地方实际上报的统计结果。其中,地级市以上城市(区)超过60%。建设内容覆盖面已扩大至20多个领域,关注度靠前排名如下:信息基础设施89%,电子政务75%,社会治安59%,智能交通58%,市政管理、智慧医疗、社区服务各50%,智慧教育32%。智慧城市试点进展情况调查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新四化”的重要手段我国面临“四化并举”的发展重任,智慧城市建设背负的责任更加重大,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城镇化与智慧城市,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投入,要用智慧城市的先进理念指导城镇化建设。●信息化与智慧城市,城市信息化的最高阶段就是智慧城市,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安全、大力推动信息消费。●新型工业化与智慧城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是智慧城市发展重点,实现产业专项升级,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与智慧城市,通过引入农业科技、用信息化手段增强农业的质量和规模,加强智慧城市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模式一:以解决传统城市发展难题,改善城市发展环境为特点。即务实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其发展重点一般是以电子政务、城市管理为重点领域,建设内容多以解决当前政府在办公、决策、指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主,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运营的和谐发展。●模式二:以打造高端城市发展环境,实现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为特点。即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其发展重点一般是以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为重点领域,建设内容多以打造高端信息基础设施运行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主,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打造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环境。●模式三:以实现地方应用新技术、带动新产业的融合发展为特点。即可持续型智慧城市发展模式,其发展重点一般是智慧产业,建设内容多以产业应用基地、新技术示范应用项目为主,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实现新技术与示范应用的良性互动循环,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三大发展模式一、公司简介二、智慧城市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三、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简介四、智慧城市业务开展情况汇报目录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全面整合这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通常做法,先建一部分宽带、光纤、无线等基础设施,再在各部门、行业、领域逐步建应用系统,如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也有一些地方是直接上应用系统,根据该应用的需求配套基础设施。这两种做法都会造成以下问题,已成为一些地方的痛点:1、部门、行业间条块分割、纵强横弱、信息孤立,各系统间数据调用困难,维护不便,无法形成“一张图”的城市管理和运营整体。2、缺乏全局性、前瞻性的需求设计,就会出现重复建设、打补丁现象,造成极大浪费。关于“智慧城市”的整合建设理念逐步建设各应用系统统一支撑平台、应用集成平台、综合服务平台、立体安全防护体系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先行,描述出智慧城市全景图全面整合规划整合平台建设应用系统1应用系统2基础建设一期基础建设二期不局限于单一应用系统建设,而是依托自身先进的顶层设计方法、大型复杂项目管理经验和工程交付能力、及强势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全面、前瞻性视角,着眼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痛点问题,着力于顶层设计和整合平台建设,形成了自有特色的整合建设方案。对已建成部分应用系统的地区,亦可依托的平台进行整合。多个地方的实践证明,整合规划和建设可缩短智慧城市整体建设工期,并降低总成本。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认知•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能高效协作•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形成城市核心系统的运行全图•对城市运行全方位测量和分析全面感测充分整合协同运作激励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应具备的四大特征1.“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按规划统一实施;2.“智慧城市”需要建设统一的综合支撑平台、应用集成平台,以实现各应用系统的共享和数据整合;3.“智慧城市”应建设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城市运营中心,管理城市内的各种服务,提供跨机构的统一视图;4.“智慧城市”必须建立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能力。核心认知之一:智慧城市需要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是从全局的角度,对智慧城市总体架构的设计,是对智慧城市建设蓝图的描绘,更是对建设前景的展望,也包括了实现路径和保障条件,这就像盖楼需要设计蓝图一样重要。•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总纲,遵循“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原则,统一实施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对于扩大信息共享、降低总体成本、确保建设质量、提升系统价值至关重要。•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核心认知之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运营一体化•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其建设和运营是一个交错推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征,也符合信息化发展的规律,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不断总结、优化、改进、革新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边建设边运营”就是一种常态。•智慧城市要想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将“运营”理念贯穿于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过程中,可以结合“双创”、互联网+、信息消费、信息惠民、PPP、向社会购买服务等要素进行设计,大胆创新。核心认知之三:智慧城市需要建设统一的综合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和服务平台•智慧城市建设不同于以往数字城市、电子政务等就在于其资源的无障碍流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城市而不是“分割条块”,智慧城市需要“共享和集成(共享数据、共享服务、流程集成)”。•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综合支撑平台、应用平台和服务平台就是在对智慧城市进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站在城市总体经营的高度,以“建设运营一体化”为着眼点所提出的。核心认知之四:智慧城市必须“建设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能力”•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度越紧密,风险也随之增加,需要“建设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安全防护能力”,为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立体的安全防护体系就是通过“智慧城市立体安全公共平台”,再加上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考核,从“机器、环境、使用者”全方位进行安全的防范,形成“安全、可信、可靠”的智慧城市安全防护能力。建议:1.鉴于安全是个全局性的问题,需要更多的方面和参与主体,要充分发挥“中共中央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网信办)的作用,才能统筹安排事关全局性的安全问题。2.鉴于安全技术的复杂性,智慧城市的立体安全服务不是城市本身的队伍、以及一般的信息技术公司可以胜任的,专业的事情需要由专业的队伍提供,建议向社会购买专业的智慧城市安全服务,同时也培育和发展民族的信息安全服务=产业。提出的“智慧城市”总体建设和运营框架框架解读一:感知层和网络层由各种具有感知能力的设备组成,主要用于感知和采集物理世界中发生的物理事件和数据。感知层至关重要,是物与物相连的基础,是实现智慧城市的最底层技术。感知层是物联网络建立的基础,为建立低成本、高效、灵敏的网络层提供支持。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框架解读二:基础平台层SCIP智慧城市基础平台层(SmartCityInfrastructurePlatform,简称:SCIP),又称为“智慧城市统一支撑平台”,提供智慧城市的基础运行环境,通过SOA、API管理、APP商店进行统一管理,为上层的各种智慧应用提供支撑,是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的基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