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标会考内容标准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Ⅱ)运用所给实例,概括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及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Ⅲ)阅读P24第一段,归纳: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基本理论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有双向性,即作用与反作用。②在人地关系中,人类起主导作用③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双重性:正面的和负面的④人类对环境的改变,总是从对区域环境的某一因素产生影响开始,进而引起整个区域环境的改变。(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点)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开采(了解)•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生物资源的利用(自学)矿产资源的开采不合理地开采和利用,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1.利于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2.促进道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3.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4.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原因:资源是发展工业的物质基础,能源工业和采矿业是资源丰富地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例)1、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土地、大气污染2、生态破坏:废渣占用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自然景观破坏;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工程西气东输中国: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北煤南运外国: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美国——北水南调(加利福尼亚水道)资源跨区域调配中图版第一章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水资源为例人教版第五章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注重对此类问题地理分析方法的掌握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项目地区占全国百分比(%)水资源人口耕地GDP北方地区14.744.459.243.4西北内陆区4.92.12.61.8南方地区80.453.535.254.8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西北更少▲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水资源供需矛盾南水北调输水线路示意图东线中线西线●●●●●●★扬州天津三峡丹江口郑州石家庄北京南水北调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对比方案东线中线西线路线扬州→天津(华北)三峡,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华北)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黄河上游(西北)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供水区华北、胶东地区华北西北地区评价优点可调水量大;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可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供水水质最好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低,需梯级抽水北送,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次污染)。沿线地形复杂,工程量很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地形复杂,工程艰巨对输出地的影响对沿线地区的影响对输入地的影响(主要是积极意义)南水北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缓解水资源供需紧张局面②推动经济发展①减轻洪涝灾害②长江口盐度升高,水质变差①缓解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经济发展②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③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生态缺水;减少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控制地面沉降;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改善气候)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1)长江径流减少,海水将会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影响长江下游水质。(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使航道淤塞。(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会降低水质。升高泥沙淤积加重水生生物较高盐碱化污水排放结论:预先采取防范、补偿和综合治理措施,加强监督管理,尽量减少不利影响。地理背景(调配原因)空间分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能源的地区分布不均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其他:政策、科技主要资源、能源基地的空间分布资源跨地区调配的主要线路▲对输出区、输入区、沿线地区▲积极意义、环境问题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思路和方法社会生态经济资源调配“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今熄火【2015年03月20日】:“长安街最后一根烟囱”—国华北京热电厂的大烟囱今天停火,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北京第一家高温高压热电联产企业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关停后,可削减燃煤13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1410吨、氮氧化物2690吨、粉尘420吨。其供电供热的功能将由东北燃气热电中心接替。中国能源矿产资源分布图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海上石油沉积盆地东部中部西部生产量占全国百分比39.2%39.6%21.2%消费量占全国百分比54.9%25.3%19.8%西气东输工程2005年9月3日,家住上海松江区的一个孩子手捧一盘使用天然气烧出的菜肴走向餐厅,上海部分家庭已使用上新疆的天然气上海2005年7月,西气东输通过陕西靖边分输站和冀宁联络线向华北分输,北京市民用上来自新疆塔里木的优质天然气。•西电东送让北京不再拉闸限电•北京每3盏灯中,就有两盏是用西电点亮的。了解北京了解北京了解北京——焦渴的北京官厅水库现水量不足库容1/40密云水库现水量不足库容1/10焦渴的北京1949年109km22000年1040km22020年1650km2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原因城市人口的增多1949年420万;2014年2114万•原因水资源的污染、浪费•重工业企业搬迁——固定资产高达700亿元的耗水大户首钢被迫搬迁•将258万亩水田改为旱田•提高水价32.读图“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表2煤炭和天然气作为能源的特点比较煤炭天然气优点开采成本低、储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缺点使用不方便、燃烧效率低、废气、废渣排放量大开采、储运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回收周期长模块3样题资料: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西气东输工程是从塔里木盆地轮南至上海的输气管道(如图所示)。新疆的天然气非常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相对能源的需求量较小,天然气得不到充分利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很大(以煤炭为主)。长期以来这里能源资源贫乏,所需能源主要从外区调入。(1)试从调出、调入区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分析说明西气东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西部经济发展影响有__________(选择填空)。A.增加就业机会B.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C.改善生态环境D.减少财政收入(3)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东部和沿线地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范畴,研究此类问题应从几个方面考虑?(5)依据所学知识和以上分析方法说明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对北京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块3样题天然气地区分布不均,经济发展不平衡,天然气对环境污染小AB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14.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及表4,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用表4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归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易](2)结合表4中的相关信息,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除此以外,加剧了该地区水资源紧缺程度的人为因素有。[中](3)南水北调改变了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它是通过对水循环中的环节施加一定的影响而实现的。[易](4)南水北调工程的水质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试分析保障该工程优质供水的主要措施有[中]会考说明项目地区占全国百分比(%)水资源人口耕地GDP北方地区14.744.459.243.4西北内陆区4.92.12.61.8南方地区80.453.535.254.8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西北更少人口多,耕地面积广,经济较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总量少水资源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地表径流有效控制长江流域的排污量,确保取水源地水质清洁;对沿线地区生产、生活污水进行治理,实现达标排放课标会考内容标准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明产业转移的原因。(Ⅱ)运用所给实例,概括产业转移对迁出区及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背景知识:产业结构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同一地区,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变化:第一产业逐渐减少,第二产业先增后降,第三产业稳步增加,低级形态→高级形态•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一般而言,第三产业比重越大,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概念思考:吸引三家境外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办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廉价劳动力广阔市场政策优惠交通便利2000年部分亚洲国家周平均工资国家和地区香港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周工资(美元)436.632824377.958.330原因?P291、了解珠江三角洲已经出现过的两次产业转移的情况。2、分析珠江三角洲在两次产业转移中地位的变化。3、珠江三角洲在两次产业转移中地位的变化带来了其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的哪些变化?香港珠三角洲地区欠发达的相邻地区第一次产业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第二次产业转移传统制造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确定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华南经济圈的中心地位。环境质量大为改观产业移出地产业移入地对自然环境影响•提高环境质量对人文环境影响•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失业人口增加对自然环境影响•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可能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对人文环境影响•加快工业化进程•缓解就业压力•加速消耗当地资源•减少资源消耗产业转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8.81.352.428.738.87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0年2006年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统计图(%)产业转移对北京的影响有效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推动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产业转移分类原因影响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移入地移出地目的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环境其他:政策等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分析思路六大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2009.1●广西桂东2010.10●重庆沿江2011.1●湘南地区(衡阳、郴州、永州)2011.10●湖北荆州地区(荆州、荆门、仙桃、潜江、天门)2011.12●黄河金三角(山西运城、临汾,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2012.57.图1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I阶段II阶段III阶段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8.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模块3样题美国日本中国韩国、香港、中国台湾等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图15),回答58-59题。58.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中]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59.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其中[易]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政策优势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D.三家企业选择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甲厂某韩国企业投资的乙厂某香港企业投资的丙厂会考说明77.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易]A.西欧、北美对日本企业的排斥B.东亚、东南亚地区改善了投资环境C.东亚、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D.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量大会考说明80.符合下列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易]A、技术B、资源C、劳动力D、能源81.我国在推动西部地区发展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易]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④发挥地区资源优势,积极引进人才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会考说明15.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回答下列

1 / 4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