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推断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巧记十八个虚词•经史子集何其多,常见虚词十八个•之乎者也乃焉矣,因为所以与然而•若属先得识规则,且于文中辨差别•文言功夫当日进,书海扬帆定自得一、而1、代词,通“尔”、“你”。2、连词,表并列、承接、修饰、递进、假设、条件、转折等关系。3、复音虚词[而已]罢了;【而后】才,方才。【而况】即“何况”【既而】不久,一会儿二、乎1、介词(+宾语)2、语气助词(在句末):表反问、感叹、商量、猜测、停顿等语气。3、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三、其1、代词2、语气副词(一般放在句首或名词代词后):表反问、祈使、推测等语气。3、语气助词(不译)4、连词,表假设:如果四、且1、连词,表并列、假设、递进、选择等关系。2、副词(+谓),可译“将要”、“姑且”、“将近”等五、所1、助词所+动,组成名词性短语为+所,表被动所+以,①……原因;②用来……的2、名词,表处所3、数词,“上下”、“左右”等六、为1、介词(+宾语):给、对、替、因等。2、语气助词(句末)3、动词:“成为”、“从事”、“是”等。7、焉1、兼词,相当于“之于”;2、代词,可代人、代物、疑问代词等;3、语气助词(在句末);4、形容词词尾:……的样子8、也1、副词,同现代汉语,同样;2、助词,表停顿、肯定、祈使、感叹、疑问、反问等语气,与“者”配合,表判断。九、以1、介词(+宾语),可译“用”、“拿”、“凭借”、“因为”、“根据”、“按照”、“把”等;2、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修饰、承接、因果、假设、目的、结果等;3、动词,可译“认为”、“带领”等;4、名词,原因5、复音词,[以是][是以]译为“因此”、“所以”等。十、因1、副词(+谓)相当于“于是”、“就”等;2、介词(+宾语),有“依靠”、“凭借”、“通过”、“经过”、“由”、“因为”等;3、连词,作“因此”、“所以”;4、动词,相当于“沿袭”。十一、与1、介词(+宾语),相当于“和”、“同”、“跟”等;2、连词,表并列关系;3、助词,通“欤”,表反诘、疑问等语气;(在句末)4、动词,译为“参加”、“给”、“结交”等。十二、则1、连词,表承接、结果、假设、转折等;2、量词;3、判断词,相当于“是”、“就是”;4、与其他虚词配合构成“非…则…”、“岂…则…”,相当于“不…就…”、“不是…就是…”十三、于介词(+宾语),可译:在、向、比、对、到、跟、在…方面、从、被、对于、由于等。十四、者助词:1、“者”字结构,…的人、…的物、…的事、…的情况等;2、用在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3、用在主谓短语后引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4、定语后置的标志。十五、之1、代词2、助词,(1)的;(2)用在主谓短语中,取消句子独立性;(3)提宾标志(4)调整音节或表停顿;3、动词:到、往十六、何1、疑问代词:为什么、什么原因、哪里、什么、2、疑问副词,放在句前或谓语前,译为为什么、怎么、多么、怎么这样等;3、复音词[何如][奈何][若何]表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等;[何以]即“以何”,相当于“凭什么”;[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何乃]译“怎能”十七、乃1、副词(+谓),译“才”、“就”、却、竟然、只、仅等;判断词,是、就是;2、代词:你的、你、这样;3、复音词[无乃]恐怕;[乃尔]这样十八、若1、动词,像,好像;2、代词,你、你们、你的、这、这样、如此;3、连词,表假设、选择、至于;4、复音词[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译为“要说那”、“像那”;[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若何]怎么样;[若干]几许,多少。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一、位置推断法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4.送孟浩然之广陵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8.顷之,烟炎张天1-2句“之”在动词后,作代词;3句“之”处于“所”后,组成“所字结构”,作动词;4句“之”处于“广陵”前,作动词。5句“之”处于主谓短语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句处于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结构助词7句处于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宾前的标志8句在时间副词后,为音节助词“之”可作代词、动词、助词等二、删除观察法分析下面各句中的“其”字:1.余嘉其能行古道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5.欲加之罪,其无辞乎?6.吾其还也1-2句中“其”处于动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代词,不能删去。第3句“其”字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意,它也为代词。4-6句“其”可以删去,它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词。根据语气的不同,4-6句分别是:表示命令的语气、加强反问的语气(“难道”)、加强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快判断它的词性。“其”可作代词、语气副词等。三、搭配分析法:从虚词的搭配对象去判别它的词性。分析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1.以子之矛,攻子之盾2.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3.久之,能以足音辨人4.杀之以应陈涉5.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6.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1-3句中的“以”所搭配的对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短,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可知“以”为介词。4-6句中,“以”搭配的对象是动词或动宾短语,可以断定“以”不是介词,而是连词,根据全句的意思可以推断它们应该分别是表示目的、目的、修饰的连词。第7句“以”字前后和形容词搭配,是并列连词。“以”可作介词、连词等。再如“所”字:与动词连用,常构成名词性的“所字结构”;与“以”连用,表示原因和凭借;与“为”连用,常表示被动;单用,常是名词“处所”。四、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2.谨食之,时而献焉3.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兼词“于此”,“兴焉”即“从那里兴起”;2.代词,代蛇,3.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的语气,为疑问代词“何、哪里”4.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五、对应分析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噫吁嘻,危乎高哉六、对照比较法【概念阐释】•对照比较法,就是熟记一些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子,将句子、意义和用法一同记住,在做题过程中,将给定的句子与典型例句进行比较,推出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虚词判断方法。例如“之”的用法,我们可以熟记“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孙视之不甚惜”等三个句子,我们可以分清它们的用法分别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宾语前置的标志、代词。了解了这些用法,下面的三个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①蚓无爪牙之利。②夫晋,何厌之有。③侵之愈急。一、位置推断法二、删除观察法三、搭配分析法四、语境推断法五、对应分析法六、对照比较法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总结:【课堂检测】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是:①顷之,烟炎张天②真州逐之城门外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⑤又试之鸡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我欲因之梦吴越⑧吾欲之南海,何如A.②⑥⑧/③④/①⑤⑦B.②⑤⑦/①③④/⑥⑧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B2.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②成以其小,劣之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⑥则或咎其欲出者⑦欲加之罪,其无辞乎A.③⑤B.①②B.C.④⑤D.⑥⑦A3.与例句中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B.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C.臣乃市井鼓刀屠者D.暮春者,春服既成B4.选出与“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中“为”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巨是凡人,僻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C.不足为外人道也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B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