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复习提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1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班级姓名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一)“中世纪”的含义:从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世纪,是西欧的“封建社会”时期,史称“中世纪”。(二)西欧封建国家1、法兰克王国:5世纪末期,日耳曼人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众多国家,其中法兰克王国势力最强。2、查理曼帝国:(1)建立:800年,查理在罗马接受教皇的加冕,成为皇帝,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诞生。(2)分裂:843年(9世纪中期),签订“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西部发展为“法兰西王国”(法国),中部发展为“意大利王国”(意大利),东部发展为“德意志王国”(德国)。3、英吉利王国: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一支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建立起一些小国。这些小国互相兼并,9世纪早期,形成统一的“英吉利王国”(英国)。(三)西欧“封建制度”1、确立标志:9世纪,随着查理曼帝国的扩张,许多破产农民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国王和大封建主把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土地制度,标志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农民纷纷破产,无以为生,无奈之下,他们把原属自己的土地交给封建主,土地为封建主私人所有。②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农民没有或只有少量土地,他们为了生存和生活不得不租种封建主的土地,而把劳动成果的一部分以地租形式无偿地缴给封建主。农民就成为依附封建主的农奴2、主要特点: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基督教会处于垄断地位。3、对立阶级:封建主和农奴。4、中古欧洲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欧洲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土地的层层分封形成的,各级封主与封臣之间结成主从关系,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对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主从关系。(即每个领主只能管辖自己的附庸,但无权管辖自己附庸的附庸。)(四)基督教文明1、“丕平献土”:8世纪中叶,在教皇的支持下,丕平夺取了法兰克王国的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把意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土地赠予罗马教会。这一事件史称“丕平献土”,为教皇国的产生奠定基础。2、法兰克国王与教会之间为什么会建立起合作关系?基督教宣传“君权神授”的观念认证了国王地位的合法性;国王利用国家的力量来维护教会的权威;国王和教会之间相互利用,借助对方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思考:教皇为查理加冕,又意味着什么?①基督教的力量与影响力在当时还不够强大,需要借用世俗的王权来增强其影响力,从而把基督教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攫取更多的利益和更高的权位。②上帝对查理称帝的认可,意味着查理负有传播和捍卫基督教的义务.查理称帝不仅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西欧新兴封建国家的独立地位得到确认,并与罗马教会联手共同统治西欧,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及其联盟的建立。3、教会在欧洲中世纪的垄断地位:(1)政治:教会利用国王的力量扩大了自己的影响,还经常干涉和控制各国的事务。(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2(2)经济:通过巧取豪夺和接受国王的赐赠,逐渐控制了西欧封建地产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地产上经营庄园。剥削农奴,征收“什一税”。(直接占有大量的地产)(3)思想:基督教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谁反对基督教神学,谁就要受到教会打击迫害。(4)教育和文化:由于当时老百姓和贵族都不识字,教会便垄断了教育和文化。教士向人们宣读《圣经》,宣传教义,将基督教的影响传到城乡的各个角落。4、基督教对西欧社会的影响:中世纪,基督教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西欧“封建庄园制度”1、西欧农村的土地主要掌握在国王、贵族和教会手中,以封建庄园的形式经营。庄园的所有者:国王、贵族和教会(即封建主);庄园的劳动者:农奴。2、庄园的结构: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子组成,包括领主的城堡、教堂、磨坊、农奴的住宅、耕地和公共牧场等。体现出森严的等级界限3、庄园的主要特点:在经济上“自给自足”,生产的产品主要用于领主与劳动者自身消费。只有个别自己不能生产的必需品如盐或铁,才从外部购买。4、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的影响:①使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形式得到进一步巩固②在政治上进一步强化了封建等级体制(六)西欧“封建农奴制度”1、农奴应该承担的义务:(1)租种领主土地,要向领主缴纳租税。(2)要为领主服劳役。2、农奴的特点:(1)农奴常年劳累,常用怠工、逃亡等方式发泄不满。(2)缺乏人身自由,依附于封建主。(3)生活极端贫困,平均寿命较短。(七)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兴起条件:从11世纪起,随着农业的和经济的恢复,人们开始把剩余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促使原有城市的复苏和新城市的涌现。2、代表性城市:(1)巴黎和伦敦是政治中心,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12世纪时,巴黎成为西欧最大的城市。(2)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活跃。(3)佛罗伦萨以手工业享誉欧洲。3、作用:(1)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和行会的形成。(2)促进市民阶级的形成。(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4、行会:手工业者按照不同行业组成的社会组织。形成条件——城市的兴起和手工业的发展。目的——为了反抗封建领主的欺压,保护手工业者的共同利益。5、“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P34阅读卡。(1)一些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方式取得自治权。(2)城市居民还通过斗争摆脱了农奴身份,成为自由人。(3)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中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取消与领主的隶属关系,成为自由人。6、中世纪西欧的农村与城市、农奴与市民的差别:(1)政治上:农奴缺乏人身自由,与封建主之间存在封建依附关系。城市市民则享有很大的自由。(2)经济上:农村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带有一定的封闭性。城市则商业发达,贸易繁荣,比较开放。第二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一)阿拉伯半岛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位于亚洲西南的交通要冲,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和沙漠。2、生活方式与社会状况:半岛上的大部分阿拉伯部落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六、七世纪之交,阿拉伯半岛上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和牧场而互相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面对社会动荡,各个阶层的人都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二)伊斯兰教的创建1、背景:阿拉伯半岛社会矛盾激烈,社会动荡,人们渴望统一。2、创建:(1)时间:610年;(2)创始人:穆罕默德;(3)经典:《古兰经》;(4)教徒:穆斯林;(5)建筑:清真寺。(6)教义:号召人们放弃多神崇拜,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7)影响: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3、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元年:伊斯兰教主张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高利贷,遭到了麦加贵族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那,在那里获得支持。这一年因此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元的元年。(三)阿拉伯半岛的统一:1、伊斯兰教产生与阿拉伯半岛统一之间的关系(1)伊斯兰教是在阿拉伯半岛社会动荡,人们渴望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2)伊斯兰教宣扬只信奉唯一的神安拉,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2、基本统一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3穆罕默德领导穆斯林军队取得多次战争的胜利,到他去世之前(632年),伊斯兰教被阿拉伯人接受,半岛基本实现统一。(四)阿拉伯帝国1、建立:为了争夺商路和土地,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哈里发)发动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从7世纪中期起,穆斯林军队先后征服了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也随之传播,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2、繁荣: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3、衰落:由于阿拉伯帝国是通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建立起来的,社会矛盾日趋激烈,10世纪后,阿拉伯帝国趋于衰落。(五)阿拉伯——伊斯兰文化1、辉煌的文化成就:(1)数学、天文学、化学、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①数学:阿拉伯人在数学上的最大贡献是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的名称。现代“代数学”一词也来自阿拉伯文。阿拉伯“代数学之父”是花拉子密,他编著的代数学著作传入欧洲后,直到16世纪仍为各大学的通用教科书。②医学:阿拉伯医学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阿拉伯最著名的医生有:巴格达医院院长拉齐斯,著有《医学集成》。伊本·西那,写有《医典》。(2)建筑: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典范。主体建筑风格多为宏伟的圆顶,周围环绕拱形回廊与高高耸立的尖塔。麦加大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3)文学:《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不朽之作。它由各民族的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王宫轶事、童话寓言等,生动地描绘了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多姿多彩的画面。2、文化成就辉煌的原因:(1)阿拉伯民族是个善于学习、重视文化的民族。(2)阿拉伯帝国时期是阿拉伯文化形成与发展时期,当时人才辈出,他们从东西方文化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3、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主要表现有:(1)将许多古希腊、罗马及印度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为日后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改造了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产生了“阿拉伯数字”的名称。(3)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清真寺的建筑风格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4)阿拉伯人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等重大发明传入欧洲。(5)将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传入欧洲。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特点:(1)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等科学技术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2)具有融合精神:阿拉伯帝国地跨三洲,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阿拉伯文化是在吸收、消化埃及、两河流域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有很强的包容性。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一)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1、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本州中部的大和国家最为强大。2、5世纪时,大和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宗教信仰:日本盛行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日本人信仰多神,特别崇拜太阳神——天照大神。天皇也被称为天照大神的后裔,代表天照大神主宰人间。3、7世纪:大化改新。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4、8世纪:701年,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5、10世纪:日本社会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武士阶层。(二)大化改新1、背景:(1)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2)日本周边,当时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的一些国家也蒸蒸日上。(3)皇室和改革派渴望参照中国的隋唐制度实行改革,建立天皇专制中央集权国家。(4)曾经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积极宣扬唐朝的制度,希望以唐朝为楷模,实行变革,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2、过程:(1)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铲除反对改革的苏我氏势力,强化了中央政权。孝德天皇继位,年号为“大化”。(2)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3、内容:(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2)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4、意义:(1)改革后,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2)改革后,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3)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八上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4的标志。(三)古代中日文化交流:1、使者往来:(1)据史书记载,大约2200年前,中国的徐福带“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很多人认为他去的就是日本。(2)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3)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2、公元1世纪后中日交流的发展:成批的中国织工、陶工等随日本使者到日本,对日本的纺织业、制陶业等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唐时期,中日交流达到一个高峰。3、大化改新期间: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