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微生物不可以在以下情况使收集整理我们发布的免费资源后,刻录光碟销售。一、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的意义不同的实验动物遗传背景不同,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也不同.某些烈性传染病如鼠痘、兔出血症、犬细小病毒性肠炎等的流行,可导致动物大批死亡或质量下降,从而给动物的生产和实验的正常进行带来严重影响,另外许多实验动物传染病为人兽共患性疾病,这些传染病可在人与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因而也对饲养和研究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1.预防隐性感染和潜伏感染;2.防止人畜共患病;3.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生产标准实验动物及生物制品1、实验动物感染的形式•显性感染:具有明显的病症;•隐性感染:病原体携带者,可因刺激而发病,影响实验结果,向外排毒;•潜伏感染:感染的潜伏期,有的很长时间。•病原携带状态:经过感染后耐过感染幸存下来,外观正常,但是影响实验的效果。潜伏感染•实验刺激可能激发疾病;•如:乳酸脱氢酶病毒(LDHV),潜伏感染时会引起乳酸脱氢酶升高,干扰动物的免疫功能,影响实验结果。隐性感染的主要危害是引起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的改变,获得免疫或隐性感染的动物,会给人假像。•如:仙台病毒,是大、小鼠中一种常见病的病原体,流行时感染阳性为50%以上。多为隐性感染,在饲养环境发生变化时,常可急性爆发,造成在动物群体中流行肺炎。•特点:传播快、流行广,呈急性肺炎变化。主要是幼鼠和子鼠发病,成年鼠多隐性感染。•临床症状:类似感冒,患鼠打“呼噜”,被毛粗乱。2.人畜共患病人兽共患病病原体病毒1、狂犬病病毒病2、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病3、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病4、猴疱疹病毒病细菌5、沙门氏菌病6、志贺氏菌病7、结核分枝杆菌病寄生虫8、弓形虫病9、体外寄生虫病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经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目前国际上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当患者出现了“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脸部,颈部,上胸部红肿出血)症状时要当心,这是出血热的典型症状,应尽早就医。1)、流行性出血热(EHFV)汉坦病毒(HV)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在野鼠中流行,隐性感染为主。在常用的实验动物中主要感染大、小鼠、豚鼠、家兔。在实验室里,防止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最主要措施是灭野鼠、防止野鼠进入实验室。在灵长类动物中带菌率较高,引起细菌性痢疾急性、慢性和带菌三种表现形式急性表现为高热、呕吐、排脓血便,剧烈腹痛,出现脱水和循环衰竭,如治疗不及时极易造成动物死亡。2)、志贺氏菌(Shigella)中间宿主:猫等45种哺乳动物、70种鸟类和5种冷血动物。终末宿主:猫3)、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病二、实验动物分级1.依据2.标准与等级1.实验动物微生物分级的依据1)、动物本身的净化程度2)、动物生活环境的净化程度二、国内与国际实验动物微生物分级标准二、实验动物的分类及等级按对微生物学质量的控制,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类:•无菌动物(germfreeanimal,GFA)和悉生动物(gnotobioticanimal,GNA)•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A)•清洁动物(cleananimal,CLA)•普通动物(conventionalanimal,CVA)普通级动物,饲养于开放系统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悉生动物及无菌动物,饲养于隔离系统国际:实验动物分为三个等级2134321普通级动物,饲养于开放系统无特定病原体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系统悉生动物及无菌动物,饲养于隔离系统清洁级动物,饲养于屏障系统国内: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等级1、普通动物CVA•定义•种类及要求•饲养管理•应用1).CVA定义•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畜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以及人畜共患寄生虫•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实验动物,不能检出下列病原微生物:如沙门菌、皮肤病原真菌,结核分支杆菌、狂犬病病毒和兔出血症病毒等;•与CLA相比,排除的微生物较少,表面上健康无病,很可能有隐性感染的病原体存在;2).种类及要求•常见的普通级动物有豚鼠、地鼠、兔、犬和猴。•2001年版实验动物国家标准取消了普通级小鼠和大鼠等级标准,不再设普通级小鼠和大鼠等级。•按标准,普通级动物应排除的病毒、细菌、体外寄生虫的种类见附表。3).饲养管理•普通级动物饲养在普通环境中,•对温度、湿度、换气次数、落下菌数、氨浓度、噪声和照明等实行控制,饲养管理上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预防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发生。4).应用•普通级动物作实验时,刺激因素可能诱发隐性或潜伏感染的动物发生显性感染,并出现组织器官的结构、形态、生理生化、血液与免疫学改变,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该等级动物仅供教学和科研预实验使用。低:微生物分级中级别最低低:生活的环境要求低低:微生物控制标准低低:质量较低低:在实验研究中敏感性低普通动物特点(5个低)2、清洁动物CLA•定义•种类及要求•饲养管理•应用1)定义•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和寄生虫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研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如小鼠肝炎病毒、仙台病毒、多杀巴氏杆菌、泰泽氏菌等。•特征:体内可以有一些微生物存在,但不具有传染性,不能有隐性感染,属于健康动物。应用广泛,培育容易,成本较低。用于一般教学和科学研究。2).来源、种类及要求来源于SPFA或无菌剖腹产动物,常见的CLA有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和兔。2001年版实验动物国家标准不设清洁级犬、猴标准,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毒、细菌、体外寄生虫种类见表。3).饲养环境的要求•饲养在温度、湿度相对恒定的半屏障环境中,该环境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所使用的笼器具、器械、垫料等一切用具及饲料、饮用水都需经过消毒灭菌处理;•进出动物室的人员必须遵守屏障环境动物室的操作规范,要淋浴、穿灭菌衣、戴灭菌手套和口罩等。4).应用•要求排除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多于普通级动物,在实验中受动物疾病的干扰较少,其敏感性和重复性也较好,比SPF动物容易达到质量标准。目前,清洁动物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短中期,对细菌要求不严格以及免疫系统无抑制作用的实验。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FA•定义•种类及要求•饲养管理•应用1).定义•指在屏障系统或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体内外无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可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如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SPFA标准不同的国家有不同标准•没有某种病原体,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动物;•必须将所有常见的病原体,不管是否影响实验全部要求排除;•要求排除对实验动物可能有危害的病原体,要求排除对实验有影响的特定病原体。2).来源、种类及要求种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净化动物,常见的SPF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兔、犬和猴。按标准,SPF动物应排除的病毒、细菌、体外寄生虫的种类见表。3).饲养环境的要求•饲养于屏障环境中,该环境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SPFA房•层流架(生物净化间)•滤过帽屏障系统SPF动物和清洁级动物的饲养管理独立换气笼具IVC(1)环境:屏障系统(2)饮水、饲料、垫料要经过高压灭菌(3)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无菌操作(4)定期对动物和环境检测4).SPFA的应用•研究工作:药理学、毒理学、肿瘤免疫学、传染病等广泛应用•血清和疫苗制造:细菌、病毒性诊断血清,各种疫苗生产需要大量的SPFA的组织、脏器等。•生物学鉴定:破伤风抗病毒、百日咳菌苗、狂犬病疫苗要用SPF鼠;口蹄病疫苗、结核菌素要用SPF豚鼠;白喉抗毒素、热原试验要用SPF家兔等4、无菌动物GFA•定义•来源、种类及要求•特征•应用1).GFA定义•用现有的检验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检不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1、残存的细菌在适当的条件下又会在体内增殖•2、它们给动物造成的影响却是无法消除的(病变?抗体?)无菌动物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必须人为的建成。其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胎盘屏障和屏障观念无菌动物必须是生来就无菌的动物。用剖腹产技术和无菌技术获得1895年有了这个设想开始。2).来源、种类及要求•其来源是普通动物经无菌剖腹产手术,幼仔在无菌隔离器中人工哺育或由其他无菌动物代乳饲育而成。常见的无菌动物有小鼠、大鼠、豚鼠、地鼠和兔。•按标准,无菌动物应排除的病毒、细菌、体外寄生虫的种类见表育成动物观察日常屏障维持(消毒液喷雾)工作人员操作高温高压灭菌器屏障通道-淋浴室消化系统:肠道肌层薄。盲肠肥大。肝脏重量相对下降。营养:体内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代谢:代谢周期长,无菌动物血液中含氮量少,肠管对水的吸收率低。寿命:长。3)、特征免疫器官相对小血液中无抗体白细胞数目相对少,且恒定产生丙种球蛋白的能力很弱无菌动物在因为有以上特征,所以对微生物感染敏感4).无菌动物的应用微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放射医学研究营养、代谢研究老年病学研究心血管疾病研究毒理学研究肿瘤学研究宇航医学研究寄生虫学研究口腔医学研究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无菌动物血中无特异性抗体,很适合于各种免疫现象的研究。5.悉生动物GNA一、基本概念1、用现代的技术和手段从动物体内只能检测到已知菌的动物;2、饲养在隔离系统;3、生命力比无菌动物强;4、可以排除动物体内带有的各种不明确的微生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更不会带有传染性疾患。2.悉生动物特点:•微生物特点体内携带有已知微生物•来源无菌动物接种或投入微生物•饲养管理必须饲养在温湿度恒定的百级空气净化的隔离系统中,实行严格的微生物控制。•其他与无菌动物比较悉生动物肠道内存在细菌可以合成维生素,不会像无菌动物一样发生维生素缺乏症。抵抗力、生活力较强,易于饲养管理。3)、悉生动物的应用从悉生动物的来源我们知道,悉生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所以无菌动物在应用于微生物学研究和抗体制备等领域的时候已经是属于悉生动物的范畴了。微生物学中的研究(1)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2)微生物和宿主之间关系(3)病毒学研究4)、悉生动物的管理隔离系统所用一切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工作人员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动物。定期检测不同等级实验动物的比较二、对科研实验结果影响的比较GFSPFCLCV传染病无无无未知寄生虫无无无未知试验结果明确明确明确有疑问用动物数少少较少多或大量统计价值很好可能好较好不准确长期实验好好可能好困难死亡率很少少较少高长期实验100%90%80%40%成活率实验标准可能可能可能不可能设计结果讨论很高高较高有疑问价值微生物质量控制小结种类饲育说明控制微生物无菌动物隔离系统无法检出任何生命体无悉生动物隔离系统确知带有的微生物大肠杆菌SPF动物屏障系统确知不带有的微生物双肺金溶脓清洁动物屏障系统确知不带有的微生物多杀巴,泰泽肺普通动物开放系统微生物情况不明确沙门氏菌皮肤病原真菌按微生物控制程度进行分类的实验动物特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监测•目的:•掌握实验动物群体中微生物和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有效控制;•保证实验动物的微生物等级质量。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