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金融经济学所在院系部金融学院编写人(签字)郭文旌2课程名称(中文)金融经济学(英文)FinancialEconomics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总学分:3课程总学时:51(课内学时:48实践学时:3)2.课程性质:学位课3.适用专业:金融学适用对象:硕士研究生4.开课学期:学年的第一学期5.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学、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6.首选教材:《金融经济学》,汪昌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二选教材:《PrincipleofFinancialEconomics》,LeroyandWerner.7.考核方式:闭卷考试8.教学方式:讲授、相关论文讨论、实验模拟、案例分析等9.参考书目:(1)Ingersoll,《TheoryofFinancialDecisionMaking》(2)HuangandLitzenberge,《FoundationforFinancialEconomics》(3)LeroyandWerner,《PrincipleofFinancialEconomics》(4)Jarrow,《FinanceTheory》(5)Cochrane,《AssetPricing》(6)Duffie,《dynamicAssetPricingTheory》(7)Merton,《Continuous-timeFinance》,Blackwell,1990.(8)《金融经济学》毛二万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9)《金融经济学》孙立坚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课程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实现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框架,了解前沿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国外的最新研究动态;2.介绍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与模型: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最优投资消费模型、公司的最优预算法则、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二叉树方法、Black-Scholes模型)以及期权的套期保值策略、远期与期货市场以及期货的套期保值策略、M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3.从经济学和金融学角度了解金融商品相对于一般实际商品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掌握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相对于一般商品市场的均衡机制的共性与差异。4.掌握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金融商品的未来回报的不确定性的刻划方法、处理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定量方法、证券投资组合方法、资本资产定价的原理和无套利均衡方法、期权与期货的定价方法(包括无套利方法、风险中性定价方法、状态定价方法、随机微分方程方法)与套期保值方法等。教学要求:课后完成布置习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踊跃提出问题,完成相关论文的阅读任务,每人至少在课堂内做一次论文读后报告或者案例分析报告。课程概述金金融经济学(FinancialEconomics)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直到90年代才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金融经济学家,这表明金融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要弄清金融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仍然很困难。1、Briankettell在《金融经济学》一书的前言中指出:“我们将金融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管理学中涉及金融市场的那些方面......(它)主要关心投资者在不确定性市场中建立投资组合时如何建立所需要的确定资产价格的模型。”这表明,BrianKettell是从金融市场如何确定资产价格这个角度来认识金融经济学的。2、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经济学还包括高级资本市场理论、高级公司财务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如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而狭义的金融经济学则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3、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否还能完全指导所有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4教学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研究性学习,加强对学生在创新思维能力、分析思辨能力、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等综合性人文素养方面的训练。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相结合:(1)互动式教学主要通过“教师设疑→学生求解→学生设疑→教师释疑”这种师生之间交互“设疑—释疑”的方法进行教学。(2)案例式教学就是授课过程中收集和制作相关的案例,把有关素材完整地提供给学生,而后运用基本原理进行启发、引导,要求学生在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点评,或进行补充性、提高性的讲解,以学生提交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考核方式,通过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打分相结合的方法决定考核成绩。(3)情景式教学是指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一组模拟情景,例如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让学生根据设定的条件或借用现实条件,自主决定采取何种虚拟的经济行为,然后观察和分析这种行为的结果。(4)研讨式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是以对问题的探究来组织教学,例如,“面向问题教学法”,直接让学生面对现实金融运作中的问题,以问题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教师的角色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教学的步骤主要是要求每个学生查找相关资料、阅读指定的文献、分析问题背景、提出研究思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最后每个学生拿出自己的研究结果,采用论文演讲或讨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集中研讨,教师一方面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提示、阐释或指引,另一方面对每个学生的研究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缺点。5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金融经济学的起源和发展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经济学的内涵和外延,理解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教学内容:1、什么是金融经济学2、早期的金融经济学3、现代金融经济学4、金融经济学新发展第二章确定情形下的投资消费决策课时分配:3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在无资本市场和有资本市场(有交易成本)条件下如何进行投资消费决策,以及二者的差异。教学内容:5、无资本市场情形下的投资消费决策6、有资本市场情形下的投资消费决策7、有交易成本的资本市场条件下的投资消费决策第三章公司项目投资决策:资本预算法则课时分配:3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司投资的目的,公司投资的资本预算的基本法则,不同预算法则的优缺点。教学内容:1、Fisher分离定理2、公司投资的目的:最大化股东财富的现值3、资本预算基本法则:净现值法、回收期法、平均会计收益率法、内部收益率法4、不同生命期项目与有资本预算限制的资本预算方法5、案例分析6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第四章不确定状态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模型课时分配:6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均值-方差模型和两基金分离定理产生的背景、假设条件、内涵以及如何应用模型进行投资组合选择。教学内容:1、模型的假设的市场环境2、风险和收益的度量3、两个资产组合的情形4、多个资产的组合的情形5、两基金分离定理6、均值-方差投资组合选择模型研究现状(读论文、讨论)7、实验模拟第五章不确定情形的投资(消费)决策课时分配:6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如何应用最大化效用模型在不确定情形下进行投资消费决策。教学内容:1、随机占优方法:一阶随机占优、二阶随机占优、三阶随机占优2、不确定情况下的效用函数3、连续时间效用函数模型----Merton模型4、Merton模型近期研究情况(读综述性论文)5、实验模拟第六章CAPM模型与APT模型课时分配:6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CAPM模型和APT模型的产生背景、成立的条件、内涵以及二者的差异。教学内容: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假设条件、资本市场线、证券市场线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检验与扩展3、单因素模型4、多因素模型5、套利定价模型的检验与扩展6、实际数据分析讨论第七章期权定价理论课时分配:6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期权的含义、作用、交易原则,了解期权定价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内容:1、期权及期权市场2、二叉树定价方法3、Black-Scholes定价方法74、实验模拟期权交易过程和定价方法第八章期货市场及期货价格课时分配:6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期货合约的含义、特征、交易原则,了解期货定价的基本方法。教学内容:1、期货合约及其特征2、期货合约的定价3、实验模拟期货交易过程和定价方法第九章有效资本市场假说课时分配:3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本市场假说理论的内涵,正确区分几种基本的资本市场。教学内容:1、资本市场分类:强势有效市场、半强势有效市场、弱势有效市场2、有效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文献阅读、讨论)第十章资本结构理论课时分配:6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司资本结构、公司价值的内涵,理解不同假设条件下的MM定理的内容,能够利用MM定理分析公司的价值。教学内容:1、无公司所得税的MM定理2、有赋税情形下的MM定理配套实践环节a)教学过程中穿插5-6次相关前沿研究的论文报告与讨论会;b)在理论讲授中,穿插案例分析;c)为了给学生更多直观认识,教学过程中,对股票路径、二叉树期权定价、基差等进行仿真模拟实验。大纲编写责任人系(教研室)名称:金融工程责任人签字:郭文旌2008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