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p51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黑格尔费尔巴哈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亚当斯密3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圣西门二、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11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最根本的世界观方法论,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具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是分水岭与试金石。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即物质财富大丰富、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三、试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说明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p43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共性寓与个性之中。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四、哲学的基本问题p22“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其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五、简述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p74(1)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2)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真理的相对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六、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p44(1)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2)二者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了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此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七、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p27(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八、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p44(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即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积极因素。九、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6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相互关系p69(1)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2)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十一、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821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十二、如何理解哲学上的价值特点p85一,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也具有客观性。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也具有客观性。二,主体性。价值主体性是指价值本身直接同主体相联系价值的特点表现或反映主体性的内容。三,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被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四,多维性。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都表现为一定的整体,由于其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位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十三、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108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十四、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111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结构要素。2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3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改革。4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5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十五、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2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十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关系p118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十七、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p140(1)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十八、怎样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p152(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2)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十九、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关系如何p153商品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二十、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p155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21.价值规律的作用p156第一,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22.资本有机构成的含义,趋势,后果p181含义: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应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趋势: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在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必然伴随着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使个别资本的规模日益增大,在自然的形式上,每个劳动力群推动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在价值形式上,从而资本有机构成得以不断提高。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由于可变资本的相对量的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减少。后果:不可避免的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23.劳动力商品有什么特点p170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方面的特点(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点(4)它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24.剩余价值的两种形式p176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生物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2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线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作用及实质p210作用:首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其次,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上,调节经济过程和经济活动,这在一定范围内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的发展。再次,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最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参与和干预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等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加快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27经济全球化及其结果p216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p220结果: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扩大。其二,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其四,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