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思想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思想史一、孔丘的教育思想1.重视教育作用孔丘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和教育对人的作用两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作用问题。(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庶、富、教孔子阐述了他庶、富、教的施政大纲,他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必须要有以下三个条件:首先,要有较多的劳动力;其次,要发展生产,解决人们吃、喝、穿、住的问题;最后,只有在先庶、先富的基础之上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化,发展教育事业。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最早论述教育与人的关系。性,是指天生素质;习,是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孔子认为人天生素质是很接近的,之所以成长中有千差万别,是后天“习染”的结果。这一观点肯定了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天生素质是平等的,这就说明了教育是人们成长中的一种特殊的环境,要承认教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性。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子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接受教育,并且要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和社会交往的选择。“性相近,习相远”的思想是孔子人性论的组成部分,成为人人都可能接受教育和应该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2.“有教无类”的思想孔子对教育对象的基本主张是“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的本意是指,无论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孔子“有教无类”的提出是针对奴隶主垄断学校教育而言的,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将受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具有历史性的进步。孔子躬亲实践这一办学方针,广收弟子。“自行束脩而上,吾未尝无悔焉”最能表现出孔子的收徒思想。即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奉送10条干肉行师生见面礼,便可以成为弟子。开放性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努力贵族的教育垄断,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文化下移,对战国时期文化学术的繁荣和百家争鸣的出现起到了促进作用。3.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教育目的)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这一培育人才的路线概括为“学而优则仕。”这话由子夏所说,也代表了孔子的观点。“学而优则仕”包含了多方面的意思:读书是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学而优则仕”和“任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将读书和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和笼络人才的手段。意义:它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求,成为了知识分子的学习动力,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直到现在在我国还有重要的影响。4.教学方法孔子发现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1)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主张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他认为不论是培养道德还是学习知识,都应该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孔子还提出了“由博返约,叩其两端”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3)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唯一方法。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到思到行,是孔子探索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基本符合人的一般认识过程。(4)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孔子认为教学需要师生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求学生具有好学、乐学的态度,不耻下问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5.教学内容与特点《诗》、《书》、《礼》、《乐》、《易》、《春秋》特点:(1)重视文事,虽然要求从政需要文武兼备,但整体偏向文事。(2)重视社会人事,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这也是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3)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他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而非从事农、工业的劳动者,因此不强调学习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6.德育原则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道德教育有深刻的论证。“仁”与“礼”是他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仁”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孔子认为“仁”的实行最重要的两项就是“孝”与“忠”。孔子还特别提出了一些道德教育原则,主要有:(1)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的确立与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与自觉努力,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志向,并坚持自己的志向。(2)克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即“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3)力行。“言必行,行必果”,孔子提倡言行一致,孔子重视行,就是重视道德实践。“力行近乎仁”,孔子认为努力按照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行动表现人的道德水平。(4)中庸。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动都要中道而行,做到恰到好处,正如子曰:“过犹不及”。(5)内省。内省是修养的方法之一,内省是将日常所做的事,依靠自觉进行反思。(6)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别人的忠告和批评,能够帮助自己提高修养。7.对教师的要求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8.论述孔子的思想(列举以上的教育思想)综上所述,孔子将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成丰富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肯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关,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他还为人们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一笔巨大的财富。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限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过封建思想的界限,其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民主性。而且,在他的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他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从他的教育内容中可以看出来。因此,我们在宣传孔子积极思想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思想的局限性,扬长避短。9.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的论“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他在理论上集中的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将学习和官职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当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当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1)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2)将学优和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这一教育目的论也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1)过分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2)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开始,就产生了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二、孟轲的教育思想1.性善论性善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天生都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2.简述孟子的人格理想(1)孟子认为的理想人格的特点是:“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孟子对“大丈夫”理想人格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首先,“大丈夫”应当具有高尚的气节,他们绝不会向权势低头,绝不会无原则的顺从。其次,“大丈夫”应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由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具有高度自觉性。(2)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是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①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指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只要有了志向和追求,就会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②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③存心养性。孟子认为虽然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要将这善端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在于人的耳目之欲,扩充善端就要寡欲,发挥理性的作用。④反求诸己。当你的行为没有得到对方的回应,就应当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凡是要做到严于律己,时时反省自己。3.简述孟子深造自得的教育思想(论教学)孟子扩充善端的思想中蕴含了他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要体现人的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他特别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将其归结为深造自得。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不是从外而来,而是要通过自己主动自觉的学习和钻研,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才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孟子认为要达到深造自得的基本要求要用正确的方法,深入学习和钻研,特别强调独立思考,独自见解,不轻信,不盲从,要求读书不能拘于文字表面意思,而要经过思考,去体会深层意蕴。总之,学习特别重要的是从感性学习到理性思维的转化。4.简述孟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观点。孟子从“施人证”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孟子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最有效的措施。孟子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孟子认为人天生虽然都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中,由于外物的诱惑或自身努力的不足,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三、荀况的教育思想1.简析荀子的人性论和相应的教育观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人性论上,他主张性恶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他以“化性起伪”的教育作用观著称,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荀子的人性论荀子的学说中最突出的就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相近”,后发展为性善论,荀子强调“习相远”,而发展为性恶论。在荀子看来,人之所以能为善,完全是靠后天的努力,“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2)荀子的教育观基于“性本恶”的人性观,荀子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他高度重视教育和学习的功能,包括教育对人的作用,也包括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荀子认为,教育对人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荀子也很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2.简述荀子对教师的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1)荀子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极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将教师提高到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3)荀子对教师也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当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第一,要有尊严,要使人敬服。第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第三,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第四,要能够体会“礼法”的经纬道理,且能加以阐发。3.荀子关于学习过程的思想是什么?荀子是我国战国后期主张性恶论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学习过程是:“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这句话表达了在教学过程中,阶段与过程的统一,学习必然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高级阶段必须依赖初级阶段的思想。荀子认为,闻、见、知、行四个阶段都有充分的意义,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知是善于运用思维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能从容应对事物的变化;行就是对知识的实践,这是学习必须的,也是最高的阶段。荀子的行不仅是对书本知识的验证,也指社会实践,如个人修养、教人、从政治国等。荀子的

1 / 3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