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论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级出现的的问题客观存在,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的班级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大难题。他们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教师,二是学生。教师具体表现在:班级管理沿袭传统,随意化,专制性,班级管理系统方法较少,小学生集体观念下降。学生具体表现在: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心理健康因素。要做好班级管理的转化工作,教师必须要了解这个班级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转化的方法。就我从事了三年的住校生班主任管理经验来说说,班级出现的问题,并从学生和自身等各方面分析班级管理出现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并提出积极有效的科学对策,希望能实现小学班级管理的科学转化。关键词:小学生,班级,管理,问题,对策一、导言(一)研究背景1.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退出了课堂中主宰地位,学生成了真正的课堂主人,这一关系的转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伴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多数学校为了追求教育质量的达标,在班级管理上,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我们乡镇学校。2.目前,在农村,很多家长对小学生的教育意识淡薄,甚至是零。他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纷纷进城务工,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来带而且平常很少回来,即便是过年回来也很少和孩子沟通。所以孩子在生活习惯上比较差,认知水平比较低,心理健康缺失。除此之外,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部分家长对孩子更加溺爱,在饮食和穿着上都比较“讲究”,希望与其他小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导致孩子在班级里和同学之间相互攀比,给班级带来了不良的学习氛围。在本文系本人所作,如有抄袭等违法违规行为,文责自负”班级管理上,给老师带来了烦恼。(二)研究的范围与限制本文将重点从小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入手,通过教师的管理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家庭教育三方面来分析小学班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加以挖掘和说明,对小学班级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争取在学校、学生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协调努力下,来增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使他们在正确的成长轨道上发展,并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二、文献综述(一)国外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现状小学班级管理在西方一直得到高度的重视,观点和论述也颇多,涉及的领域也较广,相对而言,它们更注重实效性,即强调理论研究对班级管理实际的指导;注重理论取向的多元化,形成了班级管理的多种多样的研究范式,产生了处理班级管理问题的各种模式;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多个视角进行班级管理的研究。近来,国外有关班级管理问题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并且卓有成效,研究者致力于寻找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强调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认知的培养,重视教师班级管理的技能和应急智慧的指导,小学班级管理研究内容在不断丰富和扩展。(二)国内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现状国内关于中小学班级管理的研究从70年代以来经历了经验介绍、理性分析、系统借鉴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小学班级管理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以人为本,平等民主来管理班级,呼吁平等关爱的师生关系,重视家校联合,促进学生发展,强调在民主的氛围下促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反对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要求班主任系统性学习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关于具体的小学班级管理方式方法在李学农主编的《班级管理》中得以具体体现,很值得我们小学教师钻研并采纳。然而,一些研究者在强调优化班级管理的措施时却很少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同时,也有一些研究者过分强调人文的管理,对学生自我觉悟管理的过分信任,甚至完全否定惩罚。总之,小学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四、正文(一)班级管理的意义在小学里,学生要在学校学习六年,这期间正是孩子们由原本的懵懵懂懂向成熟发展的阶段,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学校的管理都是以班级为单位。事实上这个基本单位已经具备了多种功能,它既是进行教学、组织活动、纪律规范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小学生们进行交往和个性成长的最小环境。在这样一个具有社会意义和生态意义的组织单位中,小学班主任担任着多个角色。班主任既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管教者、参与者和联系者,同时,管理的对象是小学生,而且在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又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前苏联的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认为:在集体的教育目标中既有远景性的,又有中景性的和近景性的。这个理论启发我们,在小学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中要考虑到其层次性和递进性。也就是说后一个目标的开始必须建立在前一个目标达到的基础上,前一个目标的实现又推进着更高层次目标的实现。(二)班级存在问题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的基本单位和重要场所。班级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小学实习期间,我幸运地担任了班主任,在这期间,我通过问卷、谈话、家访以及日常观察等诸多方法,并且运用了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查阅国内外各种小学教育资料,聆听许多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实践总结,找出了农村小学班级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探索管理和教育经验,能够更好地建设小学班集体。我认为班级所存在的问题有两方面:一是教师的问题,其次是学生的问题。本文就从以上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分析:1.教师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在小学里,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需要老师操心的事情很多,所以班主任的工作量较大,琐事较多。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习成绩,遵守班规,在教学方法上,仍然沿袭传统;在班级管理上,采取随意化和专制性,班级管理目标缺乏层次性和规划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班级管理沿袭传统,存在随意化、专制性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是靠小学班主任的“管”,学生要绝对地服从老师,“听老师的话”才会成为好学生,事实上这种管理观念在一些教师的意识里已经根深蒂固,并没有接受新课改的精神。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小学生被动地接受管理,丧失了课堂主人的地位,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的各方面发展。班主任起早贪黑、事事都要亲自处理,因为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所以班主任还得唠唠叨叨,整天琐事围绕,疲惫不堪,却不能取得好的管理效果。记得在我实习的马湖小学里,向我这样年轻的只有三位老师,其余的都是年龄较大的老师,虽然他们每天认认真真的完成教学任务,班级管理可谓是事必躬亲,但是学生不但违规违纪,而且还厌学。(2)班主任对管理方法系统学习较少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而且目前多数班级存在学生较多的现象,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他们的日常工作量都比较大。为了能够管理好一个班级,每天的常规工作就要占据班主任的1/3以上的工作时间,时间一长,我们大多数班主任就会成为“事务型”,很少有班主任去系统学习班级管理的具体方法,那其他班主任就更不用说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为了节省时间,只能依靠自己的经验来管理班级,这样的班级管理方法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没有达到新课改的要求。社会在进步,学生的视野、知识和心理同样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如果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只是停留在传统方法的层面上,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做到很好的适应社会快节奏的变化,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2.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小学班级管理中,随着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的增多,加之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差,给教师在班级管理上带来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小学生集体观念逐渐下降、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现象比较严重、少数学生缺乏健康的心理状态等几个方面。(1)小学生集体观念逐渐下降当前,随着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的逐渐增多,小学生出现集体观念下降的现象也愈发明显。独生子女的优点在于:活泼、思维较敏捷、善于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仍然具有很多缺点。例如:由于他们习惯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此,他们只知道被爱,而缺乏主动爱父母、亲人和同学的观念。并且,他们相对自由散漫,不愿接受纪律制度的约束,个性逐渐加强,盲目地攀比,而大多数小学生表现为比较浮躁,像这样的现象,我们班也存在一小波,主要是因为家里比较富裕,加之又是独生子女,在饮食和穿着上都和其他同学有了鲜明的对比,虽然各个都挺聪明,但是在班里老是欺负其他同学。其次,就是留守儿童,由于父母经常外出打工,所以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上都比较差,因此在班级里,经常是弱势群体,学习缺乏自信心,不善于与其他学生交流。在此情况下,老师对班级不易管理。(2)部分学生学习困难现象比较严重在小学里,部分小学生对学习还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和督促,就不能及时的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由于小学生的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对于一节课40分钟的教师分配来看,既要进行教学过程,又要顾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所以很少有时间来注意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长期如此,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学习基础逐渐薄弱,成为班级的后进生。有的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三分钟热度,会一点写一点,不会就放弃,既不动脑筋也不问老师,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差,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学习效果差就会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一旦对学习没有兴趣,久而久之就不想学习了,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节奏。因而,长期如此,就跟不上班级的其他同学,导致学习基础差。(三)成因分析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因为班级管理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的各项工作管理教育的活动。当班级出现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是教师方面,二是学生方面,三是家庭教育方面,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1.教师没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中,一些教师在班集体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但是,仍然有很多教师没有注意到班级管理改革的重要性,仍用传统的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经常是课上严厉呵斥小学生,课下不尊重小学生。对待小学生动辄训斥,一旦小学生在哪方面表现不好,就向家长告状,不尊重学生,忽视学生自尊心;班主任工作有计划,很少落实,在班级管理中,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忽略小学生的意见。小学生在在这样专制性政策下学习,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没有个人的奋斗目标,再加之班干部缺乏管理能力,致使整个班级松散无序。2.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小学里,因为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所以有些小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明确,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长期的懒散就容易形成消极反抗心理,甚至形成严重的逆反心理,更不要谈学习态度了。自觉性差、习惯差之类的如:上课不听讲、学习不专心、小动作多、作业马虎、潦草等等。学习上得过且过,对自己要求不严,规范差,对学业无信心与乐趣,心理抑制力差。学习上自暴自弃,懒散,畏学,没有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缺少积极向上的热情。(四)教育教学中改善班级管理的策略本文通过对班级管理的研究与理论依据的学习以及对目前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分析,在新课改下的班级管理,在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班级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本人对小学班级管理提出了有效管理的几点建议和具体的实施策略。希望能够贯彻新课改背景下班级管理的精神。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应把应试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新课程的教育背景下,不以成绩来评定学生优秀与否,不再人为的制造班级后进生。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提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使教育真正的实现教育的意义。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在道德、学识、心智等诸方面获得的全面的发展。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2.以人为本,实行平等民主的管理模式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要想建立科学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必须把“以人为本”、“平等民主”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之中来,这是新课改的内容之一。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树立小学生榜样,举办各类主题班会,让小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学习榜样精神。在评选班干部时,应该充分地调动班级学生的竞争意识采取自我推荐、竞选、演讲等多种方式,其目的是给每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