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军事思想第一节军事思想概述一、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二、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一、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随着国家的产生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一定政治目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武装斗争的军队就产生了。为了赢得武装斗争的胜利,人们不断研究战争及与之相关的军队、国防等活动和问题,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人们逐渐得到了关于战争的根源、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形成了对于战争及有关的军事活动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体系——军事思想。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人类对军事问题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革、战争规模的扩大、激烈程度的加剧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而由浅入深的演进过程。为此,军事思想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逐步提高、成熟、发展、乃至不断创新的过程。(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二)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一)军事思想的基本概念1、军事思想的含义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3、军事思想的分类1、军事思想的含义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2、军事思想的基本特点1、军事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军事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3、军事思想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阶级性军事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在阶级社会中,人们为了各自的阶级利益,所奉行和推荐的军事思想必然反映各个阶级对战争和军队建设的认识和立场。因此,不同阶级、国家和政治集团必然有不同的军事思想。时代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战争有着不同的战争形态和战略战术,不同的军队组织原则和编制。这种不同时代的特征往往最能反映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军事思想所反映的这些特征代表着这一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继承性战争的最大特点就是强制性地要求人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因此,在战争中,人们必须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历史上所形成的具有规律性的军事原则、概念和范畴被流传下来为后人所用,并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3、军事思想的分类(1)按历史划分:可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军事思想。(2)按阶级划分:可分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军事思想。(3)按国家划分:可分为外国和我国军事思想。(4)按人物划分:可分为某某军事思想。(二)军事思想发展的基本规律1、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2、依赖于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3、在激烈尖锐的相互对抗竞争中发展4、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5、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1、以新的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关系为前提(1)军事思想的发展史证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是军事思想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2)社会制度的变革促进了一种新的军事思想代替旧的军事思想。2、依赖军事实践特别是战争实践军事思想随着战争的产生、战争实践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战争实践在认识上的飞跃而产生和发展,是人们对战争这一特殊社会现象在认识上不断深化的结果。3、在激烈尖锐的相互对抗竞争中发展军事思想源于战争实践,而战争是对抗双方大展各自军事思想的舞台。在战争中为了取得胜利,敌对双方总是竞相抢占军事思想的制高点,以便在军事实践的主观指导上高于对手,从这个意义上说,军事思想就是在激烈的相互对抗中发展起来的。4、在继承和借鉴优秀成果中发展军事活动中,战争的行动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主观指导必须与客观实际保持一致,才可取得战争的胜利。因此,军事思想在揭示本时代、本民族、本阶级军事活动的特殊规律外,也揭示军事领域中的具有稳定性的一般规律。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5、在与哲学思想的相互促进中发展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军事活动以来,军事就是按照其自身固有的辩证规律发展的。由于战争的胜负直接关系着阶级、国家、民族和政治集团的生死存亡,所以人们远在军事辩证法这个概念之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军事问题。孙武在其兵法中就揭示了许多具有一般意义的哲理。军事家为了战争的胜利常常寻求哲学的指导。二、军事思想体系与内容(一)军事思想的体系(二)军事思想的内容(一)军事思想的体系1、古代军事思想体系2、近代军事思想体系3、现代军事思想体系1、古代军事思想体系(1)奴隶主阶级的军事思想体系原始社会末期,战争频繁发生,促使了奴隶主阶级军事思想的萌芽。人类进入奴隶社会后,战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战争经验的总结和指导战争的客观需要,产生了奴隶主阶级的军事思想体系。(2)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的产生约从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为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由于铁工具的产生和使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生产力迅速提高,田制、赋税、社会的阶级结构等在逐渐变化,促使生产关系由奴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军事思想的也随之产生。(3)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军事思想的主要表现在军队建设方面——揭示了“以制为胜”和“以教为先”的思想;在作战指挥方面——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作战思想;在后勤保障方面——建立了“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的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的思想。(4)古代军事思想代表作我国古代军事代表作:《孙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等。在国外,尤以古代希腊军事思想和古代罗马军事思想为典型代表。主要代表作:《历史》、《伯罗奔尼战争史》、《远征》等。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2、近代军事思想体系近代军事思想发展的总体特征: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的确立;无产阶级军事思想诞生。(1)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的确立15和16世纪之交的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军事思想领域出现了近代化的萌芽。17到18世纪,欧美各国资本主义因素迅猛发展,欧美军事思想的近代化过程随之达到高潮。19世纪中叶,德国、奥地利等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一批资产阶级的军事思想家和军事思想变革的成果涌现出来,集中体现在拿破仑战争艺术,以及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若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论》等著作中。(2)无产阶级军事思想诞生1848--1849年,无产阶级以特殊的身份参加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及时总结了无产阶级斗争的经验,发表文章和评论。在这些文章和评论中,对人民战争、战争与政治的关系、战略战术和武装起义的思想进行了阐述,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军事思想。3、现代军事思想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标志着人类文明跨入现代史时期。19世纪中叶之后,世界列强竞相利用产业革命所提供的新型的技术物质手段,在全球加剧争夺势力范围,相应的军事理论开始产生。(1)资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的发展德国首相俾斯麦提出,一切重大问题只能通过铁与血的手段解决。日本首相山县有明宣布,以朝鲜和中国等邻国国土为日本的利益线。英国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美国马汉的海权论等。一战结束后,坦克、飞机、潜艇、航空母舰等机械化兵器,大量装备部队,形成了“三维”作战空间。各种新的战争理论也应运而生。例如,麦金德的大陆心脏论、鲁登道夫的总体战理论、古德安的闪击战理论等。以美国为首的资产阶级军事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总体战争和联盟战争的思想进一步确立。火箭核战略思想的确立。大战略思想的形成。重点准备核威慑条件下的常规战争。(2)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体系的确立与发展列宁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战争中,创立了无产阶级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斯大林在反对法西斯侵略和指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全面建立了苏联军事思想体系。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创立了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的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根据信息化战争的要求,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防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二)军事思想的内容1、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2、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1)哲学层次:即认识论方法论层次,解决战争和军事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2)军事实践基本指导方针层次:即具体规定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等方面实践活动遵循的方针原则。2、军事思想的地位和作用(1)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地位中生活,人们总是基于一定思想观点去评判战争、军事和军队,进而确定对其采取何种态度和行动。(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科学的军事思想揭示了军事领域各种矛盾运动的规律,为人们正确地认识战争这个事物,进行军事预测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3)为从事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人们在从事军事活动时,都需要军事思想作指导。而军事实践的成败,就直接受到军事思想科学与否的影响。第二节毛泽东军事思想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二、毛泽东军事思想主要内容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一)毛泽东军事思想概念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含义1、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3、是在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4、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5、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对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大会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总结了抗战以来对敌斗争的经验,对我党长期领导军事斗争和军队建设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理论概括,明确地提出了人民战争、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等概念,并作了精辟的论述。在会上,朱德在所作的《论解放区战场》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毛主席的军事思想”这一概念。(三)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与发展1、在土地革命时期产生和形成2、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科学体系3、解放战争时期达到全面成熟4、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有了新的发展1、在土地革命时期产生和形成(1)1921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原则申明用革命手段推翻旧政权的历史任务。(2)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原则。(3)1923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改组国民党,与国民党联合,共同反对军阀,打倒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纲领。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4)1924年实现了国共合作。期间,我党掌握了一批工人武装和黄埔军校的国民革命军第1、4军及2、3、6、8军政治部主任和党代表等职务。(5)但是,彻底认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还是1927年春、夏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政变,使大革命遭到失败以后。(6)1927年8月1日,我党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7)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毛泽东在发言中强调,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议决定进行全国性的武装起义,并占领各大城市,争取革命的胜利。毛泽东受大会指派赶回湖南组织湘赣边界起义,并占领长沙,随即向武昌发展,夺取革命的彻底胜利。(8)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在起义遭受挫折时,毛泽东毅然放弃了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余部沿罗霄山脉南下,向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进军,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崭新的一页。军事理论课·军事思想(9)1927年10月底,毛泽东率领这支队伍上了井冈山,在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成功地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0)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和古田会议。(11)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1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11月7日在瑞金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临时中央工农民主政府,选举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为主席,通过了宪法大纲、土地法、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