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选择1、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相结合的统一体。“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只有音和义相结合才能指称现实现象,构成语言的符号2、瑞士的索绪尔出版《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一整套新理论(奠定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础)3、一般认为汉语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官话方言(北京),吴方言(苏州/上海),湘方言(长沙),赣方言(南昌),客家方言(广东梅县),闽方言(闽南厦门,闽北福州),粤方言(广州),4、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社会)三个方面的属性。5、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个要素。6、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器官)(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7、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发音器官。8、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舌头)9、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素)。10、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11、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12、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13、[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清浊)对立。14、汉语拼音方案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制订的。15、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音位)。16、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音位变体)。17、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调位)(量位)(时位)。18、(音节)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结构)单位。19、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调位)构成的。20、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四种。21、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异化)。22、汉语是(孤立语);英语是(屈折语);俄语是典型的综合语23、汉语、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24、派生词。如“石头、阿姨、桌子,石头,盆儿二:名词解释1、语音: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表现形式)。2、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如汉语普通话中[p]与[pʰ]区别语音形式,两个音位3、音位变体:属于同一音位但却无辨义作用的不同音素就是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就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4、语流音变: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由于受说话时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和邻音的影响,可能发生不同的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语流音变。常见的语流音变情况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加音等。5、复辅音: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体。如英语fly的“fl”。元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不受任何阻碍而形成的音是元音6、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7、句子: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前后有较大停顿、伴有一定的语调(语音形式特点)8、语法范畴:就是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类)。常见的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9、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再分析,分析为更小的一束语义特征或语义成分,得到构成词义的最小单位或义项的区别特征。(语义特征)10、焦点:是说话者认为受话者不知道因此希望受话者特别关注的部分。11、预设:是句子传递信息所依赖的、说话者设定为自己和受话者都知道的那些知识。12、语言的谱系分类:就是按照语言的历史来源及分化的辈分等级而对语言作出的分类。一般有四个层次:语系—语族—语支—语言13、洋泾浜语:是在某些与外族人接触较多的地区(如通商口岸或国境接界的地方),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往时所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14、民族共同语: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15、国家共同语: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个民族共同的通用交际语。如中国:汉语普通话三:简答论述1、语言的功能语言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和思维功能,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人类赖以思维的工具。社会功能包括信息传递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2、语言符号特点任意性;线条性(展开说明)任意性:就音义的结合来说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表现在三个方面:A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的声音表示不同的意义.如[mi],汉语是“蜜\密”,英语是meB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如英语“book”,汉语“书”C相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声音表示相同的意义。如爸爸\父亲医生\大夫线条性是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说话的时候,语言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延伸,不能在空间展开。3语言是一个层级装置语言是一个分层装置,由底层和上层组成。底层是非符号层,上层是符号层。最底层的几十个音位能构成数目众多的组合,音节就是这种组合的最基本的形式。由音位构成音节,这是语言单位的第一次增量。这次增量为语言符号准备了足够的声音材料4语文学研究的局限(1)研究对象狭窄语文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由于经典古文语法的规定性,往往使语言与现实脱节。(2)研究目的单纯传统语文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目的是为了读懂古籍,不重视语言结构本身,对语言性质和规律缺乏科学认识。(3)研究地位低下传统语文学始终处于附属地位,因此不能形成独立的科学。5、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元音或辅音。①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②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i]③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④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⑤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⑥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o]舌面后、半低、不圆唇元音[ɤ]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A]⑦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⑧双唇、浊、塞音[b]舌尖前,浊,塞音d舌尖前,送气,清,塞音[tʰ]唇齿、清、擦音[f]舌尖中、浊、鼻音;[n]双唇、浊、鼻音[m]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k]舌面后、送气、清、塞音[kʰ]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g]⑨舌根、清、擦音;[x]⑩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ts]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ʦʰ]6、音长、音高、音强和音质的联系?四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的四个成分,但总的说来,音长、音高和音强三者都是相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音质是最根本、最本质的,音质确定了才能研究其他三个要素。任何语言的语音系统都是以不同音质的成分为其最基本构成,其他要素则不占据主要地位。7、从语言分化的角度谈谈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联系与区别?(PPT上第七章最后一页)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都是语言随社会分化而分化的结果。这三种语言现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虽然都是方言,但是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社会方言主要是由于职业、性别、年龄等方面因素而造成了某些词语的不一致,因此,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词汇方面,而语音、语法方面的差别则比较小。而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除主要表现在语音上之外,但它在词汇、语法上也存在着一系列差别,所以地域方言之间的差别往往是系统的,因而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从一种语言的方言变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和原来同一共同语下面的其它方言之间形成亲属语言的关系,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2)、方言和亲属语言的关系:方言和亲属语言都与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相关,都是由单一语言分化而来的后代。单一社会如果在地域上的分化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同一语言在地域上的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如汉语在地域上的各个后代仍属汉语的分支,彼此是方言关系,就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虽有过分裂的历史,但统一却是主流,是长期的。而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最终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如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原来都是拉丁语的方言,但后来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各地不仅在经济上彼此隔离而且政治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国家,这样各地语言的分化就失去了共同的约束,最终形成了具有亲属语言关系的独立的语言。8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的区别:(1)、派生词缀是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增加了新的词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作:作者teachteacher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增加的是语法意义,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walks,walking,walked,这些都只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形式,而不是不同的词(2)、派生词缀可以与那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来说明。桌子帘子胖子盖子屈折词缀可以搭配哪些词根基本可以用语法条件来说明。-ing/-ed(3)、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屈折词缀在后。teachersreaders9、语言演变的原因语言演变的原因主要可归为两个方面:第一,外部的,即社会的发展变化,这是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1)社会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的出现会产生新词。(2)社会的相互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3)社会的分化和统一影响语言的发展。方言的产生是社会分化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后形成的,如果这种分化的时间进一步延长,地域方言就可能变为亲属语言。相反,如果不同社会之间或同一社会各部分之间走向统一时,语言或地区方言的差别就会减少,语言就会逐步走向统一。第二,内部的,即语言系统内部各要素(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的相互影响,它决定着语言演变的特殊方向。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但是那时音位数量多,音位组合方式也多,因而单音节的词在语音形式上仍有区别。后来由于浊音清化、辅音韵尾消失等变化,语音趋向简化,语言中同音词大量增多。10、语言演变的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一)渐变性语言是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掌握且须臾不可脱离的交际工具,人们要依靠语言来相互沟通和交往。如果语言是不稳固的,老是处在变动之中,就会导致交际的中断,人们也永远不可能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再者,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本来是任意的,没有必要变。但是语言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得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不能满足社会进步带来的交际需要。语言的稳固和发展都是由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的,这两个互相对立的要求决定了语言的发展演变只能以渐变的方式进行。(二)不平衡性是指在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成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首先,语言系统内部的不同组成成分与社会变化发展的联系程度是各不相同的,其中联系最直接的是语汇;其次是语音和语法。词汇变化最快。但是词汇中的基本语汇却不容易起变化,非常稳固其次,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内可能不一致。它在有的地区变,在有的地区不变;或者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变。这种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之一。北方方言发展速度快,南方方言保留古汉语的成分较多11、语音演变的规律性(汉语的语音演变有如下几条重要规律)(1)、浊音清化规律(2)、腭化规律:舌尖前塞擦音、擦音和齐、撮二呼相拼。舌根音和齐、撮二呼相拼。都腭化为舌面前音(3)、古无轻唇音:佛经中的“佛陀[buddha]”番禺(4)、浊上变去:是指古代全浊声母(浊音塞音、塞擦音、擦音)的上声字在普通话里变为去声。入声:百广州[pak]梅县[pak]苏州[pɒʔ]上海话:比[pi]皮[bi]低[ti]第[di]津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