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一、商业的发展1.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_____________”政策。2.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3.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往来密切;陆上和海上______________空前繁荣。工商食官私商丝绸之路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4.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集镇、_______兴盛;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5.明清时期______________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_______在流通中广泛使用,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纸币夜市商业市镇白银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二、城市的繁荣历代城市发展特征自周秦迄唐代①商业的发展:_______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设市令或市长管理,市与民居隔开②城市职能:主要是_______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③城市布局:唐都长安实行整齐划一的_______制县治政治坊市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历代城市发展特征宋代①商业的发展: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形成街市,还出现了_______、晓市和草市等;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监控②城市职能:城市的_______功能大大增强新型城市崛起①唐宋时期,______________兴盛,促使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②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_______地区为盛夜市经济海上贸易江南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三、重农抑商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与战国时期强调_______、加强中央集权的取向发生矛盾。2.表现(1)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思想出现。(2)西汉时期:全面控制工商业,私营工商业受到沉重打击。(3)中唐以来: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如鼓励海外贸易和实行______________政策。(4)明清时期:重征商税,并严厉控制民间对外贸易。耕战官商分利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3.影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______________潮流。四、农耕经济高度发展1.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_______等高产作物被引进和推广;广泛植棉。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_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3.商业(1)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_______,商业资本日趋活跃。(2)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产品和原料集散地,发展成工商业市镇。工业文明蕃薯私营手工业白银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4.综合国力: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______________扩大和人口增长。五、资本主义萌芽出现1.产生:明中叶以后,以自由雇佣劳动力为特征的___________经营形式出现。2.地位:只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在,发育缓慢。3.迟滞因素: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仍居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剥削;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______________”政策的打压,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压制了工业化的变革。耕地面积工场手工业重本抑末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六、近代前夜的危机1.西方崛起: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积极进行殖民扩张。2.中国落伍:明清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内固守重本抑末,压制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已大体定局。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轻巧识记】1.古代商业发展的“三先”“三后”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古代“市”的基本形态(1)“市”是指城市中集中贸易的地点或场所,前期有时间和地域上的限制,同时受到官府的直接监管,这种情况到宋朝时发生改变。(2)“草市”主要是指在农村交通便利的地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打破了“市”的地域限制。(3)“夜市”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4)“晓市”即早市,也打破了政府对“市”的时间限制。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名师指津】明清商帮出现的原因和影响(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重土亲乡观念的影响;商人借助群体的力量维护商业利益的自身安全。(2)影响:促进商业经济发展,有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图解历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特别提醒】“海禁”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海禁”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主要是防内。闭关锁国是指明清时期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规定一切对外贸易均在广州十三行进行,主要是防外。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图解历史】“海禁”、闭关锁国与重农抑商政策间的关系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汉武帝盐铁官营(1)目的: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困难,决定将盐铁行业收归国家经营。(2)内容:将盐、铁之事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用以补充国家赋税;官府招募盐户,提供煮盐的器具和一定的生活费用;严禁私自铸铁煮盐等。汉王朝在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使盐铁经营真正纳入了国家工商管理体制。(3)作用:解决了国家的财政问题,增强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2.古代的救助措施:我国古代社会救助实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家的积极介入。对贫困人口等弱势群体实行普遍的社会救助,是我国传统社会救助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对老弱群体实施救助的始源,奠定了中华民族救济实施的基础,战国时期诸侯并起,称雄争霸,各国为了安定人心,也部分实施了社会救助;到秦汉时期,政府的救助行为逐渐制度化。汉代专门为穷人设立了收容机构,并且制定了法律制度。唐宋时期,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更加完善,这一时期慈善机构更加多样化,救助内容更加广泛,唐玄宗在位时设置了收容和救助贫病孤疾者的专门机构。元明清时期,政府设立养济院,以救助特殊的社会人群。另外还设有安乐堂、栖留所、惠民药局等救助机构,清朝时期这些救助机构的设置更加普遍化,规范化。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3.古代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由西汉汉武帝时的张骞首次开拓,被称为“凿空之旅”,但西汉末年在匈奴的袭扰下,丝绸之路中断。东汉时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绝58年的西域,并将这条线路首次延伸到了欧洲罗马帝国。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2)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海上香料之路”。其航线主要有东海起航线和南海起航线。东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朝鲜、日本。南海起航线由中国沿海港去往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4.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重要地位。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命题点一中国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史料实证——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史料一皇城之南,东西十坊,南北九坊;皇城之东、西各十二坊,两市居四坊之地;凡一百一十坊。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唐六典》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史料二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到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东京梦华录》遇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梦粱录》【读史指导】(1)史料一表明唐代市坊分置,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空限制。(2)史料二反映了北宋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问题思考】依据史料一、二,指出宋朝商业活动与唐朝相比的主要变化。【提示】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史论归纳】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1)变化规律①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②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③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④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⑤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2)影响①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②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③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图证历史——商帮山西乔家大院是保存最完整的晋商大院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解读】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集团,以血缘、乡谊为纽带,深受儒家义利观的影响,积极拓展市场。【结论】明清商帮的特点(1)具有地域性: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2)诚信真善、义利并举、深受儒家文化影响。(3)具有开拓性,积极创新,努力进取。(4)具有阶段性,主要兴盛于明清时期。(5)具有时代的局限性,明清商帮根植于自然经济,无法发展为近代商业。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史料实证——古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趋势及特点史料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形成于周代初年,《周礼·考工记》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同时代的《管子》也提道:“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用水而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众多南北、东西垂直街道,其测量误差极小,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其中很多规模宏大,布局庄严。——摘编自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栏目导引自学必备知识研析高考动向课后达标检测探究重难突破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史料二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楫,联翩方载,钲鼓镗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