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文言文知识训练(文言虚词1-40)-(含答案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试卷第1页,总7页初中语文中考专题训练文言文知识训练(文言虚词1-40)(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意思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卿.今当涂掌事(古代君对、长辈对晚辈的称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代王侯的自称)C.非复吴下阿.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味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代对自家兄长的尊称)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夕日欲颓.(坠落)鸢飞戾.天者(叫)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B.不见曦.月(日光,文中指太阳)从.流飘荡(跟、随)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良.多趣味(甚,很)蝉则千转.不穷(同“啭”,鸟鸣,文中指蝉鸣)D.四时俱.备(都)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寒冷的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女子之嫁也A.丈夫之.冠也B.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往之.女家D.与民由之.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B.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C.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趁、乘。(《咏雪》)B.其人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列子·杞人忧天》)试卷第2页,总7页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论语·子罕》)D.目似瞑,意暇.甚。暇:闲暇。(《狼》蒲松龄)6.下列各句中“之”的差思与例句相同项是()例句:闻之,欣然规往A.忘路之.远近B.渔人甚异之.C.处处志之.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7.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8.(题文)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也9.下列句子中“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之至市,而忘操之.B.故时有物外之.趣C.是吾剑之.所从坠D.鞭数十,驱之.别院10.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境过清/能以.径寸之木B.其.岸势犬牙差互/则题名其.上C.忘路之.远近/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乃记之而.去11.(18届四川省成都市高新东区九年级下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能飞上高空。这是一个条件关系的复句。B.“当余之从师也”与“何陋之有”中“之”字的用法一致。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这句话中“美”和“私”都属于形容词的意动法。D.“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弗学,不知其.善也B.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试卷第3页,总7页C.安.求其能千里也/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13.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A.中轩敞者为.舱B.身死国灭,为天下..笑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1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徐喷以.烟15.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自钱孔入,而.钱不湿结友而.别B.何陋之.有无丝竹之.乱耳C.阅.十岁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D.但.当涉略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16.下列语句中的“之”与“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一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无丝竹之.乱耳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C.何陋之.有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贤者.能勿丧耳。B.行道之.人弗受。而不知人之.乐。C.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D.此之谓失其.本心。其.如土石何18.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D.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试卷第4页,总7页1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温故而.知新C.万钟于.我何加焉/今有人于.此D.以.塞忠谏之路也/皆以.美于徐公20.下列语而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往送之门,戒.之曰(戒:告诫。)B.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C.其妻献疑..曰(献疑:提出疑问。)D.天子为动..(为动:为之打动。)21.下列子中“之”的意思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A.鹏之.徙于南冥也B.其翼若垂天之.云C.子之不知鱼之.乐D.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22.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溯,逆流而上。(《河中石兽》纪昀)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候。(《出师表》诸葛亮)C.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可,可以。(《小石潭记》柳宗元)D.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岳阳楼记》范仲淹)2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24.2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公将鼓之.C.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D.骈死于槽枥之.间。试卷第5页,总7页2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B.射: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C.而:康肃笑而.遣之有卖油翁释担而.立D.自:公亦以此自.矜自.钱孔入而钱不湿26.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怅恨久之.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B.长跪而.谢之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C.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D.欲信大义于.天下曹操比于.袁绍27.对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A.以:按照B.食:同“饲”喂养C.之:代词、指千里马D.临:面对28.下列四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公将鼓之.公将驰之.B.环而.攻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C.以.君之力可以.一战D.战于.长勺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9.下列关于课内文言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未果,寻病终”中的“寻”一字的意思是“寻找”B.“其两膝相比者”中的“比”一字的意思是“靠近”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和“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为”一字意思相同。D.“其人视端若寂”和“以其境过清”中的“其”一字词性不同。30.(题文)选出下列加点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志犹.未已/犹.鱼之有水B.比.肩接踵/自比.于管仲C.遂用.猖獗/贤能为之用.D.山水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31.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其.间千二百里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C.自康乐以.来不以.疾也D.欲界之.仙都水陆草木之.花试卷第6页,总7页32.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不知而不愠A.温故而知新B.任重而道远C.学而不思则罔D.择其善者而从之33.3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名.之者谁有仙则名.B.卒.获有所闻卒.中往往语C.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臣不胜.受恩感激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年且.九十34.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是()A.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日光下澈(清澈)B.尝贻余核舟一(赠送)矫首昂视(举)C.缘溪行(顺着)寻病终(随即)D.选贤与能(同“举”)男有分(职分)35.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B.二者不可得.兼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避也3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乃.记之而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隶而.从者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对联、题名并.篆文并.怡然自乐D.箬篷覆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仿佛..若有光仿佛:好像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妻子儿女C.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D.悄怆..幽邃悄怆:忧伤38.找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以.君之力不以.疾也B.惩山北之.塞丈夫之.冠也试卷第7页,总7页C.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蝉则.千转不穷入则.无法家拂士39.39.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国.险而民附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肉食者鄙.先帝不以臣卑鄙.C.悉以.咨之以.塞忠谏之路也D.中道.崩殂得道.多助40.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友人惭,下车引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D.其不善者而改之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页,总7页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D项有误,“大兄”的意思是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2.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A项有误,“戾”的意思是至、到达;C项有误,“与”的意思是参与,这里是欣赏的意思;D项有误,“寒树”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故选B。3.A【解析】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例句中的“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A.与例句同;B.助词,的;C.音节助词,不译;D.代词,文中指正道。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4.A【解析】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分类整理文言词语能够更系统地掌握文言词语的意义与用法,效率也会更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A.连词,表目的,来;B.停止/只是;C.前面/上前;D.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5.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2页,总7页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D项中的“暇”应解释为“从容,悠闲”。故答案为D。6.B【解析】B项与例句的“之”均作代词用,译为“这件事(这种景象)”。7.A【解析】【详解】本题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