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方法论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总论武汉大学陈曙光教授、博士第三讲:主要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世界历史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各种社会认识和社会理论在总体上都没有给社会历史以真正科学的说明。马克思第一次破解了“历史之谜”,开启了社会认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发起了一场社会科学方法论革命!1、理性建构历史——理性合乎历史•黑格尔:历史与逻辑相一致。•黑格尔认为理性主宰世界、理性建构世界、理性说明世界、理性理解世界;理性生成历史,历史合乎理性;而理性自身无所需求,理性自本自因、自根自据、自由自在;理性由于自己无所需求又无所不能,因此呈现为绝对理性,绝对精神,而非人的理性、人的精神。•黑格尔:“‘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理性是历史的前提、本质、动因和目的。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理性要在其中认识、完成自身,理性只有呈现为历史的状态,它的意义才能显示出来,理性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历史。黑格尔故居•恩格斯:“在黑格尔那里,绝对理念不仅是从来就存在的,而且是整个现存世界的真正的活的灵魂。绝对概念使自己‘外化’,转化为自然界,但它在自然界中并没有意识到它自己,而是采取自然必然性的形式,经过新的发展,最后在人身上重新达到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在历史中又从粗糙的形式中挣脱出来,直到绝对理念终于又完全地达到自身为止。因此,在自然界中和历史上所显露出来的辩证的发展,在黑格尔那里,只是理念的自己运动的翻版,而这种理念的自己运动是从来就有的,但无论如何是不依任何能思维的人脑为转移的。”——《终结》恩格斯•马克思:逻辑与历史相一致。•马克思认为,不是理性建构历史,而是历史决定理性;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社会历史,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宗教、哲学、道德等)。•蒲鲁东:“不是原理属于世纪,而是世纪属于原理。换句话说,不是历史创造原理,而是原理创造历史”!•马克思:“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蒲鲁东•海德格尔:“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座不可逾越的思想高峰”!海德格尔和夫人2、人性改变历史——实践生成历史•费尔巴哈:“人类的各个时期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宗教的变迁决定人类社会的变迁。宗教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忽视宗教的社会根源,主张以“爱”的宗教代替有神的宗教。•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立足于人性批判资本主义,从抽象的人性和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说明历史,将历史发展的希望寄托于人性的善良和人性的改变。•马克思:历史在实践中生成。•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源地在尘世粗糙的物质生产中。“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却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3、英雄书写历史——人民创造历史•英雄史观:片面夸大少数英雄人物及其思想、意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历史是由少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立法者、思想家创造的,否认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不过是英雄人物的“传记”,人民群众只是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中】梁启超:“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英】T.卡莱尔:全世界的历史“实际上都是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伟大人物的思想外在的、物质的结果”。•【德】布.鲍威尔:具有“批判的头脑”的个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批判”是绝对精神,而他自己就是“批判”。在他们那里,“改造社会的事业被归结为批判的批判的大脑活动”。只要少数杰出人物提出了更高的思想,历史马上就会改观。•【德】尼采:“超人”是历史的主宰者,没有“超人”就没有历史,而人民群众则是“奴隶”和“畜群”,是“超人”用以实现其意志的工具。这种哲学后来成了法西斯主义独裁政治的思想武器。•黑格尔:社会成员分两类,一类是“进行再生产的个人,”即人民群众;一类是“世界历史个人”,即伟大人物。•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言人,能知道和表达绝对意志。所有人都集合在他的旗帜下,他就是他们的上帝。他曾把拿破仑称为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精神。•伟大人物的创造活动必须符合理性的意志,惟其如此,他们的“功业行事”才可能是“一概合理得当的。”英雄的行为受理性制约,英雄在理性的指导下“建功立业、担责任”。•历史发展的真正基础是历史理性,人仅仅是历史工具,是历史剧的剧中人,而不是剧作者;是演员,而不是导演。•马克思:人是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它“并不拥有任何无穷尽的丰富性”,它并“没有在任何战斗中作战”!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每个人都对“合力”有所贡献。•杰出个人和普通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尽管历史的发展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每个人的意志都不会等于零,都会对推动历史发展的“合力”有所贡献,都会融入到历史的“合力”之中。社会总是有许多个人组成,许多个人的意志相互冲突、相互作用,形成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形成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这个结果就是呈现在每个人面前的现实社会。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恩格斯4、上帝安排历史——人民导演历史•宿命论,神定秩序论,认为某种神秘力量早已安排好历史的面貌及其走向。•基督教:上帝是全知全能的、无限的神,是化生万物的创世主,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不在于人本身,而在于上帝的力量,世界是上帝的作品;上帝是社会的主宰、唯一的主人,人是上帝的奴仆。•宗教的基本职能:解释世界与安抚灵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宗教解释世界的功能让位于科学,自己则专注于安抚灵魂的工作。•古代社会,政权通过神权寻求“合法性”;宗教则借助政权扩大影响;君权与神权相互依靠、互相利用。•随着认识的发展、教育的普及,政教分离,成为专司信仰工作的民间组织。在思想开放、信仰自由、宗教与现实利益相脱离的国家,宗教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全民信教也就成为历史。•宗教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类的未知领域只能由宗教来填补。•觉悟者与蒙昧者都投向“神”的怀抱。费尔巴哈对宗教的批判:•“上帝是无限的存在者,而人是有限的存在者;上帝是完善的,而人是非完善的;上帝是永恒的,而人是暂时的;上帝是全能的,而人是无能的;上帝是神圣的,而人是罪恶的。”人给予上帝的越多,他自己剩下的就越少。•上帝的产生仅仅由于人心理的畏怖与脆弱。•“神的主体是理性”。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是人的最高本质”。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反宗教的批判的根据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人。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要抛弃关于自己处境的幻想,也就是要求抛弃那需要幻想的处境。因此,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尘世的批判的胚芽。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包括实践方法、系统方法、矛盾方法、主体方法、过程方法、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等等,涉及到如何正确处理主体与客体、系统与要素、矛盾与过程、个人与群众、认知与评价、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等一系列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与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建构理论,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首要的基本方法。2、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包括生产力系统、生产关系系统、上层建筑系统、人口系统和环境系统。而且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社会子系统又有各自不同的形态和特征。马克思主义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揭示社会系统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关于社会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社会形态的历史演变及其优化等唯物辩证的方法论原则。3、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作为复杂的大系统,它的诸系统之间、系统的诸要素之间呈现为复杂的矛盾关系。社会矛盾普遍存在,正是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运用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要求我们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中研究矛盾,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把握矛盾运动的规律性,探求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4、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使社会展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运用过程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要求我们正确地把握社会历史过程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的统一,坚持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科学预见的研究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5、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历史过程是通过社会主体活动而实现的。研究社会必须研究现实的人及其活动。马克思主义把“现实的人”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和辩证分析的方法。6、社会认知和评价方法:社会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是人与人交往的产物。社会现象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观事实性的一面,又包含着价值性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把事实与价值、科学认知与价值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正确地把握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以及社会评价客观标准。7、世界历史研究方法:世界是一个整体,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创立了世界历史理论。近代以来历史由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对外开放成为民族国家生存的必要条件,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确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关系、历史过程中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积极应对“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风险”。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世界历史意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诞生于十九世纪,却影响到了今天;诞生于欧洲,却影响到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意义?(一)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依然有效1.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理论产物•黑格尔:“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马克思:“哲学不是世界之外的遐想”;“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恩格斯:“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产于过去,但没有停留于过去,“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理论品质。•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条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更多的时代内涵。•“布达佩斯学派”:将马克思主义宏观叙事的方法推进到了微观叙事的方法,在个体群体方法中更加突出个体的独立性。“布派”的代表人物赫勒•《日常生活》的宗旨:“日常生活如何能在人道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方向上得以改变是本书的实际争端。社会变革无法仅仅在宏观尺度上得以实现,进而,人的态度上的改变无论好坏都是所有变革的内在组织部分。”•马克思看重人类解放,以类为尺度,类解放了个体也就解放了;舍勒看重个体解放,也许类解放了,个体并没有解放。马克思看重宏观层面的社会变革

1 / 6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