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新颖形象的比喻入题,直接扣题“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江苏考生《天平和七弦琴》)2、由生动贴切的拟人入题,激发想像“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湖北考生《学会历史的旁观》)3、由精彩深刻的设问入题,启人深思“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山东考生《勿以好恶论断之》)4、由优美的排比句式入题,先声夺人“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湖北考生《心中的天平》)5、由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江苏考生《放下感情的叶片》)6、由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7、由对比手法入题,表明立场“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浙江考生《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8、由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江西考生《不要和陌生人说话》)9、由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湖北考生《我爱唐装》)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让我们来看看作文如何收尾:1、自然收束式即用事情的结果作为文章的结尾,事物叙述完了,文章随之结尾。结尾的方法例如:《月光曲》的结尾:“兄妹俩被美妙的陶醉了。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下来”。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3、画龙点睛式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如《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如:陆游曾说:“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即使你没有博大的思想,但你有意识,也就拥有了发言权,站起来吧,像王朔叫板金庸一样,舞出自我生命的亮点。(《吐出自足成虹霓》)5、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记叙文写作技巧八法画龙点睛法所谓画龙点睛,本出唐代画坛典故,是指先画好龙身,最后在眼眶里点上眼珠儿。作文中的画龙点睛,是一种比喻说法,就是在关键地方用上精辟的词句点明主题,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可见,它是文章主旨的聚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感染和激励读者的源泉。一篇记叙文,如果没有一两句光芒四射,哲理闪烁的点睛之笔,文章就会平淡无力。记叙文中的画龙点睛,一般通过议论或抒情来实现的,因为只有议论或抒情,才能使内容深化,感情升华。例如习作《生活是一首歌》,作者在叙述生活中的“苦”处之后,作了一段简要的议论:但是我知道,“生活是一条路,怎能没有坑坑洼洼”,“生活是一杯酒,怎能没有酸甜苦辣。”我有什么理由怨叹生活的不公呢?这段精辟的议论,借用《篱笆·女人和狗》插曲中的歌词,将自已对生活的认识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深该认识到生活是充满矛盾的,需要人们去搏击。画龙点睛运用的位置,既可以在头出现,例如《白杨礼赞》的开篇:“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崇敬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揭示主题,简明而深刻;也可以出现在中间,例如《祖冲之》第三节对《大明历》的评赞:“新的历法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历法。”这就突出了祖冲之在天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更多的则是在结尾出现,例如《记一辆纺车》的结尾:“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它总结全文,点明题旨,交代原因,令人深思回味,充满赞美、乐观之情。画龙点睛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一是纵深引导法,就是通过联想或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伸挖掘,使文章陡然增色。二是自然归结法,就是在叙述过程中,顺着文脉,用一些贴切的字眼或句式,道出文章的主旨。因此,画龙点晴在记叙中的运用,一要文字简洁,不能拖泥带水,不罗嗦冗长,点到为止,言至即收,写多了不但会产生裂痕,造成累赘,而且会影响文体。二要叙中自然生发,是作者对生活深刻理解后饱含情感的沉积,不能脱离所叙内容,不能硬塞强加,不能逸高;三要围绕写作意图和主旨去点化,不能旁逸斜出,另生枝蔓,偏离中心;四要话语警策,富有感染力,含蓄别致,发人深醒,要言不烦,恰到好处。巧合成文法所谓巧合成文,就是将生活中凑巧相合的事情写成文章,以巧成书,以巧取胜,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芝麻掉进针眼里”。巧合成文有两种情况:一是所不希望的事情却发生了,歪打正着,人物因之动容,读者为之动情。这方面的突出例子如“连升三级”。它巧得自然,巧得出奇,巧得令人叫绝,叹为观止。目不识丁的张好古赴京赶考,城门已关,正好趁“水车”队溜进城里,此一巧;进得城来,碰撞魏忠贤的马,本要杀头,可魏忠贤一时来兴,倒送一张“名片”,此二巧;有了名片,考官误为张是魏的亲戚,便为之代笔,“弄个笫二”,此三巧;有了笫二名,获魏的青睐,保荐翰林,此四巧;做了翰林,给魏祝寿,误送骂名对联,但未发现,此五巧;魏忠贤受诛,张不但未受诛连,反而“连升三级”,此六巧。这六巧,既出乎意料,使人发笑,又合乎情理,令人可信,情节滑稽,巧得有趣,恰似一根链条,环环相扣,节节相连,层层推进,大大增强了表达效果,讽刺鞭挞十分有力。巧合成文的另一种情况是正打正着,就是所希望的事情正好遇着了,人随物之发展,读者受之牵引。例如有一篇题为《钱》的习作,写一个中学生希望得到一大笔钱,一天中午放学,果然拾到一个钱包,内装“五百块钱”,此一巧;他私下心想,这钱包“很面熟”,是不是“爸爸”的呢?打开钱包夹层,里面果然有爸爸的工作证,此二巧;爸爸是一位普通的小学教师,哪有这么多的钱呢?别是赌钱赢来的吧?经过“我”的一番“审问”,一番“侦察”,果然如此,爸爸还因此而“得意”呢,此三巧;赌钱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是要“犯错误”的,果然,笫二天两个公安人员“登门”了,此四巧。这些巧合,按习作者的心理活动“希望”发展,迭岩起伏,构设新颖,巧得自然,趣味横生,发人深醒。可见,巧合成文法是一种写好记叙文的好方法,在使用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恰合情理,令人可信,巧得自然贴切,不能牵强附会。二是要在收束时揭示巧合的主旨或形成的原因,令人深思警醒,回味无穷,并得到某种艺术享受。小中见大法所谓小中见大,就是指从小处看出大问题或道理,是一种思维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上,可以成为一种写作技巧,这就是通过一些平凡、细小的事情,来深入挖掘,从而揭示重大的主题,显示不平凡的意义。小中见大,是从写作取材角度来考虑的,也是作者巧妙构思、匠心独运的结果。以一滴水珠来反映太阳的光辉,以一粒砂子看出整个世界,这也是符合辨证法,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所见的大多是平凡小事,这样写来,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例如《集市一瞥》这篇习作,所写的题材就很小:一个卖小猪的大嫂不做亏心事,一直将小猪“空着肚子”出售,不让顾客吃亏。售市贸易,人山人海,交易的东西甚多,样样都写,就显得臃肿庞杂,无法深刻。习作者选择这件小事,从小处落笔,生动地反映了集市贸易中的新人新事,歌颂了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新道德,表现的主题重大而深刻。小中见大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俯拾皆是。例如吴伯箫的《菜园小记》,写的是菜园种菜这件小事,围绕这件小事而写的挖水﹑积肥、播种、管理、收获,也都是平凡而细小的。但它的社会背景大:延安开展大生产运动;反映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热爱劳动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充满乐观的精神面貌;启迪意义大:继承革*命传统,战胜自然灾难,克服暂时困难,赢得革*命胜利。这样,取材段段见“小”,内容处处含“大”,小处落笔,大处着眼,以小写大,以小胜大,笔法灵巧,饶有兴趣,使人深受感染。可见,小中见大的写法,“小”为手段,“大”为目的,取材在“小”,表现在“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写作技法。但在具体运用这种写法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明确“小”与“大”的关系,“小”是“大”的体现,要服务于“大”,服从于“大”,要选择好“小”,不能事无巨细,样样都写,更不能像记流水帐式的罗列,要做到典型、真实、新颖、具体。二是不能就事论事,不能空泛,要由此及彼,实实在在,通过“小”,看出“大”,“小”得合体,“大”得自然,不能牵强附会。悬念环扣法所谓悬念环扣,就是在记叙之中,制造某种气氛,峰回路转,悬念迭出,环环紧扣,扣人心弦,使读者产生急切期待的心理和紧张关注的心情。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增加行文的曲折性和生动性,是使文章形成波澜的一种有效笔法,好的悬念设置,犹如“盘马弯弓,”提出之后,便维持发展,拖延推进,逐步强化,直至最后,才全盘托出,释念明朗。例如,习作《买壶》的悬念就设置得十分成功:爷爷买回一把铝壶,检查质量时,情绪异常:“嗯——?”并很快提壶出了门。这是不是一把漏壶呢?此一悬念。奶奶也以为爷爷出门是换壶去,可是天黑回来,他脸色阴沉,而且行动异常:将壶锁进柜里。这又是为什么呢?此二悬念。笫二天清早,爷爷又去找卖壶人,并拉住“我”一起去找。是不是找卖壶人吵架呢?此三悬念。这样,渲染烘托,不遗余力,悬念环生,层层发展,一步一步推向高峰。最后通过爷爷与卖壶人的对话,才使人明白,原来爷爷的壶里有“250元钱”。他奔跑两天,既不是找人换壶,更不是找人吵架,而是找人还钱,这就增加了文章的曲折性,产生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悬念环扣的写法,在中学语文课本里也不乏其例,《潘虎》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我们”一大早出发,就有个农民不即不离地跟在后面。他是敌人,还是暗探?此一悬念。这个农民刚坐下,又来了两个农民,并把“我们”“请”去,队长只几句话,就丢来一把“铡刀”,要“我们”“直架”。“我们”是否被杀,此二悬念。当“我”说出潘绍桃之后,他们又挤眉弄眼,随后都出去了。他们是否去搞什么新的阴谋?此三悬念。夜幕降临,“我们”被带到坛子里,这里站着双行队伍,一派肃杀气氛。他们是否要在这里处决“我们”?此四悬念。来到山顶,潘虎问“我”还有什么话说,这不是问最后的遗言吗?此五悬念。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