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课程:宏观经济学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学号:姓名:2015年11月21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显著增强综合国力,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一、中国制造业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截止2015年,创新能力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仅为0.95%;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仅为0.44件。一直以来,中国企业大都采用贴牌生产方式,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和工艺装备主要依赖进口。即使是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的产品,中国生产厂商也更多地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自主创新能力严重匮乏,技术短板依旧存在。(二)资源利用效率低,对环境的友好度低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对资源的消耗量巨大,但资源未得以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日益尖锐,环境日益恶化。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虽都在不断下降,但依旧很高。制造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率,减少对环境污染,进一步集约化并建设资源友好型经济势在必行。(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从生产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又表现为企业生产的高消耗、高成本。具体而言,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自主开发能力弱,难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很多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低端制造业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竞争不过东南亚等国家,高端制造尽管发展很快,可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现在中国的工业处于中间地带,受到两头挤压。正如美国提出制造业回归概念,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应该考虑如何能够长远提升中国创造的能力以及产业投资、经营环境,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早期代工阶段。(四)信息化程度低中国制造业管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生产过程数字化、制造装备数字化的等信息化程度都比较低。据《世界经理人》网调查显示中国制造业近九成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处于初、中级水平,43%的企业信息化覆盖的业务部门比较窄,各IT系统或处于割裂状态,或集成程度不高。《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也提到的中国制造现状: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两化融合是“中国制造2015”明确的战略目标之一。而关于两化融合的量化指标也已公布—到2020年,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从目前的58%提高到7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从33%提高到50%。(五)质量效益不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制造”早已享誉世界,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却“大而不强”,其中一个关键原因,就是质量。为何我们可以载人航天,却没有一个优秀的马桶盖?同为世界制造,与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相比,中国制造的质量美誉度、知名度、信誉度,仍有差距,这也直接造成中国制造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处于不利的低端位置,中国制造亟须突破质量瓶颈。(六)外贸环境恶化,有效需求不足2015年制造业PMI指数(采购经理人指数)从一月至今持续走低,PMI艰难抬头制造业苦熬荣枯线下,出口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由于近期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继续面临下行压力,制造业进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从当前外贸运行情况看,今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形势比2014年更为复杂严峻,下行压力加大。据海关统计,2015年1~10月,我国出口18564.5亿美元,同比下降2.5%;进口1370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7%。随着中国外贸规模的迅速扩大,且金融危机中还是在危机后,我国制造业产品的出口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阻力。外部市场需求的约束力显著上升,低档产品、初级产品的贸易条件从长期来看呈不断恶化的趋势,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格局在今后不会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二、中国制造业问题的对策(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开展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技术评价、技术交易、质量认证、人才培训等专业化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二)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三)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逐步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稳定中央技术改造引导资金规模,通过贴息等方式,建立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长效机制;稳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切实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五)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六)积极开发现代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创造有效需求积极开发现代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转型随着制造企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企业可从简单的产品设计、工程包装等一直延伸到为用户提供培训等服务,通过对服务的不断优化,改进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的软实力。进而扩大制造业的内在需求,增强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减轻对出口的依赖。(七)提高制造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鼓励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转移。加强政策引导,推动产业合作由加工制造环节为主向合作研发、联合设计、市场营销、品牌培育等高端环节延伸,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创新加工贸易模式,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八)采用综合性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产业治理水平;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中小微企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提升国际化水平。三、结语总之,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其过程必然是充满困难的,但是只要分析清楚我国制造业面临的国内国际经、济环境,充分发挥其优势,避开劣势,定能找到适合我国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之路。